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2016-09-11 06:20:04)
标签:

前鼓楼苑胡同7、9号

前鼓楼苑胡同13号四

黑芝麻胡同13号四合

沙井胡同15号四合院

帽儿胡同5、11号四合

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帽儿胡同5号四合院

        帽儿胡同5号四合院建于清代后期,传说为荣禄家族房产。现为单位宿舍,现存建筑面积近900平方米。该院有四进院落,坐北朝南。广亮大门一间,街南面有一字影壁,门内有一字随墙影壁,西有四扇屏门。一进院倒座房五间。经过一座有一对石狮子把门的随墙式垂花门进二进院,有花厅三间,前后带廊;两侧有东西配房各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花厅和厢房均带前廊。过厅后有甬路,两侧出三级台阶,再过有一对小狮子的一殿一卷式垂花门,进入三进院。三进院内有带什锦窗的抄手游廊;正房三间带东西耳房各一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南侧有耳房。东西夹道可达第四进院落,院内有后罩房七间。
  此院建筑均采用小硬山阴阳合瓦清水脊,结构严谨,布局合理,且砖、石、木雕精巧,是较完整的四合院。2001年3月8日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单位宿舍。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北京市说明牌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北京市文保碑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门前照壁


 
帽儿胡同11号四合院

       帽儿胡同11号四合院为五进院落的大型四合院,原为清末大学士文煜住宅,建筑保留完整。有大门,倒座房五间和垂花门;后两进院落有廊连接正房及东西厢房,院落东侧的可园是宅院的花园部分。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北京市文保牌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前鼓楼苑胡同7、9号四合院

       前鼓楼苑胡同7、9号四合院系清朝末年营造,现为独居住宅。此院落为三进四合院,坐北朝南。现存建筑为蛮子门一间,位于院的东南角,硬山合瓦清水脊,门内有一随墙影壁。一进院倒座房七间。北有一殿一卷式垂花门,两侧看面墙上有砖雕纹饰和福、寿刻字,但已模糊不清。二进院北房五间,前后廊,两侧各有耳房二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厢房南侧各带耳房一间,院四隅抄手游廊连接四面房屋。二进院的房屋均为硬山合瓦顶,清水脊,明间柱间有雀替。三进院有后罩房七间,为小式硬山顶合瓦屋面。西侧院墙辟有一门牌为9号。
  该院落布局严谨,建筑讲究,在京城中型四合院中颇具代表性,且保护较好。2001年3月8日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东城区说明牌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前鼓楼苑胡同13号四合院

       四合院,又称四合房,是中国汉族的一种传统合院式建筑,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故名四合院。若呈“口”字形的称为一进院落;“日”字形的称为二进院落;“目”字形的称为三进院落。一般而言,大宅院中,第一进为门屋,第二进是厅堂,第三进或后进为私室或闺房,是妇女或眷属的活动空间,一般人不得随意进入,难怪古人有诗云:“庭院深深深几许”。庭院越深,越不得窥其堂奥。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东城区文保牌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黑芝麻胡同13号四合院

       黑芝麻胡同13号四合院原为一座带花园的建筑组群,东西四路,南北五进。东部为花园,西部是住宅。该宅为清光绪时任四川总督、刑部尚书奎俊之宅,民国时为外交总长顾孟余居住。
  宅院建在高台之上,七级台阶上为广亮大门一间,硬山合瓦清水脊,汉白玉石圆门墩。门前有一字影壁,上马石一对。门内也有一字影壁,西侧屏门通西路一进院,倒座房九间,亦为硬山合瓦清水脊屋面。北有八间过道房,通过门道进二进院,有一殿一卷式垂花门将二、三进院分隔。三进院正房三间,前出廊,两侧各带耳房一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均为硬山合瓦过垄脊屋面。抄手游廊将院内各房连接,廊子上带倒挂楣子,下有坐凳。院门东侧为东路院,一进院有倒座房五间,一殿一卷式垂花门,前有一对抱鼓石。门内正房三间,两侧耳房各一间,东西厢房各三间,抄手游廊将各房连接,屋面均为硬山合瓦过垄脊。正房东北角廊之东墙处,原有屏门可通往东部的花园。东西两院的过道现在添建有房舍。
  该院特色是房屋之檐柱、廊子之廊柱尺寸粗大超过清《工部工程则例》规定。院落形制完整,尤其是院内砖、石、木雕精细,独具特色。此宅院东部原为大面积花园,有假山、树木及亭榭、轩室、月牙河等,现已拆除殆尽,此宅现为单位宿舍。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北京市文保牌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门前照壁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照壁上字迹已被损毁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宅院建在高台之上,七级台阶上为广亮大门一间,硬山合瓦清水脊。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汉白玉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大门内也有一照壁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照壁底座的精美雕刻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二门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进入二门内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垂花门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垂花门内宅院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正房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西厢房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东厢房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垂花门后身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正房旁游廊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沙井胡同15号四合院

       沙井胡同15号四合院以及17、19号,为清末刑部尚书、四川总督奎俊之又一大宅。大门原位于17号院,宅院内分为中、东、西三路,15号院仅为其东路院。曾为北京市群众艺术馆,后归北京画院使用。
  此宅院约建于清后期。现存建筑有为坐北朝南三进院落。广亮大门一间,街对面有一座一字影壁,大门内有一随山影壁。一进院倒座房东、西各四间,硬山合瓦清水脊。过垂花门为二进院,北房三间为过厅,有周围廊连接整个二院。二进院东侧有一小跨院,内有北房三间;再过一殿一卷式垂花门为三进院,有北房三间,前廊后厦,两侧各有耳房两间,东西厢房各三间,院子有抄手游廊环绕。最后一进院的后罩房现从黑芝麻胡同另辟一门出入。该院建筑均为硬山合瓦过垄脊屋面。
  此宅院保存较好,为北京四合院中的典型范例。 1986年1月21日公布为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北京市文保牌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东城区说明牌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镶嵌在院内墙壁上的说明牌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145、东城区的四合院(二)
笔者访时正在维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