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房山区的古代建筑

标签:
琉璃河商周遗址郊劳台北齐河清三年摩崖造像 |
房山区的古代建筑
琉璃河商周遗址
居住址发现了当时人们居住的房子,使用过的窖穴,以及属西周时期的遗物,包括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其中有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在一些使用过的灰坑中也发现属于商代的遗物。
墓葬区1973年秋开始墓葬的钻探和发掘工作,最集中的地区,是在遗址中部的黄土坡村。至1986年冬,两区共发掘墓葬200余座,车马坑近30余座。按照墓葬规模,可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墓葬的基本特征是:中、小型墓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四周一般有熟土二层台,坑底置棺停,大型墓墓室部分亦为长方形土坑竖穴,一般带有二条墓道,个别的带有四条墓道,坑底木停保存较好。入骨保存情况,一般是小型墓较好,葬式多为仰身伸直,屈肢葬则较少。中、小型墓,有殉狗。其中七座墓发现有殉人现象。随葬器物。多放在二层台上及头前的棺椁间,小型墓以陶器为主,中型墓以青铜器为主,大型墓因被盗严重,青铜器不多见。附葬的车马坑,最少的二匹马,一辆车,最多为四十二匹马,十余辆车。有的车马坑,出有众多的铜质车马器。
郊劳台
前一篇:179、东城区的会馆(八)
后一篇:181、房山区的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