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常说,草木无情。其实不然,草木亦有情,草木是生物,怎会无情?
你看那一棵棵大树,它们仅就只是落寂地生长在旷野生长在山坡生长在大路两边的树吗?才不是呢!它们,其实相互都是真挚的朋友,是亲密的爱人,是温馨的家人。
你只要用心观察,就能发现,暖风微醺之时,大树小树们总是在相互窃窃细语,在相互倾吐着友情和爱意;在寒风凛冽之时,他们又总是尽可能地相偎相依,共同抵御着冰封雪盖;纵使相隔很远,他们也会借助风力,招手呐喊,遥相呼应,互相诉说着忧愁和分享着快乐。
他们珍惜彼此,他们一生相随,无论秋冬春夏,无论酷暑严寒。阳春三月,他们共同发芽抽叶,茁壮生长;严寒袭来,它们一起撒下落叶,哪怕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也会互相照应,不忘彼此。
北京白云观里这两株古树濒临枯萎,却仍相偎相拥,不离不弃
在我看来,无数的树木中,最值得一说的树,当属杨树。
杨树是天底下最普通的树木,它没有婀娜妩媚的身姿,也少有其他树木的“婆娑曲虬”或“横斜漫长”,它只是一个劲地直向云天。杨树的木质不如其他树木那般坚硬,也少有美丽的纹路,但却是人类使用最多的木材之一。杨树朴实无华,崇尚着正直挺拔;杨树生长迅速,主干笔直高大,十年就能成材。
在我姥姥家的村口,生长着一排高大的杨树,枝叶繁茂,主干挺拔。微风拂过,桃形的叶片便哗哗作响。春天,杨树发芽开花,长出一条一条条状的毛茸茸的种子。一阵风过,这些种子撒落,又像爬满一地的“毛毛虫”;夏天,有了茂密枝叶的呵护,这里成了人们歇脚聊天的好处去。孩童们喜欢摘下一片树叶,把粗大坚韧的叶柄相互勾套着,然后看谁能把对方的叶柄拉断;秋天,黄色的树叶飘落满地,走在上面沙沙作响。
杨树毛茸茸的树种
这些壮硕的杨树,不知是何时栽种的。有老人说,这些杨树是当年老八路住在村里时栽种的,他小的时候,还曾在这些杨树下站岗放哨,检查路条;也有人说,老八路栽种的那些杨树早已成材,都砍伐下建了村里的小学!眼下的这茬杨树,是村里成立合作社那年种的,为的是给村里添点绿荫,让大家能有个乘凉聊天的好去处。还有人说,这些杨树,其实是原先那些老杨树的种子飘落到地上,自己长出来的。说法不一,但老辈子人也都一口认定,村口的杨树,种得越多,长得越高大,村里也就越兴旺发达。不信?你看那杨树梢,一枝枝地都一个劲地朝天上猛窜,一直都窜到云里去了!这不正代表着旺气冲天吗?为啥这树叫“杨树”?就是因为他的长势兴旺昂扬!
不过,村里的老人也说,别看这杨树吃苦耐劳,可也有它的怨气。
传说,当初吕洞宾在凡间度人成仙时,由于疲劳,就坐在路边的一棵杨树下打起盹来。不料,他背着的药葫芦里装的仙丹也撒落出来,被杨树吃了。结果,杨树就一个劲地往天上长,一直长到玉皇大帝的金銮宝殿前。玉皇大帝很是吃惊,这凡间的树怎么长到我这里来了?太白金星一看,笑着说,这杨树是吃了吕洞宾的“升天丹”,沾了“仙气”了。玉皇大帝连忙叫太白金星想个法子,不能让杨树再继续往上窜了,你看,这杨树都快把金銮宝殿的房顶给顶穿了。太白金星眼珠子一转,就想出个“损”招来。他从王母娘娘的御花园里捉了一只天牛,然后把它放到杨树梢上,叫天牛可劲地吸食杨树的汁液。被天牛破了“仙气”,杨树也就没法再往上长了。从那以后,就因为有了天牛的祸害,杨树都不会长得太高。所以,村里一直就一直流传着一句老话:“杨树不蛀会撑天!”
