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宁有棵九龙松
2023-03-25 11:59:10
在河北省的丰宁县,有一株天下罕见的九龙松。说是当初康熙皇帝见到这株松树,也大呼奇特,居然还调派了五百名军士驻扎此地,终生呵护此树。天下各种奇树怪树,我也见过一些,却从未听说还有皇帝居然派兵丁守护的古树。由此,更加剧了我前去一探究竟的渴望。
“龙抬头”后的一个艳阳天,我去了丰宁县。
丰宁县位于北京怀柔区以北一百公里。从北京城北侧的来广营,乘坐936路公交车,三个多小时的行程,就到了丰宁县长途客运站。再打的,赶往丰宁县城西北15公里处的五道营乡,名闻遐迩的九龙松园区,就坐落在公路边。
许是初暖咋寒,又突然刮起凌冽的北风,九龙松园区内,居然只有我一个游客。这也倒好,我就喜欢独自一人四处漫步。
转过“天下第一奇松”的影壁,那株九龙松就出现在眼前。
乍一看,真就给人以一种莫名的震撼。就这么一株松树,竟占据了园区内多半的地盘!
远看,这株松树好像一个巨大的盆景,虽是初春,寒风呼啸,却仍郁郁葱葱,生机盎然。针状的枝叶,密密匝匝。整株古松,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地分为上下4层,九根粗大扭曲的枝杈,从略呈倾斜状的主干向四方盘旋着伸展开去;九条盘曲的枝干,仿佛龙身;树皮斑驳,又恰似片片龙鳞,真真的就如同九条巨龙,屈曲盘旋,腾空而起,果真不愧为九龙松。
迫不及待地走到树下,仰面看去,一根根虬曲的枝杈盘旋着,迥然各异,自成情趣。有意思的是,或许是经过几近千年的风雪沧桑,这株松树的枝干没有如同其他松树一般竭力向高空发展,力显高大,而只是扭曲着翻转着向四处延伸开来。所以,树冠虽茂盛,却并不高大。树冠的最高处,超不过8米,主干的胸围也不粗,顶多只有两抱,而密匝的枝叶却覆盖了几近方圆一亩,有如被老天爷用巨掌拍扁了一般,不由不令人感叹大自然的造化。
填写图传说,这棵松树种植于北宋中期,距今已有990多年的历史片摘要(选填)
园区管理员悄悄地介绍说,这株古松的最独特之处,其实不在枝杈的九曲盘旋和树冠的低矮,而是这株古松由于凝聚了天地千年的精华和吸纳了日月的灵气,也就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气场。你站在树下,只要心平气和地闭上眼睛,屏住呼吸,甚至还可以感受到自己被某种超然的东西所环绕;要是你贴近树干,还能听到一种异常的回音。
我哂笑,我才不信这,未必千年的古树还真能成精?但我还是好奇地把耳朵贴到树干上,屏住呼吸,静静地聆听。果然,我好像还真就听到一种微微的不同寻常的声响。不过,事后,我还是自我解释:其实,人的耳朵贴到那里都可以感觉到某种轻微的声音,这其实只是一种声学的效应,绝非“神”在向你宣释福音。至于古树所自有的气场,我对此也持将信将疑的认识。严格地说,任何一个自然体,都有着自己不同频率的磁场,或许,这也就是某些人所认为的“气场”。但说归说,我还是很虔诚地围着这株古松按顺时针方向转了三圈,不管是否接受了古松的“气场”,反正表达了我对大自然的敬畏。
对于当初康熙皇帝出巡塞外时见到此松,大呼神奇,敕令建庙,并亲笔题词“九龙松”一事,我很想亲眼目睹并证实这一传闻。但在景区内转了一圈,还是无缘见到康熙皇帝的墨宝。这或许只是民间的传说吧。级仍然是传说,就无须验别真假。
但园区管理员却信誓旦旦地说,这事绝对是真的,只是康熙帝的题词在后来的动乱中遗失了。但他派出的五百军士却一直就驻守在这里,后来,他们也都与当地百姓通婚,经过世代繁衍,形成园区周边的5个满族村。
这我相信,园区周边的满族村落,肯定是为了守卫这条南北大通道,但是否是专门为了守护这株九龙松,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在九龙松旁,我见到了康熙皇帝的后人爱新觉罗·溥杰题写的“九龙松”三字石碑,也算是弥补了康熙题词无着的缺憾吧。
前些年,这株古松旁,曾有座寺庙,一度成为学校,孩子们在课余之时,也曾攀爬到九龙松那不高的树干上玩耍。后来,小学搬迁,将那座古庙改建成娘娘庙,庙里供奉着九龙圣母像。
如今,这株九龙松被当地百姓和慕名前来的游客当成祈祷膜拜的图腾,在许多枝杈上系满了祈福的红丝带,寄托着人们向往幸福的祈盼。
说实话,这株九龙松,还真称得上是天下第一松。
九龙松
丰宁有棵九龙松
在河北省的丰宁县,有一株天下罕见的九龙松。说是当初康熙皇帝见到这株松树,也大呼奇特,居然还调派了五百名军士驻扎此地,终生呵护此树。天下各种奇树怪树,我也见过一些,却从未听说还有皇帝居然派兵丁守护的古树。由此,更加剧了我前去一探究竟的渴望。
“龙抬头”后的一个艳阳天,我去了丰宁县。
丰宁县位于北京怀柔区以北一百公里。从北京城北侧的来广营,乘坐936路公交车,三个多小时的行程,就到了丰宁县长途客运站。再打的,赶往丰宁县城西北15公里处的五道营乡,名闻遐迩的九龙松园区,就坐落在公路边。
许是初暖咋寒,又突然刮起凌冽的北风,九龙松园区内,居然只有我一个游客。这也倒好,我就喜欢独自一人四处漫步。
转过“天下第一奇松”的影壁,那株九龙松就出现在眼前。
乍一看,真就给人以一种莫名的震撼。就这么一株松树,竟占据了园区内多半的地盘!
