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57、怀柔区的古塔

(2015-06-04 13:13:47)
标签:

火门洞石塔

和尚灵骨塔

和尚灵骨塔(圣泉山)

和尚灵骨塔(灵慧山)

白云川道士墓塔

怀柔区的古塔

 

  塔起源于印度,最初建塔是用于埋葬佛教创始人释迦摩尼的舍利。塔于公元一世纪随同佛教传入我国,使得塔与寺的关系密不可分。早期的寺院是塔在殿前以塔为主,以后又逐渐把塔排出寺外,建于寺前、寺后,或另建塔院。

  两千年来,我国的能工巧匠把塔与我国特有的楼、台、亭、阁等建筑相结合,创造出去多不同样式的塔,从造型设计到装饰艺术等方面都体现出中国的建筑风格。

  从塔的构造上看,可分为地宫、平台、塔座、塔身、塔刹。从造型上看,有四方形的、六角形的、八角形的、圆形的等。从层数上看,单数层的有一、三、五、七、九、十一、十三层的,也有双数层的,如二、四层。从式样上分,有楼阁式、亭阁式、密檐式、花式、覆钵式、金刚宝座式、过街楼门式、经幢式、组合式等。从建筑材料上分,有木塔、砖塔、石塔、砖石混合塔、金属塔、琉璃塔等。

  北京的文化历史悠久,人们在市内及郊区县都能看到见于各个朝代,造型与风格各异的古塔。他们有的高大挺拔,有的纤小秀美,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装点着北京的山河大地。

  虽然历经岁月的风化和人为的毁坏,但仍保存有近300座各种古塔。这些古塔在中国名塔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几乎每一座古塔都集古建、雕刻、绘画、宗教艺术于一身,使北京成为一座巨大的古塔博物馆。

  为了欣赏古塔建筑的美妙造型,笔者循着历史的踪迹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进行了走访(有些塔被各类单位封闭)。

 

 

 

 

观音寺和尚灵骨塔

 

       位于观音寺西侧小山坡,是寺僧圆寂火花后灵骨的墓葬地。圣泉寺位于怀柔区桥梓镇口头村圣泉山上。据圣泉寺院内的观音禅寺碑文记载,圣泉寺始建于唐朝,明朝僧人朗公碧天经多年募化,由其弟子定澄禅师主持在明朝成化年间(1462年)重修。清朝嘉庆年间,口头村乡绅大户集资再度全面重修。

 

57、怀柔区的古塔

57、怀柔区的古塔

57、怀柔区的古塔

57、怀柔区的古塔

57、怀柔区的古塔

57、怀柔区的古塔

57、怀柔区的古塔

 

57、怀柔区的古塔

           
57、怀柔区的古塔

57、怀柔区的古塔

57、怀柔区的古塔

 


 

朝阳寺和尚灵骨塔 

 

       位于灵慧山朝阳古寺南。灵骨塔下埋葬着原朝阳寺高僧的骨灰。明万历三十二年《怀柔县志》记载,灵慧山有:“二十四寺、七十二茅庵”,历来为佛门清修之佳地。其中,朝阳寺是景区中较大的一座寺院。朝阳寺历史悠久,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明嘉靖和清咸丰年间两次重修。寺院坐北向南,依山而建,是典型的寺庙三重殿格局。

 

57、怀柔区的古塔

57、怀柔区的古塔



57、怀柔区的古塔

57、怀柔区的古塔

57、怀柔区的古塔
        
57、怀柔区的古塔

57、怀柔区的古塔
                    

57、怀柔区的古塔
                
57、怀柔区的古塔

57、怀柔区的古塔
                      
57、怀柔区的古塔





 

 

火门洞石塔

 

       位于北京市怀柔区九河渡镇黄花城水库东山上,建筑年代不详,为元明时期道教(待确证)石塔。这座覆钵式石塔,全部由花岗岩石砌筑而成,坐东朝西,高约2.4米,六角形石砌基座。塔身为圆柱形,塔身西面上方有方形小龛,龛内可放祀物、长明灯。塔身以上为三层石制相轮,刹顶为石制宝珠。

       塔北侧有能容纳十一、二人小山洞,洞内成圆筒形,洞门朝西,为看守石塔人居住地。由于居住烧火做饭,烟从洞口冒出,将洞门熏得很黑,当地人称此洞为“火门洞”,称此塔为火门洞石塔。怀柔县文物保护单位。

   

57、怀柔区的古塔
 
57、怀柔区的古塔
 
57、怀柔区的古塔
 
57、怀柔区的古塔
 
57、怀柔区的古塔
 
57、怀柔区的古塔
 
57、怀柔区的古塔

57、怀柔区的古塔

                  


