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君山传说之一

(2015-04-02 13:21:22)
标签:

文化

旅游

分类: 老君圣山
老君山传说之一
 

 

老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中国哲学之父。公元前571年出生于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历乡曲仁里。传说,老子托胎于玄妙玉女体内,怀孕八十一年,是从母亲右肋生出来的。他的母亲是在一棵梨树下生他的。老子刚落地就指着梨树说:“这是我的姓”。老子就姓李了。老子在娘胎里时间太长了,以至这个初生的婴儿长着长长的胡子,因此,人们就称他为老子。

老子勤奋好学,学识渊博,是当时著名的学者。曾任周王室图书馆馆长。年轻的孔子听说他的大名后,专程从鲁国来到洛阳向他请教。孔子问老子何谓“道”?老子回答说:“好的商贾深藏不露,就向没有货物一样,君子有高深的德行,却象傻子一样。去掉你身上的骄气与过多的欲望和野心吧,这些对你都没有什么好处”。孔子有问“仁义”,老子却把孔子奉行的仁义批驳了一通。孔子回去后,弟子问他老子什么样子?他赞叹道:“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会游;兽,我知道它会跑;至于龙,出没于风云之上,难以测度。我今天所看见的老子,他不就是一条龙吗?”

后来老子看到周朝衰败,礼乐崩坏;内乱不断,民怨四起,遂辞官西行归隐。他骑着青牛出函谷关。离函谷关还很远,守关的官吏尹喜就看见远远地有一团紫气从东而来,尹喜大喜,知道必有圣人到。尹喜素来仰慕老子的学问,见老子来到关前,亲自出关迎接,盛情款待老子。关令尹喜见老子将隐,向其问道并求其著书。老子在函谷关盘桓了几日,乃著《道德经》五千言而去。

老子骑着一头青牛,经灵宝、卢氏进入伏牛山区。一路东行,但见山青水秀,林木葱茏。这时他才真正体味到了无官一身轻的惬意,他信牛有缰,随意所至,欣赏起沿途的风景来。

这一天他来到栾川七里坪村,回首南望:奇峰嵯峨,层峦叠嶂,烟云缭绕,林深木秀,真是一个修身的好地方。青牛似乎知道了主人的意思,掉头向南,沿小路向山脚走去。一条小河从深谷里延伸出来,河水欢快地流淌;满山青翠,鸟语花香,异兽竞奔,仙鹤来迎。老子有了一种归属感,这是他心向往之的隐居境界。他决定就在此隐居,作为自己的终老之乡。他向山脚下的村民们说明了情况,淳朴的山里人用简单的礼节表示欢迎。第二天在山民们的帮助下,搭起了简单的茅屋,从此,开始了修身、炼丹的生涯。这时他已经一百多岁,鹤发童颜,一派仙风道骨。这以后,在山崖边,在密林里,在溪流旁,在山顶上,到处都有他的梦幻般的身影;他与虎豹为友,仙鹤为伴,青牛为侣,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他在这里研究并反复实验,研制并炼成了“九鼎神丹”。自此后他日服一粒,数十年从不间断。他在这座山上生活了数十年,与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水结下了深厚的情缘,与山下的村民们男女老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有叫他爷爷的,有叫他仙翁的,也有叫他寿星的,人们亲他、爱他、敬他,是因为数十年来他为周围的老百姓治病消灾、祛除危难,他帮助村民们改制农具和生活用具,减轻了老百姓的劳动强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制砖建房、烧碳取暖、石镰打火、碓确舂谷、艾蒿治病等等都是他的创造和发明。他是一位哲人,也是一位智者。

据说数十年后他羽化的那一天,一群群仙鹤从域外飞来,盘旋于君山上空,祥云笼罩着山顶,老子与众乡亲道别后在仙鹤的护卫下徐徐乘风而去。一说他活了一百六十岁,一说他活了二百余岁。从此,人世间少了一个圣哲,天界多了一个神仙。

他归隐的这座山就是景室山,也就是今天的老君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