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67、昌平区的寺庙(二五)

(2017-11-17 10:53:35)
标签:

东新城村真武庙

黄土东村真武庙

望宝川村真武庙

于新庄岳家庙

阳坊镇药王庙

昌平区的寺庙(二五)


东新城村真武庙

 

        该庙位于东新城村。建于清代,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坐北朝南,二进院,四合院布局。近年已修复。现有门楼一座,灰筒瓦硬山调大脊。前院左右配殿各三间,硬山筒瓦过垅脊,前殿两侧无左右朵殿,前殿面阔三间,前出廊,砖石台基,灰筒瓦硬山调大脊带排山勾滴,修复后仅存大木彩绘,山墙上无彩绘保留。后殿面阔三间,前出廊,大木及山墙上均有彩绘保留,带左右朵殿及左右配殿,规模形制同前殿。

 

267、昌平区的寺庙(二五)
昌平区2012年文保碑


267、昌平区的寺庙(二五)
昌平区2013年文保牌


267、昌平区的寺庙(二五)
全景


267、昌平区的寺庙(二五)

267、昌平区的寺庙(二五)


267、昌平区的寺庙(二五)
前院


267、昌平区的寺庙(二五)
前殿

 

267、昌平区的寺庙(二五)
前殿内彩绘


267、昌平区的寺庙(二五)

267、昌平区的寺庙(二五)

267、昌平区的寺庙(二五)

267、昌平区的寺庙(二五)


267、昌平区的寺庙(二五)


267、昌平区的寺庙(二五)

267、昌平区的寺庙(二五)

267、昌平区的寺庙(二五)

267、昌平区的寺庙(二五)

267、昌平区的寺庙(二五)

267、昌平区的寺庙(二五)

267、昌平区的寺庙(二五)

267、昌平区的寺庙(二五)

267、昌平区的寺庙(二五)

267、昌平区的寺庙(二五)

267、昌平区的寺庙(二五)
前院东殿


267、昌平区的寺庙(二五)
前院西殿


267、昌平区的寺庙(二五)
后院


267、昌平区的寺庙(二五)
后院后殿

 

267、昌平区的寺庙(二五)
后殿彩绘


267、昌平区的寺庙(二五)

267、昌平区的寺庙(二五)


267、昌平区的寺庙(二五)

267、昌平区的寺庙(二五)
后院东殿

 



黄土东村真武庙

 

         该庙位于回龙观,创建于明末清初,历史上游人香客云集,香火很盛,是昌平区保留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此庙宇为佛道共存,东侧为三清,西侧三圣母,堪称回龙观寺庙一绝。庙内现存前殿、后殿及左右配殿等。大殿主供西方三圣,真武大帝,披发跣足,端坐于殿堂之上,旁边塑有金童、玉女。殿前有三脚龙爪紫铜香炉一座,前殿有两位护卫大神,左侧塑威武的青龙神像,右侧塑勇猛的白虎神像。

 

267、昌平区的寺庙(二五)
昌平区2004年文保碑


267、昌平区的寺庙(二五)
该庙现被一个院落围住


267、昌平区的寺庙(二五)
进入铁门


267、昌平区的寺庙(二五)
真武庙外观


267、昌平区的寺庙(二五)
寺门


267、昌平区的寺庙(二五)
正殿及配殿

 




望宝川村真武庙

 

          该庙位于望宝川。建于清代。占地面积800平方米。坐北朝南,四合院布局,有照壁、山门、正殿,左右配殿已无存。正殿面阔三间,灰筒瓦硬山调大脊,吻兽已无,目前为坡水稍垅,苏式彩画,砖石台基。1993年翻建。

 

267、昌平区的寺庙(二五)
昌平区2013年文保牌


267、昌平区的寺庙(二五)
全景


267、昌平区的寺庙(二五)
寺门


267、昌平区的寺庙(二五)
院内望宝川真武庙重修石碑


267、昌平区的寺庙(二五)
大殿及耳房


267、昌平区的寺庙(二五)
西耳房


267、昌平区的寺庙(二五)

267、昌平区的寺庙(二五)

267、昌平区的寺庙(二五)
寺庙前小桥



于新庄岳家庙

 

        该庙位于于新庄村委会南侧的村卫生室院内。(可从地铁沙河站乘公交专51到于辛庄北站下车),原称五圣庙,建于清代,坐西朝东。门前有古槐数株,现有山门殿,面阔三间,筒瓦硬山箍头脊;正殿面阔三间,据资料记载原应为大脊,现为筒瓦硬山箍头脊,前带廊。院内南北两侧配殿早已拆除。

                    

267、昌平区的寺庙(二五)
昌平区文保牌
              

267、昌平区的寺庙(二五)
前殿临街,现为卫生所


267、昌平区的寺庙(二五)

