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评500帝
(138~140)
138、夏仁宗(李仁孝1194~1193年帝位55年)
异光满室仁孝生,
登基尽施汉儒政。
内确地权外贡金,
辽灭宋残夏中兴。
注:A、异光满室~指李仁孝出生时值元德六年(1124年)九月,生母为汉人曹氏。出世时“异光满室”,李乾顺的妃子辽成安公主见后非常喜爱,请求命名为“仁孝”。
B、汉儒政~指李仁孝登基后,宋朝的儒家文化对他极具吸引力。李仁孝下令在各州县设立学校,进学的子弟增至3000人,比崇宗朝的“国学”人数增加了十倍。人庆二年(1145年)七月,李仁孝更模仿宋朝制度,建立“太学”,他亲自主持“释奠”大礼。李仁孝崇信佛教。天盛十一年(1159年),派遣使者到西藏,奉迎迦玛迦举教派的始祖都松钦巴。李仁孝专门组织人员编纂法典,在修订旧有法律的基础上,新修法典定名《天盛改旧新定律令》,共分二十章,计一千四百六十条,其内容包括刑法、诉讼、民事、婚姻、经济、行政等。这是西夏一代最完整的法典,被国外学者称为“中世纪独一无二的法律文献”。
C、内确地权~指李仁孝确立和巩固封建士地所有制关系,减免地租和赋税等。这都对西夏社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D、外贡金~指李仁孝见辽、宋衰落而金兴,就釆取和金外交政策,主动向金进贡称臣。
E、辽灭宋残~指辽国被金消灭,宋被攻破都城偏安东南一隅。
F、夏中兴~指李仁孝登基时正值宋室南迁,辽朝灭亡。西夏完全处在新兴发展起来的金国的包围之中。面对这种局势,李仁孝审势度时,决定与金通好,承认其宗主国地位。由于他在内政外交诸方面的不懈努力,促进了西夏国的经济繁荣,国力强盛。西夏这时的疆域包括了今宁夏、甘肃的大部、陕西的北部、内蒙古的西南部、青海的东北部、新疆的一部分和蒙古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地区。疆土的辽阔为其建国以后所未有。李仁孝被史家称作为中兴之王。
139、夏桓宗(李纯佑1177~1206年帝位14年)
温和厚实续父政,
附金和宋国承平。
逸久生腐盛而衰,
母侄通奸逐龙庭。
注:A、续父政~指李纯佑17岁登基后基本上实行的是其父仁宗李仁孝的政策。
B、附金和宋~指李纯佑在外交上采取的是依附新兴势大的金国,并同时与宋朝和好相处,这种政策使夏内外承平。
C、逸久生腐~指夏较长时间的安定承平,统治阶层开始贪图安逸,日益腐朽堕落,从此西夏政治日益腐败,国势衰落。
D、母侄通奸~指李纯佑之族弟李安全在1196年上书桓宗,请求继承父亲的爵位,遭到桓宗的拒绝。于是他怀恨在心,开始韬光养晦,并与桓宗的母亲罗太后通奸,试图借助太后的势力一手遮天。
公元1206年,李安全在罗太后的支持下发动政变,废掉了桓宗,自己登基做了皇帝。桓宗被软禁后不久于该年五月末暴卒,年仅三十。
140、夏襄宗(李安全1169~1211年帝位6年)
篡位德才不配位,
昏庸无能国式微。
弃金断援终降蒙,
献女偷生命轮回。
注:A、篡位~指李安全于公元1206年,在罗太后的支持下发动政变,废掉了桓宗,自己登基做了皇帝。但德才不配,昏庸无能,治国无方,国势衰退。
B、降蒙~指公元1209年,铁木真率领蒙古大军亲征,发动了第三次对夏国的军事入侵,强攻翰孩罗城,李安全派儿子李承祯为元帅,大都督府令公高逸为副元帅,督兵5万阻击。结果夏軍大败。蒙軍直抵西夏都城中兴府。李安全遣使向金求援遭拒。最后蒙古兵筑埧引黄河水淹城,虽埧溃退兵,但蒙古接受了李安全的投降。
C、献女~指李安全降蒙时献出自己的女儿以及许多金银财宝,大批牲畜,遣人赴蒙古大帐议和,蒙古大军方才退去。
D、命轮回~指李安全靠政变篡位,结果被政变赶下台。公元1211年8月12日,宗室齐王李遵顼发动政变,李安全被废,并于一个月后不明不白地死去,终年四十二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