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房山区的清真寺

(2019-10-03 08:49:18)
标签:

窦店清真寺

新街清真寺

杂谈

常庄清真寺

房山区的清真寺



常庄清真寺

       常庄清真寺位于良乡镇拱辰街道(房33路常庄路口站下),清真寺坐西朝东,始建于清乾隆年间,门楼1996年翻修过,2003年又维修过。门楼为各自独立的筒瓦庑殿顶三座,门口的一对石鼓是建寺时就有的。进门迎面有一道影壁,后有2棵柏树,也有上百年历史了。院内东北角有口古井,井口是一整块石头雕刻的中空的井口,上有石刻的“礼拜寺”和刻文,介绍了清真寺的方位和光绪十一年刻写文字的时间。礼拜殿前还有2棵大槐树,依然枝繁叶茂。礼拜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为边长接近12米的正方形,左右两侧各有配殿五间。这座清真寺的后窑殿只是屋面瓦垅的向后延伸而未采用望月楼的形式。
     
房山区的清真寺
房山区文保牌
 
房山区的清真寺
山门
  
房山区的清真寺
 
房山区的清真寺
门口的一对石鼓是建寺就有的,历经风雨。
 
房山区的清真寺
       一进清真寺门就有一道影壁墙,墙后种有2棵柏树,有上百年历史。据说南面细的柏树,当年是一对双胞胎,即柏树抱柏树,所以发育不良,现双胞胎柏树中的一株已经死亡,但抱生痕迹犹在,仍然可以清晰分辨。
  
房山区的清真寺

房山区的清真寺
       礼拜殿是中国宫殿式的,或者称庭堂样式。礼拜殿进深三间,面阔三间,接近边长为12米的正方形。
  
房山区的清真寺
       礼拜殿有前檐廊,出檐约有一米。殿的明间宽、次间窄。明间开木门两扇,次间装木窗。门、窗直棂均完好,殿内梁架、檐部斗拱,衔接如初。
 
房山区的清真寺

房山区的清真寺

房山区的清真寺
从礼拜殿回望山门
 
房山区的清真寺
北讲堂
 
房山区的清真寺
南讲堂
 
房山区的清真寺
                   礼拜殿前北侧碑:是1996年重修寺碑记

房山区的清真寺
                   礼拜殿南侧碑:2004年的重修寺碑
  
房山区的清真寺
寺的寺内东北角有古井一口
 
房山区的清真寺
刻文:礼拜寺,京都顺天府良乡县城东南常家庄村
  
房山区的清真寺
落款:大清光绪拾壹年中秋月上浣谷旦修
 
房山区的清真寺

房山区的清真寺
南门
 
房山区的清真寺
北门
 
房山区的清真寺
位于旧清真寺东边的新清真寺于2015年建成
   
房山区的清真寺
一片辉煌的穆斯林建筑
 
房山区的清真寺
新清真寺
 
房山区的清真寺

房山区的清真寺

房山区的清真寺

房山区的清真寺

房山区的清真寺

房山区的清真寺

房山区的清真寺

房山区的清真寺

房山区的清真寺

房山区的清真寺

房山区的清真寺

房山区的清真寺

房山区的清真寺

房山区的清真寺
    
房山区的清真寺

   
房山区的清真寺

房山区的清真寺

房山区的清真寺


房山区的清真寺

房山区的清真寺

房山区的清真寺

房山区的清真寺
从南面看清真寺
 
房山区的清真寺
有特色的清真寺围墙




窦店清真寺

       窦店清真寺位于窦店村村南,清真古寺建于康熙五十二年春(1713年),坐西朝东,占地约500平米。1994年和2003年进行过两次翻建。随着窦店人口的迅速增长,窦店清真古寺由于规模小,功能单一,已不能满足当地穆斯林群众举行宗教活动的需求。为了解决群众的宗教需求,同时保护已有300年历史的清真古寺,在房山区区委、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在村东建立了新寺。旧寺平时基本不开放。
  
房山区的清真寺
房山区文保牌
 
房山区的清真寺
旧寺大门
 
房山区的清真寺
       礼拜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菱花格隔扇门窗,灰筒瓦勾连搭顶。山门额楷书“清真寺”。保护较好。
    
房山区的清真寺
       在大殿拱门内的北侧墙壁上,镶嵌着一块棕色花岗岩碣石,题为“启盖清真寺来历清碣”。
       文约500字:康熙五十年前,豆店镇并无回民焚修公所。直待五十二年春二月间,谁不略偶然有西安府羊行一客,住歇本街史家店中。人品苍老,身矮目秀,似疯不疯。代不多时,遂后有家下一人找到店内,喜报爷知:自爷起身之后三日,家内大娘产一婴儿。大娘唤吾速日赶上老爹,□说吉信。速回。当人听说在耳,定事在心。□西竟托店东请本处掌教,再请年尊老者几位议话。时至二更,丁、杨、古、沙四人齐至客前。会坐已定,来客先言,我弟马俊举意以定,留银伍十两□头上,我劳动列位苦□兴心写化,閤教顺心人等,盖寺开学,大家德其逥慈,莫大之功,言不能尽诉全,□至矣。完话交银,讬□谢□,是夜黎明去矣。我处人等全不思究来人,易□交格财物,耿□言语,次后事中人访问追寻,并无下落宗迹。奇异成功,就里非凡。此后机缘巧凑,连日相遇,把总金自公到镇,京都改伯亭出名协力,各处下书。学者王义良陪伴丁国宣,写得钱粮共归白银四佰八十八两零,古老汉监工,浮记木料灰石砖瓦工匠吃用,共费银伍佰三十三两零,不足用费,改宅重出包补完功。造成前后三进七间大殿一座。固安县寒寨付万丰从广制楠木闵畔一座,圣谕台便是,舍送到此。辛目明彩画内外。清雅精妙无比。训蒙小学,伍番陈曾常万石记白。初立丁国宣掌教,在位四十余年,次后修补照壁、左右半墙,铺地、养柏。置民地四亩六分,原业李姓又买延福寺零地一亩六分,准备异乡回民死亡义冢。印白契纸二张现存。  同治四年五月□□。(窦店清真寺的始创年代应为清康熙五十二年以后,这块碑碣的落款为同治四年五月□□,其刻字与其他字迹有明显区别,应为清同治年间的补记)。