267、昌平区的寺庙(二五)
前殿背面


267、昌平区的寺庙(二五)
后殿


267、昌平区的寺庙(二五)

 

 

阳坊镇药王庙

 

       该庙位于阳坊村原村委会(现为兴阳劳动服务公司)院内。清代建筑,坐北朝南,整个院落占地面积约35亩,整体布局按东西可分为三路建筑。中路为主体建筑,沿中轴线对称分布,原有前后两重大殿,供奉子孙娘娘、眼光娘娘和药王孙思邈。后殿体量较大,建筑工艺精细。前殿建筑规模宏大,建筑工艺更为精细,飞檐斗拱,四面出廊,颇具皇家建筑气派,在京北一带除了十三陵的长陵大殿,再也见不到如此规模。

 

267、昌平区的寺庙(二五)

昌平区文保碑

 

       另外殿前带有宽大的殿台,殿台正中有香炉,偏右有焚香亭,两侧立有几通石碑,碑文主要记载的是药王庙历次修缮时布施银两的施主姓名和数额。台基下,东西各有义仓1座,可容纳粮食500石,约合3万千克。殿前是山门连戏楼一座,戏楼坐南朝北。山门连院墙,东西各有侧门,东侧门为日常出入通道,西侧门为过道门,属内部通道。

 

267、昌平区的寺庙(二五)

             

267、昌平区的寺庙(二五)

       东路共有三组建筑。在前、后大殿东侧分别建有跨院,为四合建筑,供作禅房和居室。四面房屋均为硬山筒瓦过垄脊,正房、东西配房均为前廊后厦,整组建筑工艺精美。前殿东跨院占地稍大,房屋结构、工艺普通。东路最南端一组建筑为关帝庙,与药王庙构成庙中庙格局。关帝庙以东房为上共五间,内立关羽、周仓、关平及关羽坐骑赤兔马塑像,另有南北配房各三间。

 

267、昌平区的寺庙(二五)


267、昌平区的寺庙(二五)

       目前,山门、前殿、石碑及两庑配殿均已不存,只存后殿五间及东跨院尚保存完好。

 

 总目录 


序号

      

白浮泉都龙王庙

花塔村和平寺

回龙观(菩萨庙、玉光寺)、韩台村(九圣神祠、菩萨庙、水泉沟小苗)

讲礼村(北庙、娘娘庙)、马刨泉(财神庙、九神庙、菩萨庙)

龙潭村(龙王庙、青龙观)、下庄村(关帝庙、菩萨庙、财神庙)

上口村(九圣庙、老爷庙)、瓦yao村(龙王庙、平安寺、天仙庙)

长峪城(关帝庙、菩萨庙、永兴寺、祯王庙)

居庸关(表忠祠、关王庙、城隍庙、关帝庙、真武庙、吕祖庙、马神庙)

南口宝林寺、六街城隍庙、大德寺、酸枣岭大兴寺

南口村东岳庙、桃林东岳庙、慈悲峪福庆庵、阿苏卫村关帝庙

十一

北流村关帝庙、一中关帝庙、东闸村关帝庙、葛村关帝庙

十二

禾子涧关帝庙、黑山寨关帝庙、黄土洼关帝庙、景文屯关帝庙

十三

南官庄关帝庙、南七家关帝庙、牛房圈关帝庙、菩萨鹿关帝庙

十四

沙河关帝庙、肖村关帝庙、兴隆口关帝庙、昭陵关帝庙

十五

旧县观音庵、七里渠观音庵、上庄观音庵、百泉庄观音庵

十六

定福黄庄景祥寺、海子村九圣庙、上念头九圣庙、下口村九圣庙

十七

溜石港九圣神祠、九仙庙村九仙庙、景陵村龙王庙、白各庄娘娘庙

十八

楼子庄娘娘庙、西马坊娘娘庙、亭子庄娘娘庙、单村菩萨庙

十九

何营菩萨庙、后蔺沟菩萨庙、霍营菩萨庙、南流村菩萨庙

二十

平坊村菩萨庙、三步两庙菩萨庙、上东廓菩萨庙、百合村普门寺

二一

土狗村普庆寺、半截塔庆善寺、上店村三教寺、白羊城山神庙

二二

老峪沟山神庙、香堂圣恩禅寺、木厂村石佛寺、上西市石佛寺

二三

小东流双观音庵、西新城双泉寺、上西市土地庙、北照台五道庙

二四

禾子涧仙人洞、仙人洞村仙人洞、黑山寨村延寿寺、西沙屯药王庙

二五

阳坊村药王庙、岳家庙、东新城真武庙、黄土东村真武庙、望宝川真武庙

二六

遗址:(大杨山、韦成峪、江米泉、二道河沟沟崖)

二七

遗址:(沟沟崖、佛岩寺遗址、八家村清凉洞、半壁店桃花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