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非常大道行天下
非常大道行天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589
  • 关注人气:15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雨中访道老君山

(2019-07-04 10:43:20)
标签:

文化

分类: 老君圣山

雨中访道老君山 

2019-06-20 09:16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620/5fcd2369afba49ccb0121ccb37c98ddd.jpeg

一 

老子自西出函谷关留下五千余的《道德经》,便不知所踪。不过后世相传老子遍访名山,最后到老君山归隐修炼。老君山位于洛阳市栾川县城南3公里处,是秦岭余脉八百里伏牛山的主峰。清《南阳府志校注》嘉靖本卷二载:老君山,在内乡县北250里处,突峰悬崖,隐现云表。世传老子学道于此,药灶、丹炉遗迹俱存。唐太宗李世民时,赐封栾川老君山为天下名山,委派大臣蔚迟敬德监工重修老君庙,就因老子归隐之故。

老子归隐老君山从历代藏书中难以有专著寻迹,只有至唐以后碑文和地方志上记述其归隐史实。从老君山现存残碑上可以得知,老君庙始建于北魏年间,有老子隐居的朝阳洞(又称老君洞)修炼遗迹;唐贞观年间唐太宗尊老子为帝室先系,派重臣监修老君山道观,铁瓦盖顶,石墙浆砌并铸老君铜牛像,至此登山朝拜者人流如潮,络绎不绝,尤其每年农历四月八庙会通往老君山顶的四十里山路行人如龙,名噪天下,五步一跪,三步一叩和封口朝拜者大有人在,成为一景。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620/f6d7a3b0ecb64f418c6234a44fa00901.jpeg

现在老君山留下来最多的文物是明朝时期,万历皇帝软弱多病,仰慕老子修道养生而健康长寿,把生命与帝业寄托在老君山老君爷神灵之上,铸造大铁钟,虔诚保佑;万历三十一年,朝廷印造《道大藏经》颁发老君山,史有记载。

老子避开世俗,隐名埋姓,在老君山专心修炼,但他炼丹济世,摄生渡人,其踪迹最终难免使人不知,久而久之被神化抬高由人到神,以至后来历朝各代在老君山都出现过老子显灵救助苍生的神化故事,继而出现物象神化迷离扑朔的老君台、老君杯、老君钻、老君磨、仙人桥、悟道石、煮人锅、饮牛池、老君丹、老君拴牛桩等,就连明太子逃亡栾川深山也不忘藏身老君山,梦想托老君爷之福,保佑江山恢复。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620/892c8264a92945e2b7440fc48a14806c.jpeg

有些道理是要亲身经历了才懂得,有些地方是身临其境了才了解,在这淅淅沥沥的小雨中,走进老君山,正是为寻访那玄之又玄惟恍惟惚的大道。道在哪里,道在脚下,道在心里,踏着两千多年前传说中老子的足迹,把身心融入细雨飘飞、云雾缭绕的老君山,体会那虚而实之、实而虚之自然、自在之道。

进入景区,先参观老子文化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个高大的汉阙,不远处是一块宽大在的照壁,上书老君山三个大字,字体浓厚了,苍劲有力。再往后,层层楼台向后延伸,最后是金色的老子铜像矗立在青山之间。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620/bf53a92fd68a424184fb41e3f8f47f4f.jpeg

老子文化苑中处处散发着的气息,汉阙上镌刻的天一、金水桥桥栏上的明道” ,地板上精心制作的大大的,众妙门、得一门、上善池、崇玄馆、祥和门无时不在提醒人们道无处不在。

道无处不在,可又无从捉摸。道可道,非常道。这是《道德经》的第一句话。可以说得出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这是其中一个被普遍接受的解释。为什么说不出呢?是一种体验。体验是无法传达的。文字可以被传达,但文字只是一种容器。如果你没有体验,你拿到的就只是一个空洞的容器。你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理解它,没有人能够代替你,就像没有人能够代替你吃饭和恋爱一样。你只有透过生活的喧嚣才能找到那种体验,才能找到那种被感悟的东西。就像站在这老子文化苑之中,能够感受到一种气氛,这些是通过看到的景物,建筑、镌刻的文字、对联,通过心里的联想、想像,从而所带给我们身体与心中的一种感觉。我们感受到了什么,说是说不清的,可是我们似有所得。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620/f66958402f4d4142ab045c2ce760c20b.jpeg

走上了天台,仰望老子铜像。老子铜像,铜像高59米,据说用360吨青铜铸造,堪称世界之最,老子一手托书卷,一手伸出食指,指向天空,神情肃穆,似乎向人们诉说着无言的大道。

向下望三重太极和合广场,一个巨大的阴阳太极图,向外又伸展为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太极图,充塞满巨大的广场。还有一面道德经墙由两岸三地的现代书法名家联袂书写,九九八十一章《道德经》,字体或浑厚,或飘逸、或庄重,令人赞叹不已,为国内首创。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620/3d67bca40d064d85954193493fd540c0.jpeg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铜像一指指天,寓意非凡。《道德经》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

者为何?者为何?,需要一生去寻求答案,而此时,只需顺其自然,随着大家一同观赏,一同感受就行,让的感受在心里播下一颗种子,慢慢地生根,发芽,成长……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620/d087c5d6da984e3eae96979bc07c8d99.jpeg

雨,淅淅沥沥地飘洒,却挡不住我们上山的步伐。在老君山,要上山就一定要体验一下中灵索道,它是目前省内最先进的空中索道,索道全长2700多米,高度差近900米,坐在索道上不仅可以节省上山时间,也可以在吊厢内欣赏老君山在低处不一样的风景,坐着索道看美景,也是一种享受。

