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记——扬州瘦西湖

(2017-07-26 05:30:35)
标签:

扬州

瘦西湖

二十四桥

万花园

徐园

分类: 我的游记

这已是我第二次游览瘦西湖。

 

第一次有点匆忙,时间是2007年的331日,是和G校长一起去的,学校派我们两个去泰州的洋思中学开研讨会。早上九点在南京下的火车,然后坐大巴中午到的扬州。以前没来过扬州,有恰逢烟花三月的绝好季节,每人花了60RMB到瘦西湖看了看。由于那天中转的时间稍紧,又加上天与我俩过不去,在瘦西湖从南门进去,顺着湖的北岸跨过二十四桥又从南门出来,只照了一张相,走马观花的算是去过大名鼎鼎的瘦西湖。

http://img0.ph.126.net/FVG4rUYaDN3H_CIx-fzlKg==/6632556504444806655.jpg

这次去瘦西湖,是和我的同事去扬州大学的瘦西湖校区培训期间硬挤时间去的。扬大瘦西湖校区和瘦西湖仅一路之隔,从学校东门出来左拐200米就到瘦西湖的南门。

这次去瘦西湖,一共去了三回,即71921日的三个早晨的五点半到六点半,这个时间段瘦西湖对当地晨练者免费开放,并且这个时间段不影响吃饭和上课,不过早起点就是了。

瘦西湖的门票是这样的:周五到周日,成人票60元,周一到周四30元,对于一个5A景区而言,这个价位的确不高,并且还人性化。

关于瘦西湖,在景区南门的一块石板上篆刻了这样一段景区介绍:瘦西湖位于扬州城西北部,总面积2000亩,水上面积700亩,全长4.3千米。清代康熙年间已形成基本格局,有“园林之盛甲天下”之美誉。乾隆(1736)年间钱塘诗人汪杭慕名来扬州,在饱览这里的美景后,与家乡的西湖作比较,赋诗道: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 ,权作是对瘦西湖一个最基本的了解。

瘦西湖的官网这样赞美瘦西湖:瘦西湖湖面细长,景色秀丽,俨然一幅天然秀美的国画长卷湖面迂回曲折,迤逦伸展,仿佛神女的腰带,媚态动人。

瘦西湖,水乡处处可见的瘦西湖其实不是湖,而是扬州城外的一条河道。由徐园、万花园、二十四桥三个景区组成,瘦西湖主要景点集中在西大门到南大门的倒L沿线上。

http://img0.ph.126.net/JE-Ins5AfPVjjbOsvJkpeQ==/6632344298700642036.jpg

       从西大门进入瘦西湖的第一个景区便是二十四桥景区。二十四桥景区由玲珑花界、落帆栈道、熙春台、望春楼、九曲桥、小李将军画本等景点组成。http://img2.ph.126.net/dtEc28sdBSLSCMNYHd-Uog==/6632544409816897382.jpg

                                 落帆栈道,小小的制高点,俯瞰二十四桥景区。

http://img2.ph.126.net/NW6El9H2bYfealFkzIWu1g==/6632507026421538695.jpg

        熙春台(舒同题匾):当年扬州盐商在此为乾隆皇帝祝寿,因此处处体现出皇家园林富丽堂皇的宏大气派。据介绍,“熙春”取《老子》“众人熙熙,如登春台”之意,表现了一种春日登高,与大自然相融,超然自乐的境界。“两岸青山半湖春水,二分明月数点梅花”,道不尽瘦西湖美景。

http://img1.ph.126.net/a87zUsa9Anow-LIL80Vxpw==/6632368487956452043.jpg

http://img2.ph.126.net/sve3lEItKi6hEaBL7xJPVg==/6632483936677367627.jpg

        二十四桥,不是二十四个桥,是一个叫二十四桥的桥,呈玉带状的单孔石拱桥,汉白玉砌就,长24,宽2.4,栏柱24根,台级24层,低调地奢华着。

http://img0.ph.126.net/z-KgBWzn6_ouA6wNV6IAvg==/6632232148514613744.jpg

         小李将军画本:与“熙春台”隔水相望的,是“小李将军画本”轩,据记载,唐高宗时,宗室画家李思训,受封为右武卫将军,人称大李将军,他儿子李昭道曾任扬州大都督府参军,人称小李将军。“大李小李”共创了唐代“金碧山水画派”。

http://img0.ph.126.net/UjfQAEJIRm5hS-M8arTFAQ==/6632265133863444075.jpg

        望春楼:“望春楼”三字含义丰富,伫立于此既可望“熙春台”之楼,又可将瘦西湖之春收入眼帘。尤其幸运的是,你还可以在这里尽情地与迷人的春天亲密接触,因为这楼下南北两间分别为山庭、水院,山光水色荡漾室内,自然是春风满面,春意满楼。横匾“望春楼”是郑板桥墨迹,楹柱上悬挂书法名家尉天池的手书一联:才看早春莺出谷;更逢晴日柳含烟。