可杨树毕竟是沾了“仙气”的树,却由此不能登天,它心里自然不甘,于是就带有怨气地瞪大了眼,不知是怨恨那祸害自己的天牛,还是埋怨那个多嘴出“损招”的太白金星。
对此,村里有人说,那是瞎说,一棵树咋能成仙?杨树上长的“大眼睛”,那是因为“望郎归”。过去,我姥姥家所在的山村,很是贫瘠,村里不少年轻人只好出远门,寻找生路。我的大舅和五舅,就先后“走西口”去了包头给人打工。留在家中的亲人,又怎能不挂念远去的亲人?所以每到年节,往往就常站在村口的高台上,一个劲地向远处的大路眺望,切盼着他们的归来。或许就是由于人们“盼郎归”的情感太深太重,那些有“神性”的杨树受到感化,慢慢的,树干上,也就长出了一只只巨大的眼睛。
杨树干上的大“眼睛”,令人过目难忘
你从杨树的大“眼睛”里看到了什么
这些,我都不信。其实,杨树上的“眼睛”,是当初为了使树木能长成栋梁之材,人为地砍掉了蔓生的枝桠,年头久了,伤痕处便愈合成了眼睛的形状。
但是,杨树上的那一只只大“眼睛”,却给我留下既深刻的记忆。你看好了,那一只只大眼睛,有的似凝眸远望,有的如含泪欲流;有的饱含深情,有的满是惆怅……那一只只大“眼睛”,无不流露出或是企盼或是缅怀、或是牵挂或是眷恋的眼神……一切世间真情,全都淋漓尽致、惟妙惟肖地凸显出来,因此,杨树也就被赋予了旺盛的生命力,就有了令人遐想无限的美感……
还有,大多数树的树皮都是黑褐色的,褶皱铺叠,苍老而没有生气,给人一种沉闷单调的感觉。而杨树的树皮则是灰白色的,相对光滑,也就显得清新爽净,充满勃勃生机。不由不令人浮想联翩,那洁白的树皮下,一定隐藏着无数的精灵,不然,怎么会长出那么多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大眼睛来呢?
记得在村里时,有一次因为嘴馋,偷摘了生产队的几个西红柿,结果被罚了一角钱。郁闷之余,我独自来到村边。突然,我发现,杨树干上的那一只只大眼睛,仿佛对我流露出睥睨的眼神,令我看后心里发毛。做错了事,难道那杨树也在责怪我?再看另一棵树干上的大眼睛,却好像噙着泪花,如同在为我的不争气而伤心,果真就是“草木有情”!那一刻,我真真的是自责了。
也就在那时那刻,我突然觉得,杨树干上那一只只神态各异的大眼睛,都在洞察着世事沧桑;那切盼的眼神,都在催促着我勇敢面对;那冷峻的怒目,让我学会了一身的傲骨,少了奴颜婢膝;更有那带有平和笑靥的大眼睛,给了我自信的力量;那睨斜怪异的眼神,仿佛是令我鄙视那些尘世媚俗,摈弃了处世圆滑。那一只只大眼睛,也仿佛都在警示鼓励我,无论何时,都要襟怀坦白,站直了做事为人!
据说,在这世上,就有一种“眼睛法则”。就是在任何物体上,只要给它加上一双“眼睛”,顿时就会令人觉得这个物体也就拥有了生命。比如一把茶壶,只要你给它画上一双眼睛,然后对着这把茶壶凝视片刻,你突然就会觉得,自己竟可以和这把茶壶进行沟通;又比如一本书,你只要在封面上画上一双眼睛,你看着看着或许就会发现,这本书活了,能与你有话可说!甚至是一堵砖墙,只要你在墙上画上一双大眼睛,你顿时就会觉得这堵墙就能看透你的内心。
仿佛能洞察世事的大“眼睛”
记得前些年,我去镇江。在北固山上的甘露寺里,有尊释迦佛像。他的眼睛塑的就极为传神。不论你站在哪个方位,都会感觉到佛祖的眼睛都在盯着你。据说,这也就是世间所说的“人在做,天在看”,“头上三尺有神灵”;这也是在警示着人们,要时时谨慎警惕,恶事坏事一点也不可做。哪怕身在在暗处,上天也在盯着你。
“眼睛法则”证明,眼睛是生命的象征。任何物体,只要有了眼睛,就如同有了生命。
有人说,草木无声,但那轻拂的风声就是他们的低吟浅唱;也有人说,草木无语,可那落在叶子上的滴答细雨分明是他们的窃窃私语。
草木有情,眼凝视着你的眼睛,不正是他所要对你述说的流露吗?
