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2019-07-06 07:44:45)
标签:

万佛堂关帝庙

万佛堂

孔水洞

花塔

龄公和尚舍利塔

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万佛堂村有两座寺庙:

万佛堂
 
       万佛堂位于万佛堂村云蒙山南麓。万佛堂建于唐代开元至天宝年间(713—755),初建时被命名为“龙泉寺”,后改称“大历禅寺”,寺院几经兴废,到明万历十七年(1589)重建,将寺旁岩壁上名为“万菩萨法会图”的唐代汉白玉浮雕镶嵌移入至殿内墙壁上,并将法殿更名为万佛堂。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国家级文保碑
 
       万佛堂因为唐代石雕“万菩萨法会图”而得名,这幅浮雕的艺术技艺及观赏价值让人叹为观止。唐大历年间(766—779)兴建龙泉寺时将“万菩萨法会图”石雕嵌于寺旁岩壁,在明万历十七年(1589)被移入万佛堂内。这幅石雕位于万佛堂的正面和两面山墙下端,由三十一块长方形的汉白玉浮雕组成,嵌满殿内三壁。南山墙的浮雕画面正中雕有释迦牟尼坐像,神态肃穆在举手说法;两侧文殊、普贤及天王、神人护持。天王、伎乐等诸神均雕刻精美。画面向两侧延伸,十方诸佛分层次布满石壁,真是万头攒聚,出没于山川云气之间。正面佛像的背景是翻滚的云浪,苍茫的海水和飘扬的长幡。伎乐天人有弹琵琶、吹笛箫、持拍板、奏箜篌的,仙乐飘绕,飞天散花,真是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显示出我唐代石雕的高超技艺。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北京市说明牌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万佛堂,全称“大历万佛龙泉宝殿”,其建筑雄伟,为三间无梁砖石结构,歇山顶,灰筒瓦调大脊吻兽。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万佛堂门楣上嵌有四周浮雕莲花瓣的石匾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石匾上书:大历古迹万佛龙泉宝殿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落款:大明万历己丑(1589)春吉日重建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汉白玉石拱券门,上有浮雕,雕刻的飞禽、花卉十分讲究。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万佛堂无梁殿左右的石窗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窗框上的文人墨迹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万佛堂东侧立有明万历年间的《重修云蒙山大历古迹万佛龙泉宝殿碑铭》,碑文清晰,详细记录了明万历丁亥年至戊子年修葺万佛堂之事。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原碑曾被埋地下。1988年房山煤矿扩建职工浴室施工挖出石碑,先被放在关帝庙厢房前,后移到现位置。碑方趺方首,汉白玉质,额篆“重修万佛龙泉宝殿记”。碑阳首题“重修云濛山大历古迹万佛龙泉宝殿碑铭”。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殿内正面及两侧墙壁嵌有石浮雕《文殊、普贤万菩萨法会图》,总长23.8米、高2.47米,由31块长方形汉白玉石浮雕拼接组成。堪称浮雕艺术珍品。主题浮雕是释迦说法的场面。浮雕中央,释迦端坐说法,神态肃穆,螺髻袒胸,宽袍广袖,右手平举伸掌,左手自然放于腿上,双膝下垂,赤足,脚下置二夜叉与摩尼珠。释迦两侧雕骑狮文殊、骑象普贤,二菩萨均着宝冠,缨络飘带,其前后有供养菩萨、天王、神人和鬼众簇拥,长幡飞扬,云浪翻滚,背后衬托着沧茫的海水,庄严有力地突出了“万菩萨法会”的主题。释迦之上,另嵌一石,雕护法转轮王神像,护法转轮王背生双翼,裸体,手持缨络,满腿鳞纹,足踏二龙女。浮雕周围,雕万菩萨供俸人侍佛者等层列。有的合掌拱手,有的献花荐宝,形态各异。有冠者、髻者、垂髫者,万头攒动;填满山川云气之间。南山墙伎乐天人一组浮雕尤为精美,天人持响板、排萧、箜篌、琵琶、阮咸、瑟等乐器作弹奏状,姿态各异,错落有致,组成一支阵容庞大的乐队,飞动流畅的线刻,使人如闻丝竹声。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万佛堂西侧有“念佛”摩崖石刻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万佛堂西侧石壁上嵌有清顺治年间重修石刻《重修万佛堂记》一通,记录当时有善人冯进科“捐资百余金”,得到众人响应重修的事迹。汉白玉质,部分文字已残泐。碑额书双钩:万古流芳,首题:重修万佛堂记。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孔水洞入口处陈兴亚刻字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2016年笔者随古迹群天翔等人进入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入口左上处刻字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入口左下处刻字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入口正中条石处刻字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洞內双佛龛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右佛龛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左佛龛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花塔
  
