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7年度小课题立项申请·评审表和实施方案

(2017-12-13 17:39:22)
标签:

教育

分类: 计划性资料

西安市基础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

2017年度小课题立项申请·评审表

小课题

负责人

冯佳妮

学 科

语文

学历

本科

职 称

中小学一级

年 龄

44

参加工作时间

1992-07

工作单位

西安市灞桥区热电小学

手机号

18089272197

QQ号

1007842019

邮 箱

地 址

1007842019@qq.com

新浪博客网址

http://blog.sina.com.cn/u/3177511295

课 题

名 称

小学生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小课题其他成员

姓 名

职 称

工 作 单 位

齐雯

中小学一级

西安市灞桥区热电小学

李梦露

二级教师

西安市灞桥区热电小学

杜倩文

 

西安市灞桥区热电小学

苏炜

 

西安市灞桥区热电小学

 

 

 

1、从阅读教学国内外现状来看,通过课题研究,借鉴优秀经验,探索新途径、新方法。

传统的语文教学重视课文的阅读、分析、感悟,而对学生的略读,也就是更为广泛的阅读指导不够,整本书的阅读和指导相对滞后。

国外发达国家阅读教学值得我们借鉴。比如美国、日本等重视阅读,日本社区图书馆遍地,美国教师阅读教学有极大的自主性,包括为教室配备一定数量的图书。教学方式更是突出学生主体。

2、从落实2011版课程标准“培养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的核心目标来看,整本书阅读这一核心目标的有效途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因此,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应该给整本书阅读以明确的位置,不仅注重推荐,注重指导,更注重阅读成果的分享与交流。但是由于整本书课程理论的缺失,阅读指导策略的僵化,整本书阅读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

3、从我校语文教师队伍的现状和语文教学的实际来看,通过整本书阅读课题研究,促进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同时,构建我校阅读课程指导体系,提阅读教学整体水平,创建书香校园。

 

目前,就儿童阅读整本书而言,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文字为主的整本书;一类是图画和文字共同讲述故事的图画书。本课题所研究的包含两部分:图画书和以儿童文学为主整本书阅读。

一、研究目标

      1、学生目标:通过整本书阅读教学,一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二是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提升阅读能力,健全人格,促进精神成长。

       2、教师目标:了解优秀儿童文学,从学生实际出发,合理选择阅读书目,有计划,有序列地对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指导。

       3、学段目标:梳理整本书阅读书目,形成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和策略。

 

 

 

二、研究方法

      1、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行动研究法。制定小学整本书阅读书目,探索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

    2、调查法。通过调查了解学生整本书阅读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推广阅读。

      3、经验总结法。课题组的教师不断研究,及时总结提炼成功的经验。

三、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7.62017.10

   制定课题实施方案,有关资料准备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17.102018.4

收集各项研究资料,完成阶段研究报告,进行阶段评估。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8.52018.7

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进行研究成果鉴定,推广研究成果。

 四、预计成果:

1、课题研究研究报告、经验总结、论文、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等;

2、整理收集学生整本书阅读的阅读学习单、思维导图,情节线索图,读写结合优秀习作等;推出显现研究成果的观摩课、教学设计等。





小学中年级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实施方案

                                      时间:2017-12-9

立项号

2017XKT-XXYW009

课题名称

小学中年级整本书阅读教学

模式的实践研究

负责人

冯佳妮

所在单位

西安市灞桥区热电小学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  国内外阅读教学现状。

国外发达国家阅读教学值得我们借鉴。日本社区图书馆遍地,语文教育很重视“读书指导”,帮学生养成读书的兴趣和习惯;美国教师阅读教学有极大的自主性,包括为教室配备一定数量的图书。美国中小学他们有一整套的读书计划,任课老师的指导到位,学生安排有专门的阅读课,教学方式更是突出学生主体,体现研究性学习。英国提出“要利用班级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中的读物”,使儿童阅读内容的选择视其兴趣享有相当的自由;我国台湾从上世纪60年代起就开始了儿童阅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教师指导课外阅读的实践策略书籍《儿童阅读手册》出版。

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重视课文的阅读、分析、感悟,而对学生的略读,也就是更为广泛的阅读指导不够,整本书的阅读和指导相对滞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因此,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应该给整本书阅读以明确的位置,不仅注重推荐,注重指导,更注重阅读成果的分享与交流。但是由于整本书课程理论的缺失,阅读指导策略的僵化,学生整本书阅读还处于零散、无序、僵化的浅阅读状态。

三年内,全国统一使用部编教材,新编语文教材的变化“主治读书少”。部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指出:阅读教学除了学习知识,提高能力,还有更重要的,是培养高尚的读书习惯,把阅读作为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没有课外阅读,那语文教学就只是“半截子”的。新编语文教材主张读书为主,读书为要。要让孩子们“连滚带爬”地读,主张“海量阅读” ,增加“和大人一起读”以及“读书吧”等新的栏目。“部编本”语文教材更加重视多种阅读方法的教学,比如默读、浏览、跳读、猜读、比较阅读、读整本的书等。主张语文老师要当“读书种子”,要有属于自己的自由而个性化的阅读空间。