杨树的眼睛
人常说,草木无情。其实不然,草木亦有情,草木是生物,怎会无情?
你看那一棵棵大树,它们仅就只是落寂地生长在旷野生长在山坡生长在大路两边的树吗?才不是呢!它们,其实相互都是真挚的朋友,是亲密的爱人,是温馨的家人。
你只要用心观察,就能发现,暖风微醺之时,大树小树们总是在相互窃窃细语,在相互倾吐着友情和爱意;在寒风凛冽之时,他们又总是尽可能地相偎相依,共同抵御着冰封雪盖;纵使相隔很远,他们也会借助风力,招手呐喊,遥相呼应,互相诉说着忧愁和分享着快乐。
他们珍惜彼此,他们一生相随,无论秋冬春夏,无论酷暑严寒。阳春三月,他们共同发芽抽叶,茁壮生长;严寒袭来,它们一起撒下落叶,哪怕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也会互相照应,不忘彼此。
在我看来,无数的树木中,最值得一说的树,当属杨树。
杨树是天底下最普通的树木,它没有婀娜妩媚的身姿,也少有其他树木的“婆娑曲虬”或“横斜漫长”,它只是一个劲地直向云天。杨树的木质不如其他树木那般坚硬,也少有美丽的纹路,但却是人类使用最多的木材之一。杨树朴实无华,崇尚着正直挺拔;杨树生长迅速,主干笔直高大,十年就能成材。
在我姥姥家的村口,生长着一排高大的杨树,枝叶繁茂,主干挺拔。微风拂过,桃形的叶片便哗哗作响。春天,杨树发芽开花,长出一条一条条状的毛茸茸的种子。一阵风过,这些种子撒落,又像爬满一地的“毛毛虫”;夏天,有了茂密枝叶的呵护,这里成了人们歇脚聊天的好处去。孩童们喜欢摘下一片树叶,把粗大坚韧的叶柄相互勾套着,然后看谁能把对方的叶柄拉断;秋天,黄色的树叶飘落满地,走在上面沙沙作响。
这些壮硕的杨树,不知是何时栽种的。有老人说,这些杨树是当年老八路住在村里时栽种的,他小的时候,还曾在这些杨树下站岗放哨,检查路条;也有人说,老八路栽种的那些杨树早已成材,都砍伐下建了村里的小学!眼下的这茬杨树,是村里成立合作社那年种的,为的是给村里添点绿荫,让大家能有个乘凉聊天的好去处。还有人说,这些杨树,其实是原先那些老杨树的种子飘落到地上,自己长出来的。说法不一,但老辈子人也都一口认定,村口的杨树,种得越多,长得越高大,村里也就越兴旺发达。不信?你看那杨树梢,一枝枝地都一个劲地朝天上猛窜,一直都窜到云里去了!这不正代表着旺气冲天吗?为啥这树叫“杨树”?就是因为他的长势兴旺昂扬!
不过,村里的老人也说,别看这杨树吃苦耐劳,可也有它的怨气。
传说,当初吕洞宾在凡间度人成仙时,由于疲劳,就坐在路边的一棵杨树下打起盹来。不料,他背着的药葫芦里装的仙丹也撒落出来,被杨树吃了。结果,杨树就一个劲地往天上长,一直长到玉皇大帝的金銮宝殿前。玉皇大帝很是吃惊,这凡间的树怎么长到我这里来了?太白金星一看,笑着说,这杨树是吃了吕洞宾的“升天丹”,沾了“仙气”了。玉皇大帝连忙叫太白金星想个法子,不能让杨树再继续往上窜了,你看,这杨树都快把金銮宝殿的房顶给顶穿了。太白金星眼珠子一转,就想出个“损”招来。他从王母娘娘的御花园里捉了一只天牛,然后把它放到杨树梢上,叫天牛可劲地吸食杨树的汁液。被天牛破了“仙气”,杨树也就没法再往上长了。从那以后,就因为有了天牛的祸害,杨树都不会长得太高。所以,村里一直就一直流传着一句老话:“杨树不蛀会撑天!”
