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93、西城区的古代建筑:清学部

(2018-11-22 07:15:27)
标签:

清学部

敬谨亲王府

杂谈

  西城区的古代建筑:清学部

 

       清学部位于教育街1、3号。  学部是清末为取消科举而建立的主持全国学政的机构。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在敬谨亲王府旧址设立。民国后学部改为教育部,1912年鲁迅曾在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工作,职务是佥事兼第一科科长,主管博物馆、图书馆等事项。原有建筑主要集中在1号,现由外事职高实习饭店使用。
 
393、西城区的古代建筑:清学部
 北京市文保碑
 
        敬谨亲王府东西分为三组院落,西路类似西跨院,不正规,里边又分成三个院子。东院大门三间,第一进院内无建筑物。第二进院有正房三开间,东西耳房各两间。其中路和东路的主要建筑物类同,都是宫门五开间,进院有东西翼楼,均面阔五开间。宫门与正殿之间有甬路、月台。正殿后边是小殿(即内门),小殿正北是寝殿五开间。东路的东西翼楼与正殿有转角游廊。寝殿的院内有转角游廊把东西配房相连接。东路与中路之间居中有几座土山,山下有亭子一座。
          
393、西城区的古代建筑:清学部
 教育街1号大门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光绪皇帝御准设立学部统管全国学政,各省改“学政”为“提学使司”,府、州、县设立“劝学所”,作为地方教育的行政机关。设立学部,标志我国历史上延续1000多年的科举制度结束和近代教育的开始。

            

393、西城区的古代建筑:清学部
西单路口西南角光大银行楼下东侧的院落就是清学部
   
       当时是以敬谨亲王府暨此时的全荣府为学部衙署。因为尼堪并非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子孙袭爵是逐级递降的。他的后代全荣已经降为镇国公,再在王府居住,就不合规矩了,所以光绪就征用了他的王府。

393、西城区的古代建筑:清学部

                         现使用单位的文字说明

  

        1911年清政府被推翻,清学部实际只存在了6年。但是它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统一管理全国教育的专职中央行政部门,对于普及新式教育,融台中西文化,加速新旧知识群体的此消彼长,推进政体转型乃至社会变迁,都起了重要作用。

    
393、西城区的古代建筑:清学部
  
        在短短六年中,通过确定教育宗旨,修订完善各项章程法令,统一规划和调整各级各类教育的结构布局,重视建立与健全信息系统与调节机制,追踪世界各国教育发展趋势,加强对教育经费筹措使用的政策引导和管理监督以及提倡和鼓励兴建图书馆、发明科技学理、保护古籍文物等一系列步骤措施,发挥了中央教育行政机构在新式教育和文化事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使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公认的显著成就。
 
393、西城区的古代建筑:清学部
 
        辛亥革命后,成立民国,学部改为教育部。1912年,鲁迅在北洋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司任佥事兼第一科科长,主管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美术展览、动植物园以及文艺、音乐、戏剧、古物等事务。1915年,鲁迅又任教育部通俗教育研究会小说股主任。
                 
393、西城区的古代建筑:清学部
 
       1928年教育部迁出,这里成为国民党北平市党部。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又被教育部使用。 随着使用单位的变迁,东铁匠胡同也屡次改名,北洋政府教育部使用时称教育部街,国民党北平市党部占用时,遂更名为市党部街。1949年后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又使用此处,于是复称教育部街,1965年正式确定为教育街。
 
393、西城区的古代建筑:清学部
进入大门后是一座二道门
 
393、西城区的古代建筑:清学部
大门东侧是一个垂花门,匾额写着“茶艺园”。
 
393、西城区的古代建筑:清学部
茶艺园内部
 
393、西城区的古代建筑:清学部
  
393、西城区的古代建筑:清学部
二道门后是一个大院
 
393、西城区的古代建筑:清学部
 
393、西城区的古代建筑:清学部
大院西侧的排房
 
393、西城区的古代建筑:清学部
 
393、西城区的古代建筑:清学部
 
393、西城区的古代建筑:清学部
大院东侧的排房
393、西城区的古代建筑:清学部
 
393、西城区的古代建筑:清学部
正房
 
393、西城区的古代建筑:清学部
正房东耳房
 
393、西城区的古代建筑:清学部
正房西耳房
 
393、西城区的古代建筑:清学部
 
393、西城区的古代建筑:清学部
1号院的后门
 
393、西城区的古代建筑:清学部

 
       教育部街3号也是敬谨亲王尼堪王府的一部分,现由武警招待所使用。现存三座建筑:府门、西翼楼、后罩楼

 府门:

393、西城区的古代建筑:清学部
门前有八字照壁

 
393、西城区的古代建筑:清学部
 
393、西城区的古代建筑:清学部
 
393、西城区的古代建筑:清学部
府门后身

 
393、西城区的古代建筑:清学部
 
393、西城区的古代建筑:清学部
 
393、西城区的古代建筑:清学部

 

西翼楼:

 
393、西城区的古代建筑:清学部
 
393、西城区的古代建筑:清学部
 
393、西城区的古代建筑:清学部
 
393、西城区的古代建筑:清学部
 
393、西城区的古代建筑:清学部
 
393、西城区的古代建筑:清学部
 
393、西城区的古代建筑:清学部
 
393、西城区的古代建筑:清学部
 
393、西城区的古代建筑:清学部
 
393、西城区的古代建筑:清学部
 
393、西城区的古代建筑:清学部
西翼楼外部

 
393、西城区的古代建筑:清学部
 
393、西城区的古代建筑:清学部

   

393、西城区的古代建筑:清学部

 
393、西城区的古代建筑:清学部

  

后罩楼:

 
393、西城区的古代建筑:清学部
 
393、西城区的古代建筑:清学部
 
393、西城区的古代建筑:清学部
 
393、西城区的古代建筑:清学部
 
393、西城区的古代建筑:清学部
 
393、西城区的古代建筑:清学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