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直门清真寺是北京的清真古寺之一,该寺原在东直门外小街北下关,1993年迁建于东直门外察慈住宅小区内。迁建前寺门坐南朝北,砖砌二柱一楼牌坊式,有砖刻匾额“清真礼拜寺”,迁建后仍为四合院式布局,入口在西北,向西开门,礼拜殿坐西朝东,前(东)出抱厦,后(西)凸出窑殿,均为礼拜殿通制。在礼拜殿南北又各添建耳殿二间,为双卷勾连搭,筒瓦过垄脊。礼拜殿面阔三间,前抱厦硬山筒瓦过垄脊;大殿大式硬山筒瓦顶,调大脊,安吻兽;后窑殿硬山筒瓦过垄脊。院内南北有配房各三间;另建东房三间,东殿南北各扩建耳房二间。在礼拜殿、北配殿之北建有阿訇用房、水房、办公室等建筑,现为穆斯林礼拜的场所。

东城区文保牌
清真寺西大门外景
正殿
北配殿屋檐下石碑:东直门外清真寺扩建碑记
南配殿屋檐下石碑:东直门外二里庄清真寺迁建碑记
东房屋檐下存放“堵阿宜”牌匾
“堵阿宜”牌匾说明
安定门清真寺
安定门清真寺位于安定门上龙西里小区内(从安德路路口,即27路公交车安定门总站向西行150m,到了路北的上龙西里32号楼边小路,拐进去向北直行到头)。安外清真寺全名安定门外大关清真寺。清嘉庆年间建。占地500余平方米,有大殿、教长室、讲堂、男女沐浴室。大殿前有古柏。1990年重开。
迁建后的安外清真寺,与古寺的规模相差很大,只有一个不大的紧凑的院落,占地367平米,除了寺院南侧的垂花门外,几乎都是现代建筑,大殿也没古色,银灰色砖砌,虽前有抱厦,实际上是走廊。
楼间清真寺入口

坐北朝南的垂花门
礼拜殿西北角
礼拜殿入口
礼拜殿廊内北侧清真寺迁建碑记:
安外清真寺即原安外大关清真寺,座落在安定门外西后街二十二号,占地面积367.2平方米,建筑面积267.3平方米,为砖混结构。据载该寺始建于清代嘉庆六年间,因年久失修,已破烂不堪,适逢一九九零年召开第十一殿亚洲运动会,拓宽安外大街,经多方协商将该寺及安外大街二零五号三间寺产一并迁建青年湖公园东门南侧小区。

礼拜殿后身的望月楼
南豆芽清真寺
南豆芽清真寺位于朝阳门内豆瓣胡同,据说南豆芽清真寺建于元代,主要建筑有寺门、礼拜殿、配殿堂等。原寺门为一砖砌如意门,近年改建为三间门殿。入寺门为外院,正对礼拜殿后身,高壁后是邦克楼,两侧望月楼,这样的建筑少见面。礼拜殿面阔三间,前有抱厦,殿前南北配房各三间,前出廊,设有阿訇及待客房。
礼拜殿北侧殿房
礼拜殿南侧殿房
后院殿前、殿接处全是廊
后院西北角

坐西朝东三间脸面礼拜殿
从礼拜殿看东、北、南殿房
南殿房
北殿房
南殿房

清真寺东南角
清真寺北门

沙子口清真寺
沙子口清真寺位于永外沙子口东里甲7号(从安乐林路东口东行200米)。永定门外原本没有清真寺,解放以后,居住在永定门外的回民逐渐多了起来。遇有宗教活动,都去天桥清真寺,由于当时永定门晚上要关城门,晚间拜功完毕后信教群众往往回不了家。1952年,由几位热心的长者集资,在沙子口买下了一个破旧的占地一亩半的大车店,建起了16间半的简易清真寺,并由崇文区人民政府批准为正式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