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几点做法

(2020-06-06 18:08:04)
标签:

教育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几点做法

 

     平利县城关二小    冯鑫鑫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了10个核心素养,即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它们是思想、方法或者关于数学的整体理解与把握,是学生数学素养的表现。 下面我谈谈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几点做法。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让孩子喜欢数学是不变的真理。
    古人云: 知之者不如好之,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在教学中创设具有趣味性情境,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产生探究的兴趣,调动学生为解决问题而形成一个合适的思维意向。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不仅要为学生营造优化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探究,使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中学会思考,陶冶情操,开发智力,提高创造力;而且还要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乐意做数学作业,研究相关的数学题。 在教学过程中, 要利用数学中美妙的图形、 巧妙的构思、 严谨的证明 合理的应用,创设有趣的情景,改变教学方式, 让学生猜猜, 想一想, 让学生知道数学并没有想象中那样遥不可及,数学是好玩的,不枯燥的, 数学是可以给人带来成就感的。总之, 教师要利用一切教学资源,努力把学生的兴趣培养起来, 夯实“ 双基”, 培养学生应具备的数学素养。
    二、大胆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新课标的修订,对数学教育有了很大的转变,从原来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如今的启发教学,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所以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 ,而不是一味的满堂灌。每一个新知的学习,教师都要创设好的引人入胜的课堂引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让学生在自己的观察、猜想 、实验 、归纳总结过程中掌握数学中的相关概念、公式。不要被表象所迷惑, 用自己的体验和思维方式获取新的知识。对于例题的分析讲解,教师要适时的对条件和结论进行变换 ,采用一题多变的变式教学,从不同角度 、不同方面 、由浅入深 、由具体到抽象来说明问题的本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 用自己的感受和体验,用自的思维方式,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新的知识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1、培养学生良好预习习惯。预习可以是课前看一看课本,也可以是看课本做做练习。把预习中的疑惑记录下来,等老师讲解时认真听。这就要求教师坚持要求、督促检查,才能有好的结果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是学习的基础。阅读时,眼睛首先从书本或屏幕上感知文字或图象的信息。然后大脑进行分析与综合、演绎与归纳等思维活动从中提取、处理所需要的信息资料。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 思考是学习的核心。教师要通过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教学生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学会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认识,能透过现象抓住实质进行分类比较的方法,能一分为二又能合二而一,达到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要通过不同的课型、题型,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思维品质

 4、培养学生良好的复习习惯。温故而知新,只有每天要求学生先复习旧知,在预习新知,才会逐渐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中尤为重要,它需要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不仅仅局限于对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授,更要重视在这些知识和内容中所包含的数学核心素养、所需要的素养以及可以培养的素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质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