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朱熹的治学理念与人生追求

(2017-11-11 18:44:17)
标签:

文化

历史

文献资料

分类: 生活日记
    近到武夷山,特意参观了武夷精舍,即武夷书院,寻求朱熹足迹与心路。
    在复原的武夷精舍中,看到了用玻璃封存的断壁残垣,确证这是当年夫子的居住与讲学之处。
    看到精舍的墙上录有夫子的《九曲棹歌》,顿时感觉对九曲溪有了一种凌空俯瞰的整体认识,对这丹山碧水的美丽和空灵有了深澈的领略,对夫子一生的精神追求有了生动的体悟。全诗如下:

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

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

一曲溪边上钓船,幔亭峰影蘸晴川。

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

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临水为谁容。

道人不作阳台梦,兴入前山翠几重。

三曲君看架壑船,不知停棹几何年。

桑田海水今如许,泡沫风灯敢自怜。

四曲东西两石岩,岩花垂落碧㲯毵。

金鸡叫罢无人见,月满空山水满潭。

五曲山高云气深,长时烟雨暗平林。

林间有客无人识,唉乃声中万古心。

六曲苍屏绕碧湾,茆茨终日掩柴关。

客来倚棹岩花落,猿鸟不惊春意闲。

七曲移舟上碧滩,隐屏仙掌更回看。

却怜昨夜峰头雨,添得飞泉几道寒。

八曲风烟势欲开,鼓楼岩下水潆洄。

莫言此地无佳景,自是游人不上来。

九曲将穷眼豁然,桑麻雨露见平川。

渔郎更觅桃源路,除是人间别有天。

夫子的诗学思想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自然的审美与生命的体悟,二曲婷婷玉女峰,插花临水为谁容,这句诗充分体现了夫子的常人情趣,并非后世所谓的“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学原教旨主义。夫子强调,道者,率性而已。也就是这句诗,使人不禁联想,朱熹与丽娘那个感人至深的爱情传说,可能真的有原型。


       二是格物致知的好奇心与求知精神。三曲君看架壑船,不知停棹几何年,这句诗描述的是三曲悬崖上的船棺。夫子曾多次考察船棺,并依据船棺里的物品推测先民的生活与文化。后经科学考证,夫子的推断十分正确。

三是治学思想与入世精神。林间有客无人识,唉乃声中万古心。这句诗在描述五曲风景的同时,透露了夫子淡泊名利、潜心治学、心忧天下的情怀。
从五曲大桥过去,就是武夷精舍,是夫子长年退隐山林、著书讲学的地方。夫子经常因为政事不顺而请封祠职,即领用微薄政府津贴的乡居闲职,退居老家武夷山,著书立说,授徒讲学。夫子充分利用没有政务干扰的山居时光,治学、悟道、修身,终于将自己的儒学思想系统化,兼容并蓄,自成一家,成为一代集大成的理学大师。
夫子的学问与夫子的实践相辅相成,强调“道不远人”。夫子在山居期间,也常从事农业劳动,研究农业技术和经济组织,关心农民与商业甚至农业保险,这在后来著名的《劝农文》及其赈灾政策中可以看出。夫子有诗讲:凿井北山址,耕田南涧湄,也反映了他在武夷的日常生活情况。
在武夷精舍参观期间,幸得一本《朱喜传》,回来后花了近一周将其细致读完,对夫子的看法和夫子思想、追求的认识有了非常大的改变。
夫子在读书治学过程中注重思考,注重体悟,注重灵性的培养,注重与社会实践的结合,这些都给我较大的启发。下面两首诗也非常经典,对于学习读书有很多深意。
观书有感二首》: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此日中流自在行。 

有时间我会继续学习和解读朱熹的相关诗歌、论著与人生追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