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源清真寺
法源清真寺德外大街200号,亦称德外大街清真寺,始建于清代末年。法源清真寺是北京地区的清真古寺之一,始建于清代末年年间。法源清真寺总面积为4000平方米。
1983年重修,是一座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的新清真寺。2003年全面修缮。2007年9月,该寺经修复完工后正式恢复对外开放。

西城区文保牌
西城区文保碑

西城区说明牌
新建的法源清真寺采用“金镶玉”的建筑形式,寺门西开面街,高三层。顶层是飞檐歇山,红柱画栋复以绿色琉璃瓦,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光芒四射。正门抱厦是穹顶阿拉伯建筑,门两旁高高的石柱顶端是两座玲珑的穹顶,上方则是伊斯兰教的新月装饰,突显出伊斯兰教建筑的共同特点。一二层则是瓷瓦白墙,穹形绿窗,讲堂、办公室、架子房、沐浴室等,一应设施合成一个匚形整体,然后与原建楼房相接。院子中央则是修旧如旧的礼拜大殿,坐西面东,肃穆而静谧。清真寺建筑的设计师,匠心独具,因地就势,巧妙地把大殿维修一新,充分地利用空间,既保留了古建筑,又大大节约了经费,增强了整座清真寺的建筑艺术效果。



礼拜殿是典型的明清式建筑,单檐歇山卷棚搭连,古朴别致。在前后卷棚间有一过度的小卷棚相连,四角亭式攒尖星月楼建在其上。除了望月的作用外,光线从四周均匀的照进大殿,使200多平方米的大殿内光线柔和,毫无昏暗的感觉。因为附近没有女寺,所以大殿东南角一片地方围以布幔,专供妇女礼拜使用。朱漆明柱,雕梁画栋,绿色地毯,与金色经字共同衬托出一种安详和煦与温馨的气息。

大殿
回子营清真寺
回回营清真寺坐落在西长安街中段路南,东安福胡同路北,呈东西向的长方形。原建筑所剩不多,现原址是一座复建的小院。
回回营清真寺是北京地区的清真古寺之一,始建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春,至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夏始竣工。回回营清真寺坐南朝北,占地面积约二十五亩有余,整体建筑风格是中国民族建筑风格融合的产物。回回营清真寺传说中是乾隆皇帝为香妃所建造。
据资料记载:寺正门直对宝月搂。就正门上建望月楼,北望中南海,可一览无遗。而此搂又作“唤拜楼”,深夜“邦塔”时登楼高声诵念“班克”,声借海音,远播数里。附近教外人俗呼此搂为“望儿楼”,谓香妃父母思女来京,不能入宫,藉登此楼,北望宝月楼,可与香妃晤面,故又呼宝月楼为“望家搂”。总之,事属民间所传,究否无从考证。而大殿建筑,亦颇费匠心。明九暗七,四面皆走廊,周配角亭四座。殿中央起作为亭式,金顶火檐,高起云涌,有如天坛之祈年殿然,碧色之琉璃瓦与米色盲柱相映壮丽,极尽辉煌之能事。此外浴室及讲堂等建筑布置,无特殊异,故从简记述。寺外周遍植柏柳百余株,每至夏季绿色苍荫,幽静庄严,昔日之景色,可想概见。闻此寺建筑时,建期约四年之久,费用官银至一帑之巨,亦可云伟观也。
其大门,建筑奇古,下为巨石垒成,俨如城门。雉堞环拱,倍极庄严。其上为小屋,朱壁辉煌,如庙宇。再上为有窗之屋。顶端仍为小室,四壁轩敞,无户无牖。统计上下共四层,高逾二丈以上,人过其下,仿佛身到西域也。香妃晏居,每忆家则登楼南望,以慰幽思。故民俗呼为“望家楼”云。办事处之南部,为礼拜寺。系同时建,有碑记事。
西城区文保牌
清真普寿寺
清真普寿寺在西城区锦什坊街63号(乘车在阜成门内下车,东行不远便是锦什坊街)。清真普寿寺的始建年代无考。明朝正统
十四年(1449年)重建,明朝万历十年(1582年)、崇祯八年(1635年)重修。原占地4000平方米。
清真普寿寺坐西朝东,大门处开有门道,进院迎面是雕花影壁,影壁后宽大的院落,建有南、北讲堂;正面是坐西朝东的礼拜大殿。大殿的抱厦三间不密封,使得礼拜大殿面宽五间直接呈现。大殿后面的瑶殿是三间,三间都有尖顶,而中间的尖顶高出两边的尖顶,现为望月楼之势。大殿南、北两侧各有一排殿房。大殿前立有两碑,均字迹不清。
重建近十年不知什么原因仍未开放使用,大门处被围挡。

寺门后身

迎门照壁

照壁后身

前院北殿房

前院南殿房

大殿


殿前南侧石碑

南侧石碑碑身

北侧石碑碑身

大殿北殿房

大殿南殿房

院内散落石构件

2012年访时旧照
大殿
2011年旧址上的普寿寺
前门清真寺位于扬威胡同9号,是一座伊斯兰教清真寺。前门清真寺原来寺门南临笤帚胡同,曾名笤帚胡同清真寺。2000年改名为前门清真寺。该寺建于明朝末年,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乾隆六十年(1795年)重修。该清真寺原存有蕃人华巴巴手抄本《古兰经》一本,硬木经箱一个。
[1]
整个建筑为北京传统四合院形式,砖瓦结构。占地面积约1800平方米。坐西朝东,二进院落。正门为3座砖砌封火式门楼,门楣上刻有“清真礼拜寺”。前院较小,向西有3间过厅通里院。里院呈正方形,礼拜殿在正西,大殿建筑面积438平方米,礼拜大殿建筑形式为中国古典形式,进深6间,前部面阔3间,后部面阔5间,由6个勾连搭硬山屋顶组合而成。四壁悬有多幅阿拉伯文匾,券门西侧有青石浮雕,抱厦隔扇门有木刻“一利万代”图案。西接六角琉璃瓦顶窑殿。
西城区文保牌
西城区说明牌
寺门
正门为3座砖砌封火式门楼,门楣上刻有“清真礼拜寺”。
礼拜寺为北京传统四合院形式,进门路南有沐浴室,两侧是门房,整个院落呈正方形,环境非常静谧。
过厅
过厅后身
里院正西为礼拜殿,正北与正南各有三间房。


望月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