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儿子的第一篇小说习作——《故人叹》(八)大结局

(2021-11-26 22:31:11)
标签:

古风

长篇小说

高中一年级

习作

故人叹

分类: 小说连载
儿子的第一篇小说习作——《故人叹》(八)大结局
(图片来自网络,谨向原作者致谢!)

故人叹

(改编自同名歌曲)

作者:空城

(儿子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习作,创作于2019年9月高一年级第一学期开学伊始)

)大结局


“后昭被破!”

城门破开之时,有几骑向南驰去。消息如星星之火,燃起了燎原之势。未经战乱的大小城池,纷纷派出了军马,向南都进发。这其中,有官军,有官员自家的亲卫,甚至还有刚拿起武器的平民百姓。亡国之恨将他们聚在一起,长久的积怨驱动着他们,组成复仇的大军,向后昭进发。南朝潜藏的力量,被一点一点地发掘出来,各地兵马,齐聚后昭城外。

沙尘重新扬起。

城楼之上,李征按剑而立,身旁的副将挥动着旗帜,一旁的战鼓隆隆作响,鼓点愈发急促。

城门乍开,一队队剽悍的北军呐喊着杀出,与南军短兵相接。黄沙挡住了李征的视线。他用脚一下一下地踏着地面,转身回望破败的后昭,旋即偏头,眉宇一皱,充满了不屑。

少顷,杂乱的喊杀声似乎变得齐整,惊愕的神色从李征脸上闪过。透过烟尘,依稀可见南军整齐的队伍,而北军已仓皇逃遁。李征急令关门。付出惨重的代价后,才堪堪挡住南军的攻势。南军围城下寨,使后昭城中的北军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在北军败退时,乱军之中,一个身着北军军服的身影倏地闪过,在茫茫人海中,很快不见了踪迹,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随着被困时间的延长,北军的处境也越来越被动,兵粮寸断,军心涣散,而南军的势力越来越大,士气不断高涨。

终于,总攻发起了。

此时的北军早没了攻城略地的气势,全然抵挡不住复仇心切的南军,再加上之前在攻城时城墙已受到重创,在更为强大的攻势下,城楼摇摇欲坠,随时可能坍塌。李征见状,直接扔下大军,命其死守,带着近卫退入城中,准备着最后的抵抗。

石块砸在城墙上的声音,沉闷有力,一下一下地,竟有些像华山的钟磬之音,亲卫忙碌筑防的身形在李征眼里逐渐虚化,他感觉有点恍惚,好像置身在华山府堂,周围有一大群嬉闹着的弟子。

夕阳西下,城中静悄悄的。在一处巷口,一人贴着墙根站定。

竟是失踪已久的赵妍。她脱下北军的军装,换上一袭黑衣。鸦黑的面纱,遮住杀意的脸庞,只有锐利的目光能被人看到,也只有一人能看到。握紧了兜中的短刀,赵妍望向皇宫方向,深深吸了口气。

喊杀声更响了。“难道这么快就抵挡不住了吗?”李征茫然地想。他不明白,失败为何会如此迅速,以致于他忘了愤怒,有些不知所措。不知不觉地,他徘徊到了皇宫前。在这里,可以远观外城——不断有南军旗帜升上城楼,战事开始向城中蔓延。城内一片接一片地火起,使废墟又多一层焦黑。

李征单薄的身影在风中萧瑟着。远处,北军的阵地正一点一点被鲸吞蚕食。

突然有一刻,一切仿佛沉寂了——城墙轰然倒塌,撼天动地的巨响掩埋了一切。

结束了吗?

烈风的嘶吼,只剩下哀叹。君独守皇宫已非昨日威严,心中情思,定不是任凭天地,在君脚下,俯首称臣。君欲寻遍山川,只问一声,可曾有故人?

“可曾有故人?”李征遥望着南军,喃喃地说。现实的世界在他眼中分崩离析,华山高堂庙宇消失了,嬉闹的童子不见了。只见赵妍向他奔来,脸上仍是灿烂的笑意,甜美的声音也顺风而来。

“师兄,今日泛舟,君意何如啊?”

