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什刹海北边的鸦儿胡同31号,是一座北京著名的大型佛教寺院,也是北京市佛教协会所在地。广化寺坐落在什刹海后海的北岸,东邻银锭桥,西邻宋庆龄故居。全寺占地面积20余亩,拥有殿宇329间,共分中院、东院和西院三大院落。
北京市文保牌
广化寺的创始年代大约在1342年前后。 明清时期,广化寺“殿堂廊庑,规模宏大”,为京都有影响的佛刹。 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的《请书碑》中记载:广化寺“殿堂廊庑,规模宏大”,当时住持广殊法师敦请自如和尚任方丈,从此,广化寺成为“十方寺”。
清末民初,广化寺一度成为京师图书馆。1908年,张之洞将个人藏书存放寺中,奏请成立京师图书馆。中华民国成立后,教育总长蔡元培派江翰任京师图书馆馆长,次年开馆接待读者。不久迁馆它处,广化寺又恢复为佛教寺庙。
北京市说明牌
1938年,在当时寓居广化寺的溥心畲居士的捐助下,玉山方丈主持重修了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万佛阁以及东西配殿、配楼。 1939年,广化寺创办了广化佛学院,为贫苦困难的学生提供书籍和学习工具,直到1952年由北京市教育局接办。1947年,当时广化寺住持玉山和尚倡议,在广化寺庙内成立了广化小学,后逐渐健全为六年制的小学。
1952年9月,虚云法师来京驻锡广化寺,当时在京的佛教界人士李济深、叶恭绰、陈铭枢、巨赞及佛教徒纷纷前来参礼这位佛学大师、禅宗高僧,平静的广化寺一时称盛。“文革”前,广化寺仍作为佛教活动场所开放,基本保持了古刹旧观。“文革”中,广化寺佛像遭到破坏,宗教活动也被迫停止,但《大藏经》及佛教文物都被封存,没有受到损坏。

2001年,广化寺进行了全面维修,寺坐北朝南,占地1公顷多,殿宇329间。主要建筑分为五路,除了一般寺庙的中、东、西三路外,又在两旁增建东二路和西二路。中路是全寺主体建筑所在,有山门、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藏经阁等;广化寺西院有地藏殿、观音殿、法堂、方丈室。广化寺东院有讲堂、三学堂、闻思堂。
照壁


山门

山门三间,灰琉璃筒瓦单檐歇山顶,正中为白石雕花拱券门。








门上悬“敕赐广化寺”金字匾


钟楼



广化寺古钟目前存放于北京古钟博物馆




鼓楼


天王殿

天王殿面阔三间,单檐庑殿顶,殿内供弥勒佛坐像及四大天王像。





天王殿两侧有过道通往大雄宝殿所在的中院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建于高大石台基之上,殿前有平台与天王殿相通,平台两侧有明清石碑四座。




大雄宝殿面阔五间,重檐歇山顶,殿内原供佛像已毁于”文革”期间,现供密宗大日如来佛像系从别处移至。












殿前供奉的法物木鱼

殿前供奉的法物云板
珈蓝殿

大雄宝殿的东配殿珈蓝殿


祖师殿

大雄宝殿西配殿祖师殿



大雄宝殿两侧有过门通往后院

过门墙壁上镶嵌的碑刻《聘请自如老和尚主持广化寺》

过门墙壁上镶嵌的碑刻《重修广化寺碑记》
藏经阁

藏经楼二层,灰瓦硬山顶,下为般若殿,上为藏经阁,两侧有合角楼及配殿。







文殊殿
文殊殿是供奉文殊菩萨的殿堂。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为一对,常侍在释迦如来的左右,主司智慧。文殊菩萨顶结五髻,以表大日如来的五种智慧。手持宝剑代表智慧的锋利,驾师子代表智慧的威猛。

藏经阁东的文殊殿


普贤殿
普贤殿是供奉普贤菩萨的殿堂。随侍在释迦如来右侧。若以此二胁士表法,则文殊师利显智、慧、证,普贤显理、定、行,共诠本尊如来理智、定慧、行证的完备圆满。

藏经阁西的普贤殿


药师殿

藏经阁东配殿药师殿

弥陀殿

藏经阁西配殿弥陀殿

广化寺东院有讲堂、三学堂、闻思堂。
讲堂





三学堂


闻思堂


广化寺西院有地藏殿、观音殿、法堂、方丈室。
地藏殿
地藏殿是供奉地藏菩萨的殿堂。地藏菩萨受释尊嘱托,在释迦佛圆寂之后到弥勒菩萨成佛之间的时代,度化六道众生的菩萨。关于地藏菩萨的名义,《地藏十轮经》卷一称:‘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故称地藏。地藏菩萨的形像,为内秘菩萨行,外现沙门形,左手持宝珠,右手执锡杖,或坐或立于莲花上。



观音殿
观音殿是供奉观音菩萨的殿堂。观世音菩萨以慈悲救济众生为本愿。与大势至菩萨同为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胁侍,世称西方三圣。凡遇难众生诵念他的名号,菩萨即时观其音声前往拯救。又因其于理、事无碍的境界,观达自在,故称观自在菩萨。



法堂


方丈室



众人朝拜的情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