可杨树毕竟是沾了“仙气”的树,却由此不能登天,它心里自然不甘,于是就带有怨气地瞪大了眼,不知是怨恨那祸害自己的天牛,还是埋怨那个多嘴出“损招”的太白金星。
对此,村里有人说,那是瞎说,一棵树咋能成仙?杨树上长的“大眼睛”,那是因为“望郎归”。过去,我姥姥家所在的山村,很是贫瘠,村里不少年轻人只好出远门,寻找生路。我的大舅和五舅,就先后“走西口”去了包头给人打工。留在家中的亲人,又怎能不挂念远去的亲人?所以每到年节,往往就常站在村口的高台上,一个劲地向远处的大路眺望,切盼着他们的归来。或许就是由于人们“盼郎归”的情感太深太重,那些有“神性”的杨树受到感化,慢慢的,树干上,也就长出了一只只巨大的眼睛。
这些,我都不信。其实,杨树上的“眼睛”,是当初为了使树木能长成栋梁之材,人为地砍掉了蔓生的枝桠,年头久了,伤痕处便愈合成了眼睛的形状。
但是,杨树上的那一只只大“眼睛”,却给我留下既深刻的记忆。你看好了,那一只只大眼睛,有的似凝眸远望,有的如含泪欲流;有的饱含深情,有的满是惆怅……那一只只大“眼睛”,无不流露出或是企盼或是缅怀、或是牵挂或是眷恋的眼神……一切世间真情,全都淋漓尽致、惟妙惟肖地凸显出来,因此,杨树也就被赋予了旺盛的生命力,就有了令人遐想无限的美感……
还有,大多数树的树皮都是黑褐色的,褶皱铺叠,苍老而没有生气,给人一种沉闷单调的感觉。而杨树的树皮则是灰白色的,相对光滑,也就显得清新爽净,充满勃勃生机。不由不令人浮想联翩,那洁白的树皮下,一定隐藏着无数的精灵,不然,怎么会长出那么多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大眼睛来呢?
记得在村里时,有一次因为嘴馋,偷摘了生产队的几个西红柿,结果被罚了一角钱。郁闷之余,我独自来到村边。突然,我发现,杨树干上的那一只只大眼睛,仿佛对我流露出睥睨的眼神,令我看后心里发毛。做错了事,难道那杨树也在责怪我?再看另一棵树干上的大眼睛,却好像噙着泪花,如同在为我的不争气而伤心,果真就是“草木有情”!那一刻,我真真的是自责了。
也就在那时那刻,我突然觉得,杨树干上那一只只神态各异的大眼睛,都在洞察着世事沧桑;那切盼的眼神,都在催促着我勇敢面对;那冷峻的怒目,让我学会了一身的傲骨,少了奴颜婢膝;更有那带有平和笑靥的大眼睛,给了我自信的力量;那睨斜怪异的眼神,仿佛是令我鄙视那些尘世媚俗,摈弃了处世圆滑。那一只只大眼睛,也仿佛都在警示鼓励我,无论何时,都要襟怀坦白,站直了做事为人!
据说,在这世上,就有一种“眼睛法则”。就是在任何物体上,只要给它加上一双“眼睛”,顿时就会令人觉得这个物体也就拥有了生命。比如一把茶壶,只要你给它画上一双眼睛,然后对着这把茶壶凝视片刻,你突然就会觉得,自己竟可以和这把茶壶进行沟通;又比如一本书,你只要在封面上画上一双眼睛,你看着看着或许就会发现,这本书活了,能与你有话可说!甚至是一堵砖墙,只要你在墙上画上一双大眼睛,你顿时就会觉得这堵墙就能看透你的内心。
记得前些年,我去镇江。在北固山上的甘露寺里,有尊释迦佛像。他的眼睛塑的就极为传神。不论你站在哪个方位,都会感觉到佛祖的眼睛都在盯着你。据说,这也就是世间所说的“人在做,天在看”,“头上三尺有神灵”;这也是在警示着人们,要时时谨慎警惕,恶事坏事一点也不可做。哪怕身在在暗处,上天也在盯着你。
“眼睛法则”证明,眼睛是生命的象征。任何物体,只要有了眼睛,就如同有了生命。
有人说,草木无声,但那轻拂的风声就是他们的低吟浅唱;也有人说,草木无语,可那落在叶子上的滴答细雨分明是他们的窃窃私语。
草木有情,眼凝视着你的眼睛,不正是他所要对你述说的流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