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贾平凹《五十大话》有感

标签:
文学作品赏析贾平凹五十大话感悟人生 |
——朱文鑫
这部书收入了作家70余篇作品。前半部分多是50岁上下时出行的一些散文游记、小品,第二部分部分则一些文论序跋,在后半部分收入的是答记者问和在一些大学里的演讲词。这些作品大多都闪烁着哲理的火花,多出自作家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而非前人言论的重复,哲理的诠释过程也就是文章的重心,极富情致和个性。在简短的篇幅中,既没有玄奥的言词,也没有空洞的说教,只是以一个经历者的身份讲述一个个富有哲理的故事,娓娓动听,又不自以为是,既不炫耀也不张扬。
“五十大话”原是发表在《华商报》的一篇文章,作家以此作为书名,自有作家意味深长的情感。正如作家自己所说:“到了50,人便是大人,寿便是大寿了,可以当众说些大话。”因此,作家“口无遮拦”地说到对人生、对世态的一些看法,并且悟出“人的一生其实干不了几样事情,而且所干的事情都是在寻找自己的位置。”对于作家自己而言,他能够做到的也就是“以文字立身,用字画养性,收藏古董让古董收藏我,热爱女人为女人尊重。不浪费时间,不糟蹋粮食。到底是一句话:平生一心,不因人热,文章千古事,聊以自娱。”历经沧桑之后的贾平凹,独守着内心的一分平静,平静地说出“春到了看花开,秋来了就扫叶。”
贾平凹的散文素来讲究一种清淡、拙朴,氤氲着一种禅境,在大俗中显出大雅。比如《说舍得》、《藏者》、《茶事》等等,就让人读后回味无穷。而作家在刻画人物上更有神奇之处,往往三言两语,便将一个活生生的人物摆在读者面前,好似他的画,寥寥几笔,却神形俱在。《朋友谭宗林》、《朋友曹振慨》就是这样的文章。
值得一提的是,作家在文章中多次提到“大散文”的概念,对目前的散文创作提出一些中肯的看法,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众所周知,贾平凹在10年前就创刊《美文》杂志,如今又增加《美文》的少年版,其目的就是在中国文坛上真正树立起大散文的旗帜。我们姑且不论“大散文”的提法是否严密,但作家的责任感已经很值得我们钦佩。
透过《五十大话》,你能够看到作家的心境更趋平和,更讲究生命的本真和自由自在,他将喧嚣的尘世生活过得从容不迫,于寻常和平凡之中显出大气势,于淡泊和率真中透出大美。就像是一席丰盛的晚宴,酸甜苦辣咸,经过厨师的精心制作,留给我们无尽的回味和思索。
春来看花秋来扫叶
———贾平凹《五十大话》读后感胡旭东
“在屋前种一片竹子不一定就清高,突然门前客人稀少,也不是远俗了,还是平平常常着好,春到了看花开,秋来了就扫叶。”这是贾平凹在《五十大话》里一段真实的独白。人上五十,亦知天命,这并非是所有的人都能读懂的。少年再老成,也只是“为赋新诗强说愁”罢了;青年人再成熟,骨子里免不了要透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热情,再说还要恋爱,成家,立业,培养孩子,走的是上坡路,属于“八九点钟的太阳”,蒸蒸日上哪,哪能就知了“天命”呵。人上五十就不同了,恋爱过了,家也成了,业也立了,孩子即使还不能自食其力,至少也上了大学或做了学徒,做父母的不必为孩子学业忧心忡忡牵肠挂肚了。按老贾的话说,是“级别工资还能不能高不在意了,小心着不能让血压血脂高;业绩突出不突出已无所谓了,注意椎间盘的突出;当学生能考上大学便是父母的孝顺孩子,现在自己把自己健康了,子女才会亲近。”
