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育生重修家乡桥

(2024-01-27 15:49:40)
标签:

历史

分类: 总会维权专栏
【历史人物】
李育生重修家乡桥


      李育生,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码头李镇码头李村人。清朝末期已经60多岁。
      他的村,很早以前叫李家庄,因其是远近闻名的水旱码头,改称为“码头李”。是明、清朝时冀州“四大堡”之一,冀州“第一商埠”。
       他的村,村西是滏阳河,上游(南边)源自邯郸、邢台,下游(北边)至天津入海。滏阳河水运很发达,上游来的船只走到码头李后,就卸货不再往下走;下游来的船只也在码头李卸货。
       滏阳河上有一座木桥,往东去冀州城,往西、西北通宁晋、石家庄、太行山、山西太原、辛集、深州等等。
李育生重修家乡桥


       清朝末,“岁久倾圮(作者注:毁坏,坍塌)”,人们过河只能靠舟船,而费用很贵,“谤议朋兴,腾播远迩(作者注:不满四处远近传播”。
       李育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反复琢磨后,并且与关系不错的庐某等人商议,计划“鸠(作者注:集)资重修桥”。考虑当时自己资金不足,先想靠自己的存款利息攒够再动手修,后感到时间拖得太长,确定靠多人捐献的办法。他首先捐出一大笔银币,然后广泛动员,人们也纷纷响应,捐献的有个人,有商家,有水运舟楫者,有陆路者。资金解决后,很快将桥重修一新。
       人们为了感谢他,特聘请冀州籍、全国文化名人赵衡撰写了《重修李镇桥记》。

    (依据赵衡《重修李镇桥记》编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