        2011年8月9日窦店新建清真寺破土动工,2013年7月竣工,占地14958平米,建筑面积12142平米,能同时容纳1500人礼拜。清真寺呈回字形布局,设有大殿、副殿、讲堂、办公室、接待室、会议室、展室、埋体房、洗浴室、餐厅等,大殿位于正中央,形成“众星捧月”的建筑风格。这座新建的号称中国北方最大的清真寺为伊斯兰式的建筑,在街边格外引人注目。
       步入清真寺内,高耸的邦克楼,浑圆的穹顶,伊斯兰式的雕刻图纹令人仿佛瞬间穿越到了一个阿拉伯国度。
  
房山区的清真寺
 
房山区的清真寺
新窦店清真寺正门坐东朝西
 
房山区的清真寺
 
       清真寺院内是按“回”字形布局,有着庞大穹窿圆顶的礼拜大殿位于中央位置,围绕大殿建有供当地穆斯林学习的南北讲堂、穆斯林举行葬礼的埋体室、穆斯林教义展览室、寺内处理宗教事务人员的办公用地阿訇室以及供穆斯林做礼拜前沐浴清洁的水房等功能用房,形成了“众星捧月”的建筑风格。在礼拜大殿的南北两侧,各有一座建筑精美、直冲云霄的望月楼,内设爬梯,可至顶端。
   
房山区的清真寺
 

  
房山区的清真寺

房山区的清真寺

房山区的清真寺

房山区的清真寺

房山区的清真寺
       走进清真寺的院门,主殿墙壁上是一幅大理石雕刻画,画中描绘的是位于伊斯兰第一圣城麦加,在《古兰经》中被描述为“真主为世人创设最古老的清真寺”的天房,这幅天房图置于清真寺入口处,是希望入寺者如去天房朝觐者一样,严于律己,禁止恶言与争辩,陶冶情操,与人为善,崇尚和平。
 
房山区的清真寺
        清真寺的每一座建筑都有特殊的宗教意义,礼拜大殿高40米,寓意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在40岁时成为圣人。
 
房山区的清真寺
   
房山区的清真寺

房山区的清真寺
望月楼高63米,寓意穆罕默德63岁时归真。
    
房山区的清真寺

房山区的清真寺

房山区的清真寺

房山区的清真寺

房山区的清真寺

房山区的清真寺
   
房山区的清真寺
  
房山区的清真寺
  
       窦店村是回、满等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地,自2010年3月被房山区定位为特色民族村以来,当地不仅有清真寺,还建有回族幼儿园、回族养老院等。当地的回族穆斯林占全村人口的四分之一,有1千余人。目前,窦店清真寺已被当地政府部门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国家AA旅游景区,是窦店村民族团结的象征和对外宣传展示的窗口。





新街清真寺

       新街清真寺位于新街村。据碑记记载始建于康熙年间。历史上的新街清真寺,规模不算小,但因年久失修、管理杂乱,至解放前早已破败不堪。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民族宗教政策的缺失,从1956年开始,就被占用,办食堂、大队办公、开绣花厂等。最大的浩劫是“文革”期间,古瓷香炉被砸成碎片,石碑被推倒,至今下落不明。刻有“真主无二”的大匾被毁作案板。特别令人痛心惋惜的是,清真寺原珍藏几代供阿訇传阅的三十本木本古兰经被红卫兵一场火化为灰烬。二十多间建筑只剩下十几间了。1989年新街村委会对新街清真寺进行维修复建,使清真寺煥然一新。

  
房山区的清真寺
房山区文保牌
   
    新修建的新街清真寺,座南朝北,前有阿拉伯式的园顶门堂,门堂在直通道,直通南边的尖塔式建筑望月楼,而正院在通前西,三间开脸礼拜殿,南、北各三讲堂,通道东侧建有碑亭,水房在望月楼两侧。
  
房山区的清真寺
清真寺全景
  
房山区的清真寺

房山区的清真寺
阿拉伯式门堂
 
房山区的清真寺
 门堂内额匾

房山区的清真寺
礼拜殿坐西朝东
  
房山区的清真寺
南北讲堂
 
房山区的清真寺
                    望月楼
  
房山区的清真寺
                望月楼底层有一座石碑,这是1989年清真寺的重修碑记。
   
房山区的清真寺
望月楼西侧殿房
  
房山区的清真寺
院内一座新建的圆亭内有一块民国二十年的重修碑记
     
房山区的清真寺
       碑汉白玉质,方首,碑阳额题双勾:道冠古今,首题:尝闻兴修寺院明末盛行……落款:大中华民国二十年(1931年)阳月毂旦。碑阴皆为人名。伊斯兰教学校校长编撰碑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