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2023-03-08 09:15:05)
分类: 两眼看世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从“一行三会”,到“一行两会”,再到未来的“一行一局一会”,金融监管格局历经了近20年的更迭。

  在银保监会基础上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统一负责除证券业之外的金融业监管,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统筹负责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强风险管理和防范处置,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基础上组建,将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集团的日常监管职责、有关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责,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投资者保护职责划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不再保留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党的二十大作出明确部署,要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为解决金融领域长期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在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基础上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宏观审慎管理。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避免全局性金融危机,是金融治理的首要任务。
  而宏观审慎管理也与微观审慎监管、保护消费权益、打击金融犯罪、维护市场稳定、处置问题机构等要素共同构成了现代金融监管的基本内涵。
       现阶段金融监管面临的主要挑战。现代科技的广泛应用使金融业态、风险形态、传导路径和安全边界发生重大变化。金融机构公司治理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仍有差距。专业化处置机构和常态化风险处置机制不健全。此外,金融监管资源总体仍然紧张,高素质监管人才较为缺乏,基层监管力量十分薄弱。

  在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的重点举措方面,他指出,要健全“风险为本”的审慎监管框架,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优化监管技术、方法和流程,实现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加强功能监管和综合监管。

      中国金融的改革之路。

  中国金融改革的过程是开枝散叶的过程。改革开放之初,金融监管体系建设主要围绕专业银行和中央银行进行。1979年,为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市场化建设步伐,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相继从人民银行分离出来,成立专业银行。

  1984年,人民银行开始专门履行中央银行职能,制定和实施全国宏观金融政策,控制信贷总量和调节货币资金,不再办理企业和私人信贷业务。

  自此之后,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独立法人等不同类型的机构逐步诞生,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快速发展。

  20世纪90年代,金融体系格局发生重大转变,随着资本市场成长,1992年,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和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人民银行正式将证券期货市场的监管权移交,标志着金融监管体系开始由统一走向分业。

  1998年,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统一监管保险经营机构。2003年,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我国金融分业监管体系不断完善,各监管机构专业监管能力不断提升,形成以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一行三会”为主导的分业监管格局。

  为切实强化金融监管,提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2017年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设立金融稳定和发展委员会,同年11月,党中央、国务院同意批准金稳委成立,拉开了新时代金融体系改革的大幕。

  2018年3月,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顺应综合经营趋势、落实功能监管和加强综合监管,《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将银监会和保监会合并,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此,我国金融监管体系进入了金稳委、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和证监会“一委一行两会”为主导的时代。

  经过4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金融监管体系不断总结经验,日臻完善。银保监会的主要职能是对全国银行业和保险业实行统一监督管理,包括对银行业和保险业机构及其业务范围实行准入管理,审查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制定银行业和保险业从业人员行为管理规范等。
      将要送别中国银保监会,迎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迎接两会召开
后一篇:中国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