出了索道,走不多久就来到了中天门,中天门雕梁画栋,立于山前。门前老子塑像高大雄伟,驾匹青牛,牛头朝右,昂首长哞。老子身披黄色披风,背负竹简,长须飘然,仰头思考。这座石雕是根据司马迁在《史记》当中对老子的描述,用青石雕刻而成。因为老子得道成仙了,所以他骑的青牛也是神牛,是有灵性的,因此在这里流传着一句话:摸摸青牛头,一辈子不发愁,摸摸青牛颈,一辈子不生病,从头摸到尾一辈子无后悔。据传绕着老子坐骑转圈,正转三圈升官,倒转三圈发财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620/ff36b21865c141beb73e172270e4977a.jpeg

从中天门拾阶而上,就来到了救苦殿。

救苦殿原建于唐代,清末时被火烧,后又集资重建。殿内供奉的是太乙救苦天尊,传称,太乙救苦天尊神通广大,无处不在,无所不能,当人如遇到苦难,只要口中念诵太乙救苦天尊名号,太乙救苦天尊就会随声应化,帮助人解忧排难,化凶为吉。道教的主要宫观一般都有太乙殿,供奉太乙救苦天尊之神像或神位。太乙救苦天尊之神像常作天尊骑狮子状。

往后走,继续登山,山路蜿蜒,随处可见悬崖峭壁间有山泉垂流而下,沥沥有声。曲径通幽处,石径崎岖,各类山花芳香四溢。山间林密,泉隐其中,泉水在林木疏朗处闪过亮亮的一泓,从密林里观泉,如丝如带,缭绕林间,往往与漂泊的烟云结伴而行。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620/8c0690499fb94de0833bbbcb28c38a24.jpeg

在灵官殿和当地人闲聊中,据他人讲,至若晴天登上老君山巅,远眺,群山如沧海中的座座孤岛尽收眼底;近观,孤峰对峙,耸峭入云,让人感到足踏仙台上,人在画中游。

雨中的老君山自有雨中的风韵,在云雾弥漫的山中,除了山涧叮咚的山泉声和淅淅沥沥的雨声外,周围感觉那么寂静,颇觉老君山的仙气缓缓升腾,使得人们也默默地赶路,生怕打破那一份宁静。雨稍稍大了,大家撑起了伞,穿起了雨衣,人在雨中行,人在雾中行,花花绿绿地,给苍翠的山林增添了一抹抹地亮色。在地上,一块块的小小地板上面镌刻着”“寿”“等字,有很多字体,有隶、篆、楷、行、草,不一而足,顽皮地孩子走一路踩一路,许是能沾上许多的好运道吧。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620/881e2e1de86d4d6ea6dd8710daf2a4fd.jpeg

山雾迷濛伴人行,山泉叮咚悦耳听。不觉间便走到了老君山正顶老君庙。老君庙前建老君殿,后盖藏经楼,明清两代都叫老子楼。原建筑始于北魏,历代重修,唐代尉迟敬德曾监工重修一次,明朝最为鼎盛,铁椽铁瓦、大铁钟、铜牛,一片金碧辉煌,五十年代初期被毁坏,现在的庙宇是2004年重修的。

前殿叫金顶太清观,金顶是太阳普照,光芒四射的意思,殿内供奉着太上老君及配享香火诸神,后殿道德府是藏经的地方,明万历皇帝下诏书颁经卷至天下名山。在这里有块诏谕碑上说的清楚明白。老君山在唐贞观年间就被封为天下名山了,有残缺石碑为证。另有明万历十九年(1519年)铸造的大铁钟高1.5米,口径1.3米,厚3.7公分,重约2吨左右。钟围纹饰精美,字迹清晰可辩,上铸一圈正楷字:皇帝万岁,太子千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16个大字,苍劲有力,其小楷字因年代较远,被风雨剥蚀,难以辨认。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620/3baad782bc16479c879e3768009052e7.jpeg

在老君殿前,一群人手拉着手围成一圈,里面也有用白灰洒成的两层圆圈,他们绕着圈转,不知是什么仪式,有什么寓意,只是一点可以是肯定地,那就是对人生美好的希冀。

离开老君庙,沿着依山盘旋的栈道,登上了马鬃岭。马鬃岭是老君山的最高峰,海拔2200米,为伏牛山主峰。站在马鬃岭之上,极目远眺,群山如沧海中的座座孤岛;看近处,孤峰对峙,耸峭入云。看远处,那逶迤的群山,山下云雾升腾,山峰刀劈斧削,犬牙交错,看上去雄伟壮观,多姿多彩,奇峰异谷,挺拔秀丽。

层层群山在云腾雾海之中,时而翻滚,时而奔腾,时而飘渺,时而宁静。在云雾缥渺仙气袅绕中,盘山公路蜿蜒而上,就像一条大蛇一样盘在山中,山中的古寺、楼阁,时隐时现,在苍松翠柏之间,与大山、云海构成一副绝美的画面。面对此景,置身其中,对着大山喊两声,一切变的那么神清气爽。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620/c442d9ec4e8d4832bfbfa66ddedc367c.jpeg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因着索道的时间,要赶快下山了,孩子觉得没意思就数楼梯,一、二、三、四……”,到了老子骑青牛处一共数了一千六百四十八级。

道法自然,大道行天下,在大自然地灵山秀水之中体悟道,唐代诗人王维在《终南别业》给了我们最好地解说,他在诗中写道: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620/959e7073235743af84daee55a2c7bc95.jpe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