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火把节与彝族刺绣文化

(2022-11-23 09:05:58)
分类: 情感夜话
火把节与彝族刺绣文化

       每年农历6月24日,彝族火把节,彝族同胞,身着盛装,弹三弦、唱山歌、对歌调、跳脚、舞蹈狂欢,喝酒吃肉,燃火把、点篝火,青春激扬,彻夜庆祝,热闹非凡。民族文化色彩浓厚,多种民族团结、民族和睦。相互交融,共同发展。

       艳丽的富贵花、清秀的民族纹样,彝绣“精灵”轻身跃上现代服装、挎包、围巾……走进秀场,跨过高山,漂洋过海。
       楚雄彝绣拥有1700多年的传承历史,是中华大地璀璨夺目的文化瑰宝,以创意巧妙、配色大胆、设计精美闻名。楚雄彝族服饰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刺绣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针一线彝绣情,千家万户大产业。近年来,楚雄州探索出了一条“非遗文化+市场产品+旅游体验+就业致富”的发展新路径,走出了一条从“指尖艺术”到“指尖经济”再到“指尖产业”的新路子,实现了“绣品变商品、绣片变名片、秀场变市场”三大转变。目前,全州有彝绣市场主体594个,有绣女5.7万人,有国家、省、州级彝绣传承人37人,带动1100名残疾人就业。今年全州彝绣产业增加值预计达2.45亿元,比2012年增长10倍。

      “2014年,我开始创办南华七彩彝州工艺品刺绣加工厂,从最初一个小小的绣坊发展到今天有2028名绣工的彝绣企业。”云南省非遗传承人丁兰英感慨道。她坚定地表示,要带领更多农村妇女及残疾人群体走出大山、走上新的致富路,让彝绣产业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大放异彩。

  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楚雄州还打造了助推彝绣特色文化产业孵化的“彝绣园”,出台了金融支持彝绣产业的“彝绣贷”,推出了保证纯手工绣品的“彝绣保”、降低彝绣企业物流成本的“彝绣邮”,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打造楚雄彝绣区域公共品牌标识“彝绣识”,制定了彝绣手工刺绣行业标准,打造彝绣特色文化产业“彝绣标”,成立彝绣专家工作站和彝绣专家智库打造“彝绣库”,利用省内外展会、时装周等平台打造“彝绣秀”,持续开展“妈妈制造”等彝绣合作项目打造“彝绣造”,并推出体验彝绣传承的精品旅游线路“彝绣游”。楚雄州强化产业发展支撑力,努力实现“区域有园区、县县有企业、乡乡有绣坊、村村有绣娘”,努力打造全国民族刺绣的示范州和全省文化产业重要支撑区。

  如今的彝绣逐步走出彝州深山,融传统纹样于现代商品,展民族气象于世界舞台。一针一线,正绣出一个新乡村、新未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留学梦夜话
后一篇:夜话毕业就业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