       万佛堂孔水洞附近还有两座佛塔,当地人俗称为“花塔”和“龄公和尚舍利塔”。
       花塔建在万佛堂西北侧山崖上。塔的平面为八角形,单层砖构,由塔基、塔身、塔顶三个部分组成。塔基是典型的辽塔形制,即由须弥座及仿木构的平座组成。八角形塔身的四个正面砌出券门,南门可入塔心室。其馀三面是假门,塔外壁有浮雕菩萨、力士像。塔身四个斜面上砌出直棂窗。塔身之上有腰檐和平坐各一层,平坐以上即为华美的大塔刹,塔刹外形如一根竹笋,轮廓是弧线状,其表面用砖砌成八层相叠的龛室,最下一层仿城墙,并具有城门和城楼。上七层都是单层佛龛,龛内有佛像,龛下托以圆雕的狮、象等形式的龛座,上下层龛位互相叠错,具有渐变的、有韵律的图案组合。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塔刹的每一小龛即代表毗卢舍那佛的一个化身,共同构成莲花藏世界。据此佛教涵义,因而称这种表现莲花千佛造型的塔为“花塔”。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龄公和尚舍利塔
   

       龄公和尚舍利塔位于万佛堂孔水洞南平地上,建于元代,通高约18米。这座八角形七级密檐式砖塔,塔座为八角形须弥座,须弥座上方用砖雕三层仰莲瓣承托塔身。塔身为八角形,四个正面有拱券门,四个侧面有假窗,假窗上部为挂云。塔身上部为七层密檐。塔刹已毁。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须弥座上没有装饰性雕刻,须弥座与塔身之间是砖砌四层仰莲瓣,之上是塔身。塔身共八面,每面间隔着雕有券门和假窗,门窗旁无菩萨、力士雕像。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从侧面观察,此塔从塔基处向西倾斜,并且倾斜的幅度还比较明显。因此这座元代密檐式砖塔被俗称为"北京斜塔"。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第一层塔身向东的一扇门的门楣上雕有两尊飞天像,上方刻有“龄公和尚舍利”六个大字。

 

万佛堂关帝庙


       万佛堂关帝庙位于万佛堂村西。万佛堂历经几朝几代的战火毁灭、修复,在毁灭,在修复。直至明代再次进行重修,并在孔水洞西北侧修建了天王殿、珈蓝祖师殿、天妃圣母殿以及增福土地、五山药师殿,左右建有僧室、客楼、廊庑、庖厨等,并改称“大历万佛龙泉禅寺”。清代以后将寺院改为关帝庙,嘉庆九年(1804)十月,寺僧曾重修关帝庙,于佛殿前建关帝庙三间,左右各建禅室三间。现关帝庙无存,只余西禅室三间。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房山区文保牌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西禅室三间及碑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立在西禅房前的金碑《重建龙泉大历禅寺之碑》是1990年孔水洞万佛堂搞建筑工程于龙泉大历禅寺旧址出土。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西侧的清碑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465、房山区的寺庙(万佛堂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