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除法两种意义的理解
(2021-03-30 16:23:23)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随笔 |
通过读题,我们知道了要分8块糖,也就是总数,还知道了要平均给两个小朋友,也就是平均分成了两份,确定了份数,问题是每人分几块?就是求每一份的数量。换句话说就是求把8平均分成了2分,每份是几?算式就是8÷2=4(块)像这样的题目,就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用总数÷份数=每份数。
当然,学生在遇到具体问题时,能否正确找出平均分的份数,判断出问题是求每份的数量,是理解题的关键。书中例题通过图形和文字呈现了熊猫分竹笋的问题:摆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学生能理解到平均放到4个盘子里,就是平均分成了4份,每盘放几个就是求每份数是几?就能准确说出这道题就是把12平均分成4分,每份是几?算式就会迎刃而解。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
(1)8个蘑菇,小兔子平均分4次运完,每次运几个?使学生理解小兔子平均分4次运完,就是平均分成了4份。每次运几个,就是求每份是几?
(2)把8个桃子,平均分给唐僧、悟空、八戒、沙僧,每人分几个?学生只要理解了平均分给唐僧、悟空、八戒、沙僧,就是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几个就是每份是几?就算正确理解了题的意义。
(3)小明看一本书,还剩12页,3天看完。平均每天看几页?学生只要知道结合问题明白3天看完就是平均分成3份,平均每天看几页就是求每份是几就可以了。
通过读题,我们知道了有8个苹果,也就是总数,每4个放一盘,也就是每4个分一份,也就是知道了每份数,问题是可以放几盘?就是求分成了几分?这道题就是求8里面有几个4?算式是8÷4=2(个)像这类题目求的是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也用除法计算,用总数÷每份数=份数。
(1)有24个同学,每6人一组,可以分几组?通过读题,学生能够理解每6人一组,就是每6人一份来分的,是每份数,求可以分成几组?就是求分成了几份?那么这道题就是求24里面有几个6?算式就是24÷6=4(组)。
(2)18盒牛奶,每6盒装一箱,需要几个箱子?每6盒一箱就是每6个一份,需要几个箱子?就是求分成了几份也就是求18里面有几个6?算式是18÷6=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