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铺就诗行,网络载动梦想
(2025-04-03 15:13:20)
在建设方面,四月也是喜讯连连。4月2日,由广东省铁投集团所属珠肇铁路公司建设管理,中建股份、中建三局参与承建深南高铁(肇庆段)龙头岗一号隧道顺利贯通,标志着深南高铁SNSG
-
3标项目二工区进入主体工程大干阶段。深南高铁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快速联系广西等大西南地区的高速铁路重要通道,建成通车后将大大提升粤港澳大湾区辐射效应,有效提升两广铁路客运质量,填补区域路网空白。渝昆高铁建设也取得新进展,4月8日9时30分,小新街隧道顺利贯通,30分钟后,陈家隧道实现安全贯通,渝昆高铁第二长隧炳辉隧道2号斜井至出口段也于日前实现贯通,为整条线路建成通车提供了坚实保障。这些高铁线路的建设,不仅缩短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还将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区域间的资源共享与协同。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中国高铁近年来的发展令人瞩目。截至2025年3月,中国高速铁路通车总里程已经达到4.8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2025年国家铁路计划完成旅客发送量42.8亿人次,同比增长4.9%。在不断扩大路网规模的同时,铁路部门也在持续提升服务质量,优化高铁列车开行结构,增加主要城市间列车开行数量,扩大复兴号智能型动车组开行范围,首次投用复兴号高铁动卧,开行旅游列车等,满足了旅客多样化的出行需求。(文/鲍晓霞)目前,清明假期的火车票已经开售。记者从国内多家在线旅游平台发布的相关报告中注意到,今年的清明假期出行,国内市场将呈现以古礼祭扫、踏青赏花为主的短途游火爆的趋势。(央视新闻3月24日)
高铁网络,串起“快旅”新格局。如今,以“八纵八横”高铁网络为骨架,全国主要城市之间的旅行时间大幅缩短。例如,从北京到西安仅需4小时,从上海到武汉仅需3小时,从广州到成都也仅需6小时。这种“朝发夕至”的便利,让人们能够轻松跨越千里,抵达心仪的目的地。高铁不仅缩短了地理距离,更拉近了文化与情感的距离,让“说走就走”的旅行成为常态。
文旅融合,打造“慢游”深度体验。高铁的快速抵达为人们赢得了更多的时间,使他们能够从容地沉浸在目的地的文化与自然中。乘西成高铁,游客可以漫步于西安古城墙下,感受十三朝古都的厚重历史;坐杭温高铁,可以在杭州泛舟西湖,品味“人间天堂”的诗意;搭贵广高铁,可以乘船游桂林漓江,领略“山水甲天下”的壮美。高铁的“快”与旅行的“慢”相得益彰,让人们既能高效抵达,又能深度体验,真正实现了“快旅慢游”的完美结合。
高铁网与文旅圈的联动,也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清明假期期间,各地文旅部门纷纷推出特色活动,吸引游客。例如,河南洛阳的牡丹文化节、江苏扬州的烟花三月旅游节、四川阆中的古城灯会等,都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热点。高铁的便捷交通让这些活动的影响力辐射更广,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据统计,清明运输期间5天,北京局预计发送695万人次,同比增幅4.6%,其中文旅目的地的客流增长尤为显著,不仅带动了当地的旅游收入,也促进了文化传承与创新。
此外,高铁还催生了一批新兴的文旅业态。例如,高铁主题旅游专列、高铁研学旅行、高铁文化体验等,为游客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选择。清明小长假期间,许多旅行社推出了“高铁+文旅”的定制化产品,深受游客欢迎。这种创新的文旅模式,不仅满足了游客的个性化需求,也为文旅能够更深入地体验当地的文化与生活。这种“快旅慢游”的模式,不仅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为文旅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