《五十大话》无处不充满了人生的智慧,无处不给人一种大彻大悟的感受。正与书中所说,“性格为生命密码排列了定数,所以性格的发展就是整个命运的轨迹;不晓得这一点,必然沦成弱者,弱者是使强用狠,是残忍的,同样也是徒劳的。”这就是人的智慧积累到一定程度所造成的必然反差:“强”即是“弱”,“弱”也便成了“强”。所以,“我终于晓得了,我就是强者;强者是温柔的,于是我很幸福地过我的日子。”从此“不再去提着烟酒到当官的门上蹭磨,或者抱上自己的书和字画求当官的斧正,当然,也不再动不动坐在家里骂官,官让干什么事偏不干。”人上五十,是一种生命的流程,好似一粒水珠历经千锻万炼,终于流进了大海,那是一种富有,也是一种情怀。“别人说我好话,我感谢人家,必要自问我是不是有他说的那样?遇人轻我,肯定是我无可重处。”“若有诽谤和诋毁,全然是自己未成正果。”
《五十大话》通篇的语言无处不充满了幽默与机智,无处不给人一种会心的开怀和悠然自得。“我知道我是在老了,明显地腿沉,看东西离不开眼镜,每一个槽牙都补过窟窿,头发也秃掉一半。老了的身体如同陈年旧屋,椽头腐朽,四处漏雨。”
读到这里,你很难不会心地一笑,老贾怎么了?才五十大岁的人,太阳正当顶,立大业做大事也正当时呀。我们宁愿相信这是老贾话语艺术的一种。其实老贾的“腿有点沉”,“每一个槽牙都补了窟窿”可能没有假,但远没到“陈年旧屋,椽头腐朽,四处漏雨”。所以当我们读到“曾经约过一些朋友去吃饭,席间有个漂亮的女人让我赏心悦目,可她一走近我,便‘贾老贾老’地叫,气得我说:你要拒绝我是可以的,但你不能这样叫”时,能不捧腹吗?
可人上五十毕竟是人生年轮的历程,是生命的富有,也是生命的沧桑。读贾平凹的《五十大话》我们读出了心智,读出了觉悟,读出了宁静。那就让生命的小船搁浅在文学的港湾里,“春到了看花开,秋来了就扫叶”,“鸟儿在树上叫着,鸟儿在说什么话呢?鸟的语言我是不懂的,我只觉得它叫得好听就是了,做一个倾听者”———这是人生怎样的一种大自在呵。
五十大话
http://s13/mw690/003t8GsAzy6To3xR5YE4c&690
差不多半个多月的光景吧,我开始睡得不踏实,一到半夜四点钟就醒来,骨碌碌睁着眼睛睡不着。我知道我是在老了。明显地腿沉,看东西离不开眼镜,每一个槽牙都补过窟窿,头发也秃掉一半。老了的身子如同陈年旧屋,椽头腐朽,四处漏雨。人在身体好的时候,身体和灵魂是统一的,也可以说灵魂是安详的,从不理会身体的各个部位,等到灵魂与身体分裂,出现烦躁,身体某个或几个部位肯定出了毛病。我常常在爬楼时觉得,身子还在第八个台阶,灵魂已站在第十个台阶,甚至已经坐在了屋里的椅子上。我真是害怕身体太糟糕了,灵魂一离开就不再回来,往后再不敢熬夜了,即便是最好的朋友邀打麻将,说好放牌让我赢,也不去了。吃饭要讲究,胃虽然是有感情的,也不能只记着小时候在乡下吃的汤面和土菜,要喝牛奶,让老婆煲乌鸡人参汤,再是吃海鲜和水果。听隔壁老田的话,早晨去跑步,倒着跑。还有,蹲厕所时不吸烟,闭上嘴不吭声。勤搓裆部,往热里搓。没事就拿舌头抵着牙根汪口水,汪有口水了,就咽下去。级别工资还能不能高不在意了,小心着不能让血压血脂升高。业绩突出不突出已无所谓了,注意椎间盘的突出。子女能考上大学便是父母的孝顺孩子,现在自己把自己弄健康了,子女才会亲近。
http://s14/mw690/003t8GsAzy6To3Aj2RDcd&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