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区的学府:贝满女中建筑遗存
贝满女中建筑遗存位于灯市口大街55号,建于清晚期。贝满女中1864年由美国基督教公理会创建,原建筑现存三栋楼房。由南至北分别为邵氏楼、贝氏楼和贝满中斋。邵氏楼为砖木结构,坡顶,东、北两侧建有围廊。贝氏楼亦为二层,砖木结构。贝满中斋平面为直角曲尺形,中间是钟楼。贝满女中是基督教新教教会在北京最早建立的西式学校,见证了近代中国教育机制改革、学堂取代传统私塾、西学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进程,是近代文化遗产的重要实证,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贝满女中的校舍原是明代嘉靖年间宰相严嵩之子严世蕃的府邸,清初,它被赐给顺治皇帝的佟妃——康熙皇帝的母亲佟佳氏的家人使用,因而称为“佟府”。贝满女中建筑遗存现在北京二十五中的校园里。

25中学校园外景

学校大门是一九九二年复建的仿古建筑





正对校门的照壁上书校训:致知力行

影壁后面的惜阴池

1918至1948年任育英学校(北京市第二十五2中学校前身)的李如松校长塑像

育英学校培育出的国家栋梁人物像

学校校旗

学校校徽

环顾校园,最左侧阴影处二层楼是邵氏楼,尖顶高楼为2002年建的民众楼,中间为贝氏镂,右侧为贝满中斋。三座19世纪美式教会风格古朴素雅的小楼携手站立。见证了北京近代最早引进的西方教育。

贝满中斋北侧是笃学楼
邵氏楼
邵氏楼为砖木结构二层,底层架高、木楼面、坡顶。东、北两侧建有围廊、方木柱、木栏杆以及倒挂楣子、花牙子等。大修时,屋顶上的青石板瓦换成了水泥瓦,外墙面做了防震加固,其余都没有变。






贝氏楼
贝氏楼为砖木结构,底层架高,木楼面,坡顶。东、北侧建有围廊,方木柱,传统式木栏杆及倒挂楣子、花牙子。顶覆青石板瓦(现在已换为水泥瓦)







贝满中斋
原建筑平面是一个直角曲尺形,中间是钟楼,高四层,上为平台,围以女儿墙,两侧为二层,砖木结构。在其南侧中间部位开有一门,下有高台阶,门上方有一砖刻门额,隐约可见“贝满中斋”四字。此建筑的北侧部分于1989年拆除。







建筑遗存教堂石墩



现笃学楼位置为基督教公理会教堂遗址

操场边的万世师表孔子塑像

操场边悬挂的大铜钟上刻有校训“致知力行”。“致知”的意思是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力行”的意思是努力实行,要亲身实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