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的清真寺:蓝靛厂清真寺
蓝靛厂清真寺位于蓝靛厂中路19号。蓝靛厂清真寺是北京的清真古寺之一,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寺院前后两重院落。蓝靛厂清真寺坐西朝东,整体为砖木结构,青砖、灰墙、青瓦、红漆门窗及汉白玉台阶,设计的相得益彰,为中国典型的两进庭院式建筑。

海淀区文保牌(1992年)
海淀区文保牌(2012年)
清真寺南100米有简介说明
寺内保存一本《清真大典》,大典由阿拉伯文和汉文记载了清真寺的变迁。据记载,蓝靛厂清真寺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有寺前古柏为证。由于当时人为地破坏和年久失修,旧寺以岌岌可危,2005年在海淀区政府的协调下,各方筹资得以翻建,并于2009年初建成使用,也使其得以恢复原貌。
从外围南侧可见高高的古柏树竖立在大殿前面,整个寺院在高楼大厦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的清静古朴。
蓝靛厂清真寺内现存有清朝光绪年间完成的手抄本《古兰经》,已成为稀世珍宝;寺内主殿里装饰用的砖雕据考证为阿拉伯文艺术体,为北京首见;大殿前明末的古柏,历史悠久。三者并称为寺内三宝。
从外围西侧看邦克楼
新落成的蓝靛厂清真寺是典型的两进庭院式建筑。寺门三开间,前院是生活区。后院有主殿,女殿、邦克楼等。
寺门
二道门
寺院二道门为垂花门
大殿
进入二道门后是礼拜大殿,大殿前有一棵古柏,据考证,古柏是距今400多年前的明朝万历年间建清真寺时栽下的,原本为两颗,文革期间寺院被生产队占用毁掉一棵。
大殿南侧的清真女殿
大殿为院内主要建筑,正面朝东,两侧各三间厢房相对而立,与垂花门围合成一座绿荫、房屋双重拥抱的圣地。
北侧厢房
南侧厢房

南厢房侧面建有玻璃房存放了不少古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