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教学设计
(2018-05-15 15:57:38)
标签:
教育 |
《多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教学设计
平利县城关第三小学 王兴英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61页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试一试、摆一摆、说一说、比一比等数学活动,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乘法的算理,并掌握相应的算法。
(2).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乘法的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3).会用已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乘法的算理,并掌握相应的算法。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进位乘法中,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位,哪一位上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小棒
学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同学掌握的怎么样?敢不敢接受检验?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练习检验学习情况:
学生独立完成后叙述:“你是怎样算的?”
小结:多位数乘一位数时,是把多位数每个数位上的数分别乘这个一位数,再把所得的积合起来。
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是这节课的直接知识基础,本环节意在寻找知识的生长点,学习方法在旧知的基础上迁移到新知,从而为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
1、提出问题
(1)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发现并整理图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王老师买了多少本连环画?
(设计意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特别注重的两个方面,此环节意在让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去搜集信息,组织信息,并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2)该怎样列式解决?为什么要用乘法计算?
学生列式:163=
(设计意图:四则运算的意义教学是很重要但却经常被人忽视的一个方面,当学生看到问题后列出了算式,这样的算式是学生早已猜定单元教学内容后的假思考,是学生模模糊糊感觉到应该是这样列式的浅意识,还是学生真真确确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列式的深思维呢?如果四则运算由问题到算式的每节课教学都扎实进行的话,学生也就不会出现在各种问题混杂其间而不知到底该怎样列式的局面。)
2、探讨算法
(1)学生独自尝试计算
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独立试做,有困难的学生可以互相商量。(鼓励学生多种方法算出结果)
(2)独立计算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算法。
(3)各组代表汇报本组的各种算法,并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预设方法一:16+16+16=48
预设方法二:摆小棒
预设方法三:竖式计算
(4)借助课件演示摆小棒的过程,讲解竖式的算法。
当呈现用竖式计算乘法时,着重研究: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竖式中的积是怎么来的,每部分表示什么意思?(教师同时板书竖式的详细过程。)引导学生说明简写竖式的动态计算过程,思考:个位满二十该怎么办?
(5)讨论以上几种方法之间的联系。(让学生看到多种算法与乘法竖式是相通的)
(6)让学生用竖式计算,边计算边说明过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写?
(7)明确算法
讨论: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从个位乘起,而不从十位乘起?
(如果从十位乘起,十位乘完后得3,当个位乘完向十位进1时,十位的3还要再加上进来的1,就需要把3改成4,这样计算既麻烦又容易出错。)
(设计意图:算法多样化是新课程提倡的理念之一,目的是尊重学生的元认知,让学生站在自己的角度来与其他同学的方法进行交流。从不同侧面来思考同一个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很有好处。但是,在此并不是为了算法多样化而算法多样化,而是要沟通多种算法之间的联系,让学生看到多种算法与乘法竖式是相通的,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3、尝试练习
独立完成“做一做”第1题,并说明计算过程,发现错例,提出注意点。
(设计意图:对刚学习的方法进行及时的巩固练习是计算课的必要环节,在此,还要让学生在练习中暴露问题,以问题为凭借来反思自己的学习,提出注意点,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
4、阶段小结
刚才我们做的几个题目与前几节课所学的竖式计算有什么不同吗?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计算中应注意什么呢?
小结: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先用多位数个位上的数乘一位数,再用多位数十位上的数乘一位数,以此类推。遇到哪一位上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设计意图:此环节意在让学生主动观察旧知与新知的联系与区别,真正让学生在旧知的基础上自主建构新知识,让新旧知识融会贯通。)
三.检测小结
1.独立完成“做一做”第2题。全班交流,查看全班的做题情况,引导学生反思错例的原因并及时改正。
2.教师引导学生以一节课所学和自己的做题情况总结整节课的学习情况。
(设计意图:反思能力的大小对于学生的学习收获得多少有着直接的作用,怎样能让学生提高自己的反思能力呢,可以让学生每节课都回顾自己的一节课学习情况,并凭借检测题目来反思自己的学习,及时肯定自己的努力,发现自己的不足,并自我提出改进意见。长此以往,学生的反思能力将逐步提高,从而促进自己的学习。)
四、 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自己在这节课的收获,说说学了这节课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何帮助,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能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所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并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精炼的语言提炼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 作业
练习十三第一题 、第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