亲近母语课题组历时十年,探索建立儿童阅读教育课程体系,对整本书的阅读进行了深入研究。儿童阅读推广人岳乃红、丁筱青、蒋军晶所执教的整本书阅读交流观摩课给广大教师提供了学习和研究的案例。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儿童文学博士王林自20061月在《小学语文教学》班级读书会专栏对整本书阅读指导作专业引领,并指出了目前阅读交流课堂教师占主导地位、指导缺乏技巧等问题。

以上理论和实践给本课题提供了研究的基础,同时资料表明,对整本书的阅读交流研究主要停留在书目推荐、指导方法的层面,而课程的整体设计、教师组织技巧、教学策略的有效性没能深入探究,缺乏实践总结和理论提升。

2.  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理论上看,本课题对提高学生阅读速度,获取大量词汇,发展语言能力,锻炼思维,开发智力,提升学习能力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人的永久性记忆,离不开信息对于大脑的反复刺激,而阅读提供大量刺激。17岁,人的眼睛才发育成熟,一旦发育成熟眼球固定时眼睛感知信息量的多少也基本固定,也就是说阅读速度也相对固定了。研究专著《家庭作业的迷思》中告诉我们,世界上排名第一的家庭作业就是回家读一个小时左右的整本书。

从课程建设的意义上讲,本课题研究对改变过去课内阅读的单一性,丰富了课内阅读的内容,探索 “整本书阅读”的大语文观下的课程体系,乃至最终形成语文阅读教学的综合系统,对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完善语文课程结构具有理论价值。

从语文教育角度上看,本课题是对部编教材海量阅读,读整本书要求的落实。通过整本书阅读教学,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

整本书阅读因为对教师专业素养要求高,特别是文字类儿童文学的整本书教学难度大,为了构建阅读课程体系,拓宽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所以成立课题组分学段进行研究。设计课程内容,探索教学策略,形成可操作的校本教材,供一线教师参考借鉴,并培养推广阅读的种子教师。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1.  课题名称界定

整本书阅读,是相对于现行语文教材单篇课文而言的。语文学科整本书阅读,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文字为主的整本书;一类是图画和文字共同讲述故事的图画书。本课题研究是以儿童文学为主的整本书阅读。

 

2.研究思路

此课题以热电小学三、四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培养阅读兴趣出发、让学生学习默读、浏览、跳读、猜读、比较阅读等方法。围绕单元主题、课文文体、作家作品辐射、拓展整本书阅读,紧扣情节、人物、主题、语言、写法等方面自主阅读、合作交流,从浅阅读走向深阅读。积极探索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活动组织形式和阅读指导方法,把阅读与作文、整本书阅读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运用评价激励机制,让整本书阅读向更深处漫溯。

通过导读课激发阅读兴趣,渗透阅读方法;通过交流课分享体验感悟,讨论主题,评论人物,汇报感悟;运用思维导图、阅读单梳理内容和逻辑关系;通过研究性学习,学会搜集处理信息,尝试撰写整本书阅读小论文。通过跟踪学生阅读个案,评比“阅读脚印”等措施,评选“小书虫“书香班级“书香家庭等活动,推进整本书阅读的深入开展。

 

1. 研究目标

学生目标:通过整本书阅读教学,激发兴趣,培养习惯,增加阅读量,掌握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发展语言,锻炼思维,开发智力,健全人格。

教师目标:促进教师学习儿童文学理论、大量阅读儿童文学,合理推荐阅读书目,有层次开展阅读活动,研究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引领学生从浅阅读走向深阅读。

学校目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开发校本教材,构建学校阅读课程指导体系,创建书香校园。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2. 研究方法

1)   行动研究法:制定小学整本书阅读课程推荐书目,设计内容,边实施,边调整。

2)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访谈了解教师、学生和家长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变化等。了解实验教师的课程意识是否增强,教学策略是否提升;了解学生阅读整本书阅读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成绩;了解家长对学生家庭阅读的管理等。

3)   统计研究法: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统计,在定量研究的基础上做出定性分析,使研究做到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4)   案例研究法:收集整理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教学案例,深入剖析探索操作模式。

5)   个案研究法:对单一班级或单个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跟踪记录,进行个案研究比较分析。

3. 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7.82017.10

确定研究课题,填写申报表;

1)   起草研究方案,进行开题论证。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17.102018.4

1)   根据学段,结合教材,推荐书目,设计课程内容,制定课程纲要;

2)   按学段分绘本和文字类儿童文学两大板块开发课程,探索实施整本书阅读的途径和方法。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8.52018.7

1)   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修订低中高三各学段的课程教材。

2)   撰写论文、教学案例、教育叙事、个案研究、调查报告等。

3)   收集学生阅读笔记、读书小报、思维导图、小论文等。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隐性成果

一是课内课外相得益彰。学生的知识体系是通过课内外的自主学习而逐渐建立起来的。广泛的课外阅读是学生搜集和汲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从课堂上掌握的知识不是很具体和容易理解,是意识性的知识,需要再消化才会吸收。学生可将自己从课内学到的知识融会到他从课外书籍中所获取的知识渠道中去,相得益彰,形成立体的牢固的知识体系。

二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学生更应多读书、读好书。几乎每位学生都有自己心中的英雄或学习的榜样,当学生进行阅读时便会潜意识地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书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无形中就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素质。

 显性成果

1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报告;

2、课题研究经验总结、论文、随笔、课件等;

3、编写中年级整本书阅推荐书目;

4、完成具有成功经验的典型课例;

5、推出显现研究成果的观摩课;

6、反映研究活动的影像资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