远看,这株松树好像一个巨大的盆景,虽是初春,寒风呼啸,却仍郁郁葱葱,生机盎然。针状的枝叶,密密匝匝。整株古松,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地分为上下4层,九根粗大扭曲的枝杈,从略呈倾斜状的主干向四方盘旋着伸展开去;九条盘曲的枝干,仿佛龙身;树皮斑驳,又恰似片片龙鳞,真真的就如同九条巨龙,屈曲盘旋,腾空而起,果真不愧为九龙松。
迫不及待地走到树下,仰面看去,一根根虬曲的枝杈盘旋着,迥然各异,自成情趣。有意思的是,或许是经过几近千年的风雪沧桑,这株松树的枝干没有如同其他松树一般竭力向高空发展,力显高大,而只是扭曲着翻转着向四处延伸开来。所以,树冠虽茂盛,却并不高大。树冠的最高处,超不过8米,主干的胸围也不粗,顶多只有两抱,而密匝的枝叶却覆盖了几近方圆一亩,有如被老天爷用巨掌拍扁了一般,不由不令人感叹大自然的造化。
园区管理员悄悄地介绍说,这株古松的最独特之处,其实不在枝杈的九曲盘旋和树冠的低矮,而是这株古松由于凝聚了天地千年的精华和吸纳了日月的灵气,也就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气场。你站在树下,只要心平气和地闭上眼睛,屏住呼吸,甚至还可以感受到自己被某种超然的东西所环绕;要是你贴近树干,还能听到一种异常的回音。
我哂笑,我才不信这,未必千年的古树还真能成精?但我还是好奇地把耳朵贴到树干上,屏住呼吸,静静地聆听。果然,我好像还真就听到一种微微的不同寻常的声响。不过,事后,我还是自我解释:其实,人的耳朵贴到那里都可以感觉到某种轻微的声音,这其实只是一种声学的效应,绝非“神”在向你宣释福音。至于古树所自有的气场,我对此也持将信将疑的认识。严格地说,任何一个自然体,都有着自己不同频率的磁场,或许,这也就是某些人所认为的“气场”。但说归说,我还是很虔诚地围着这株古松按顺时针方向转了三圈,不管是否接受了古松的“气场”,反正表达了我对大自然的敬畏。
对于当初康熙皇帝出巡塞外时见到此松,大呼神奇,敕令建庙,并亲笔题词“九龙松”一事,我很想亲眼目睹并证实这一传闻。但在景区内转了一圈,还是无缘见到康熙皇帝的墨宝。这或许只是民间的传说吧。级仍然是传说,就无须验别真假。
但园区管理员却信誓旦旦地说,这事绝对是真的,只是康熙帝的题词在后来的动乱中遗失了。但他派出的五百军士却一直就驻守在这里,后来,他们也都与当地百姓通婚,经过世代繁衍,形成园区周边的5个满族村。
这我相信,园区周边的满族村落,肯定是为了守卫这条南北大通道,但是否是专门为了守护这株九龙松,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在九龙松旁,我见到了康熙皇帝的后人爱新觉罗·溥杰题写的“九龙松”三字石碑,也算是弥补了康熙题词无着的缺憾吧。
前些年,这株古松旁,曾有座寺庙,一度成为学校,孩子们在课余之时,也曾攀爬到九龙松那不高的树干上玩耍。后来,小学搬迁,将那座古庙改建成娘娘庙,庙里供奉着九龙圣母像。
如今,这株九龙松被当地百姓和慕名前来的游客当成祈祷膜拜的图腾,在许多枝杈上系满了祈福的红丝带,寄托着人们向往幸福的祈盼。
说实话,这株九龙松,还真称得上是天下第一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