 

 第二站:万花园景区

http://img0.ph.126.net/YKooBjBfaKepxAvn8tIvBA==/6632344298700642081.jpg

                            静香书屋乃乾隆年间盐商旧筑,扬州八怪之一金农常来往于此。

http://img2.ph.126.net/c5zD3WSAJjvjkJTn-ZJ8Bw==/6632328905537852711.jpg

                             白塔晴云,位于五亭桥西北,与南岸莲性寺中的白塔隔湖相望。

http://img0.ph.126.net/rtaKDTk_bma7PqqrYBEpPA==/6632500429351772181.jpg

http://img1.ph.126.net/HJ5BHsgXZ6C8V8ha6aDK5g==/6632579594188985005.jpg

http://img2.ph.126.net/Ks_sgVWIJ9-EG5rRhyHLjQ==/6632543310305269634.jpg

http://img1.ph.126.net/j-p0izD_NthopIwzgAlogA==/6632357492840173003.jpg

http://img1.ph.126.net/lAV2w6PVjspKNC6SZNdQGA==/6632223352421591650.jpg

http://img1.ph.126.net/HysQ_gRImHmS5eNlg3vU0A==/6632524618607599963.jpg

http://img2.ph.126.net/0ceVq8HN8kn2nA_H0jmdXA==/6632292621654138215.jpg

http://img1.ph.126.net/S0ftMdgUrjwKP1ag4_BeQQ==/6632292621654138226.jpg

        瘦西湖“地标”——五亭桥。“上建五亭、下列四翼,桥洞正侧凡十有五。”因建于莲花堤上,又叫莲花桥。

最后一站:徐园——小金山景区

                            徐园——小金山景区包括徐园、小金山、钓鱼台三个景点。http://img2.ph.126.net/SSkqlpMTb7eK6_MKN2V3Dg==/6632256337770422108.jpg

        1915年建于清代桃花坞旧址。原为词祀军阀徐宝山的亭林,院内建有听鹂馆、杨公片石、春草池塘吟榭、治春后社、疏风馆等。

http://img1.ph.126.net/zTnzbkaowiYgCA9gQtbdTg==/6632381682095959015.jpg


http://img0.ph.126.net/56I4f2TM6xGHJTiiKZhVMA==/6632510324956432899.jpg

“小金山”位于瘦西湖的“倒L”拐弯处——是湖中最大岛屿,湖上建筑最密集的地方,是用疏通河道的河泥堆积而成的。

 

瘦西湖之 “瘦”,小金山之“小”,点明扬州园林之妙在于“借”,而借又借得巧,真是“借来西湖一角,堪夸其瘦;移来金山半点,何借乎小”。其实小金山和徐园里面有好多值得一观的景致,因为省了30元的门票,所以只能隔窗而看,隔墙而听。这是不是也叫“有得必有失”。

http://img0.ph.126.net/Yb9za1xbYeS6spZxrQc1Ww==/6632339900654134917.jpg

http://img1.ph.126.net/Jf0Fn0MrvG43Ed_DIchYPQ==/6632493832282015855.jpg

 瘦西湖还有一美景就是虹桥。虹桥在瘦西湖的南门外,目前正在修缮之中,不便照相。人们是这样评价虹桥的:如果把瘦西湖比做是一位古典美人,是虹桥揭开了她的盖头;如果把瘦西湖比做是一部长剧,是虹桥拉开了她的帷幕。

瘦西湖园林既有的自然风光,又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四时八节,风晨月夕,使瘦西湖幻化出无穷奇趣。故游览瘦西湖,在欣赏美景秀色时,也可以说在读一本内容丰富的史书,充实人们的知识,使人们得到心灵的升华。不知道你有没有同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