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区的寺庙(七)
三圣神祠
三圣神祠位于东王佐村内的主路路南。座南朝北,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是清末民初的传统形式的遗构。原来有前殿五间,有匾额书“三圣神祠”并有小字“中华民国二十年”字样,后被拆毁。现存正殿三间,大式硬山,绿琉璃筒瓦顶,前出廊,内有壁画。现在,古庙残坏程度相当严重,墙上的壁画已经大部脱落,房顶的木头也已经腐朽,露出几个透天的洞。大殿被垃圾、草木包围。

丰台区文保牌

三圣神祠是一座有绿琉璃瓦、螭龙碑首的小村庙。看样式像是清朝的;看山墙的砖还挺完整,应是民国时期所建。

看样式像是清朝的;看山墙的砖还挺完整,应是民国时期所建。神祠只有一进院子,原有前殿五间、正殿三间、西配殿两间。前殿中间是山门,山门上有“三圣神祠”的字样。



现只存大殿三间,硬山绿琉璃瓦过垅脊,石望板,青灰砖垂带脊。前出廊,殿内三面墙及廊心墙上都有壁画。







正殿前还有一块碑,汉白玉石质,雕刻精美,方趺螭碑首,碑阳额题“永垂不朽”,碑阴额书“万古流芳”。碑文却记述了民国二十年东王佐与西王佐两个村因为土地纠纷打官司的事,是块记事碑,与庙史无关。

万佛延寿寺铜观音像
万佛延寿寺铜观音像位于丰台区体育中心北侧。乘公交车在丰台体育中心南门站下。原寺庙创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年),“文革”期间遭到破坏,寺庙已无存,但是遗址铜佛像经历了重重劫数,一尊8米高的千手观音菩萨依旧保留了下来,

丰台区文保碑

在各界人士的努力下,2006年丰台区政府斥资87万人民币,在原有位置上重新修筑了这尊菩萨像,是北京现存最大、造型最优美的铜铸菩萨雕像。

铜佛像面朝东北向,铜观音头饰宝冠,身着长裙,足踏莲座,身材挺秀,表情含蓄,24支手臂姿态各不相同,形态自然生动。

铜佛像从莲座算起高8米,铜像分三段铸造,然后雕刻加工而成。铜像身着短衣长裙,两侧垂有飘带,通身饰璎珞。
铜观音佛像身材挺秀,比例匀称,表情含蓄,充满女性的温柔、善良和虔诚,几乎就是一个典雅而文静的古代东方少女形象。

像身左右原有24只手,大部残缺,仅存4只手。修复后24只手臂复原后姿势各异,显示手指的细柔灵活。
铜观音像头饰宝冠


佛像长裙的下摆上,左右各有一条镂空飞龙,右侧基本完好。衣袖、衣襟、衣裙上均有线刻荷花、卷草等纹饰。

敕建护国万佛延寿寺永远传代香火碑现存北京石刻博物馆
后甫营西庙
后甫营西庙位于后甫营村。原有山门、主殿、东西配殿,是一个完整寺院。后来荒废,山门无存,东西配殿倒塌,仅剩的三间主殿还曾被改造住过人家。现摇摇欲坠的主殿被树丛淹没。
兴隆寺
兴隆寺位于宛平城内。始建于明代万历丁未年(1607),清代康熙六年(1667)重修。民国后,该寺日渐衰败。当时有大殿三间,内供佛祖释迦牟尼,两侧十八罗汉。东西禅房各三间,山门悬"兴隆寺"匾,门外两尊石狮。该庙址现为卢沟桥交通队所在地。据说该处文物遗址正筹划重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