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区的寺庙(四)
岱王庙
岱王庙位于卢沟桥西侧的桥西街5号,坐北面南。远远望去,岱王庙建造的十分精巧,醒目。当地百姓俗称它为大王庙或大庙。岱王庙的山门和戏楼,衔接紧密,融为一体,平面呈T字形布局,是一座上下二层硬脊歇山顶砖木结构的建筑。历经沧桑岁月,房脊两头的吻兽早已踪迹皆无,只有东西山墙顶部的铃铛排山,保留的还算完整。整座建筑用青砖砌成,磨砖对缝,对仗工整,呈现了清时期的建筑风格。
石制拱形券门刻有石雕,整个券门上的石雕布局严谨,古朴典雅,雕工洒脱,庄重中不失谐趣,显示出那个时代工匠们的高超技艺。
门首弧顶上方雕刻着探首的夔龙,在片片的祥云中翻转腾挪,吞云吐雾。夔龙两侧各刻有两条玩耍的蟠龙,像众星捧月一样游弋在探首的夔龙身边。石制拱形券门两侧下部的石雕上,各刻有一只在水中山石间吐水的小兽,造型奇特,形态逼真。
整个院落占地约五亩,院内两座大殿还在,只是两座大殿的房顶屡经改建,已无原有的形式。第一座大殿开间三楹,两边各有一棵两人方可怀抱的壮硕槐树。第二座大殿亦是三开间,是岱王庙的正殿,房基明显高于前面的一殿。正殿的东西两边各有两间后接出的耳房,不同的是西侧两间耳房中的一间是过道,通向正殿后边的小院。东西配殿各有九间,上面残留着昔日的彩绘和突出的驳插着樑柁的漂亮榫头,隐现着曾经有过的辉煌。整座院落保存基本完好,由于居民在院内见缝插针的搭建了许多小房,显得拥挤不堪,只能想象它当年的富丽景象。
进入穿堂门的石拱券门,回首望去,山门殿背后的歇山抱厦戏楼赫然在目。戏楼斗拱飞檐,雕梁画栋,虽经历时代的雨雪风霜,但上边的彩画还隐约可见,尖尖的房角指向空中。
戏楼与山门有机的联接成为一个整体,这在我国众多的庙宇建筑中十分罕见。
戏楼下雕刻精美的五福捧寿的房檐板,上面的图案竟然完好如初。
在院内一位住户的煤棚里,存有一块倚墙侧立高大厚重的石碑。碑是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八月所立,碑身已残。从碑身尚存黑黝黝断续的文字中依稀可辨“以卢沟桥上众水会合欲杀其势宜分其流惟建减水石坝一道于此”、“斯为釜底抽薪之计并请发帑金三十万”等古老的繁体字迹。
参考文献:永定河畔岱王庙_邱崇禄_新浪博客
二老庄老爷庙
二老庄老爷庙位于张家坟路口600多米的靠马路南侧。此庙坐南朝北,占地不小,古迹遗留不多。据当地人说,庙址原在牤牛河北侧现六一八厂那边,后迁到此处,不知何年建造。
原寺庙寺庙位置

进入第一个院,可见北面疑似前殿的建筑。
从后面第二个门进入正殿所在院落
正殿

正殿内景
正殿山墙
西配殿位置
东配殿位置
南苑乡关帝庙
南苑乡关帝庙位于槐房村,乘公交车在槐房站下南行,槐房路东侧。庙已破败。

原关帝庙房屋已成住户

正殿后山墙


从屋脊上的瓦当还能看出当年的历史痕迹
达园寺
达园寺位于花乡于家胡同,据考证为清代建筑,1999年丰台区政府将其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座北朝南,尚存正殿、东西配殿。
2008年,丰台区政府投资50万元对该寺正殿进行了修缮,修缮面积77平方米,包括挑顶、更换吻兽、垂兽等残失配件,恢复方砖地面。
2009年丰台区财政投资120万元,对达园寺进行二期修缮,对东西配殿进行修缮,包括大木架、墙体、门窗、地面,同时复建山门,恢复院落。
丰台区文保碑

由三环路北侧的夏家胡同公交站下车,沿旁边的柳村路前行二百米,既可以看到位于路左侧的达园寺。
第一次寻访大门紧锁
达园寺为一进院落
正殿及东西偏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