红螺寺:

 

1、盛茂和尚塔

 

       林公僧人墓塔,又称盛茂和尚塔,塔身六角形,须弥座僧帽顶,通高3、单面宽0.27米。塔正面阴刻楷书:“庄严圆寂资福堂上第三代临济正宗第三十八世上盛下岁林公老和尚灵骨塔,清光绪戊寅年(四年、1878年)春三月十六日立”。碑文共23行,795字。位于北京市怀柔区红螺寺东的山沟中,有一段传说:盛茂和尚每天去寺院东侧山沟中打坐,有一天至很晚未归。寺内僧人找到他时,发现他头放红光,面西圆寂。众僧称他为罗汉化身,并在他圆寂处建造了此塔。后来这条山沟也被称为罗汉沟。

 

57、怀柔区的古塔

57、怀柔区的古塔

57、怀柔区的古塔

57、怀柔区的古塔

57、怀柔区的古塔

57、怀柔区的古塔




 


2、红螺双塔

 

       红螺双塔全部由汉白玉石雕筑而成。这座覆钵式双塔的基座,建在一个长方形的塔台上,塔身正面雕有龛门,龛内刻有“红螺塔”三个大字。塔身上方雕有十五层相轮,刹顶为宝珠。据清康熙年间《怀柔县志》记载:“山下有泉名红螺泉。中有二螺大如斗,夕吐光焰,山色为之殷红……天时两红螺死,寺僧为双浮屠之建双塔,从此红螺山得名,寺院也从此得名红螺寺。”

 

57、怀柔区的古塔

57、怀柔区的古塔

57、怀柔区的古塔

57、怀柔区的古塔

57、怀柔区的古塔

 

 

 

 

西塔院

 

       红螺寺西塔院现存四座和尚塔

 

57、怀柔区的古塔

57、怀柔区的古塔

57、怀柔区的古塔

 


 

3、十方普同灵塔

 

       塔身六角形僧人墓塔。通高2.5、单面宽0.29米。塔正面阴刻楷书:“十方普同窣堵波嘉庆岁次丁卯(十二年、1807年)皇九日讷堂醒敬题”等。碑文共23行,639字。

 

57、怀柔区的古塔


57、怀柔区的古塔



 

 

 

4、石公僧人墓塔

 

       塔身六角形,通高2.4、单面宽0.27米。塔正面阴刻楷书:“圆寂资福堂第二代临济正宗第三十七世上松下泉石公和尚灵骨塔,道光三年(1823年)五月十三日立”。碑文共20行,619字。

 

57、怀柔区的古塔


57、怀柔区的古塔



 

 

 

5、兴公僧人墓塔

 

       塔身六角形,通高2.9、单面宽0.3米。塔正面阴刻楷书:“圆寂资福堂上第四代通明堂上第一代传临济正宗三十九世上昆下泉兴公和尚灵骨塔。大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三月吉日敬立”。碑文共20行704字。

 

 

57、怀柔区的古塔


57、怀柔区的古塔


 

 


 

6、睿公僧人墓塔

 

       塔身六角形,通高2.6、单面宽0.26米。塔正面阴刻楷书:“圆寂资福堂上第二代第三次住持代传临济正宗三十七世上天下朗睿公和尚灵骨之塔”。碑文1行,35字。

57、怀柔区的古塔


57、怀柔区的古塔


 

 

 

 

白云川道士墓塔

 

       白云川中的白云观遗址,是九渡河地区最西侧的一座道教遗存。据传,当年有一位名叫丘处机 的全真道掌教遍查大都各处关隘,到了如今的怀柔九渡河镇白云川附近,见此处山峦起伏,地势险要,风景秀丽,丘真人大为感叹,识此“天人合一,福地洞天”,遂即请旨皇帝,道教士仙就在这山窝平台之上,修建成了古道观,敕名白云观“白云川道观”。

       在道观遗址前有一座道士墓塔(灵骨塔)保存尚好。道士墓塔用青砖垒砖砌而成,四面棱角分明,大约3米高。道士墓塔分为上中下三层,每层又分别雕刻出不同层次,不同形状。

                   

57、怀柔区的古塔

                           保存完好的塔一


57、怀柔区的古塔



57、怀柔区的古塔
塔二(形状少见,内为深达3米的石砌深井)


57、怀柔区的古塔

57、怀柔区的古塔

57、怀柔区的古塔
塔二的塔刹


57、怀柔区的古塔
塔三(只剩塔基)


57、怀柔区的古塔
塔四(只剩塔基)


57、怀柔区的古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