风声微动,李征一凛。不等他反应,短刀裹挟着颈风,抵上了后颈。凉意渗透了全身。这种感觉是第一次,还有些新奇,不过,以后可能也没有机会了。

就如他的幻想变成了现实,赵妍出现在他的身后,只是一身霓裳羽衣变成了戎装战袍,深黑的面纱遮住盈盈笑脸,朦胧情愫变成刻骨之仇。

故人面目全非。

李征踉跄了一步,竭力维持着佯装平静的外表,却控制不住他狂跳的心。一时间,他有些词穷。沉默,蔓延开来。

许久,他才缓缓开口道:“来者想必是有些名头吧。在我最危急之时来暗算我,看来是恨我入骨吧。”

“在你因为一己私仇,对南朝爱国百姓大开杀戒的那一刻起,天下所有人,就恨你入骨!你一心复仇,竟然对师父……下如此毒手!你……”赵妍的手忍不住颤抖了一下,刀尖戳到了李征的脖子,皮肉微微下陷,刀锋闪着诡异的青光——上面沾过师父的血,正急不可待地想刺入它复仇对象脆弱的脖颈。就像一个披枷带锁,被绑在刑场上的囚徒,岌岌可危的铡刀贴着喉管,只消弹指之力就可让他命丧黄泉。生死攸关间,赵妍感觉手已经失去了知觉,无力刺出这致命的一刀。但是,师父的长叹,压抑愤怒的神情以及递出短刀的场面浮现在赵妍眼前,似有一个声音在嘶吼,在咆哮:“赵妍!赵妍!你难道忘了吗?!”

周围好像陷入了绝对的死寂。赵妍扯下面纱,缓缓地转了半圈,走到李征面前,“久违了,”她轻轻地说道,话音略带颤抖:“华山一战,师兄想必记忆犹新吧。”

刀锋不受控地抖动,于赵妍毫无知觉时,在颈侧留下了一道不甚起眼的红线。

夜幕降临了。

 

当听到“师兄”二字时,李征感觉天地崩塌了,自己好像从这个世界上坠落,坠入无边的虚空。直到颈侧的刺痛传来,他才幡然醒悟,意识到面前伊人是从前疼过爱过,却又差点亲手将其置于死地的师妹。

面对刀锋,他头一次产生了恐惧,本能地向后一退,绊到了身后的台阶,仰面倒在地上,手很不自然地在身后撑着,样子充满了无助。

赵妍站着没动,居高临下,面色因悲恨而通红。“还记得你对师父做出的事吗?我此程到来,是来复仇的!为师父,为天下因你而遭受杀戮的人!我要你偿……咳……”赵妍呛咳了一下,她发现自己居然说不出来“偿命”二字。顿了一下,她盯着李征的眼睛:“我爱你,但是,我恨你。”

她说得平静从容,却又饱含悲恨,像是挂着泪珠的笑靥。冷暖交织在这望断岁月的目光中,顷刻间摧垮了李征最后的防线——他因绝情与冷酷筑起的,隔膜一切的屏障。他曾以为自己可以拥有一切,为王者,背负披荆斩棘的冷。但当这层隔膜破裂,他才发现自己原来赤身裸体,身无长物。悔恨,第一次这样强烈地涌上心头。他历经风尘,发已衰白,没有亲人,没有朋友,孑然一身,故人也离他而去。寒风冷雨中的独行者终于筋疲力尽,渴望归期。他如同一叶浮萍,随波逐流,真正摧垮他的,不是一路艰难险阻,只是故人的一颦一笑和那句“我来找你了”。

刺痛变得迟缓了,有凉意散开。“晚了。”他想。

他本想悬崖勒马,只惜已粉身碎骨。

“赵……赵妍,”他说,悔恨在他脸上交织,一颗泪珠从眼角滑落,“我当初只因被南朝盗匪所辱,便泄愤于南朝,使两朝人民陷入战乱,害了同门,害死师父,我……”

“在会阳时,师父有一同门,也……死于乱军之中。”他想起蜀中时赵妍说的话。

李征低下了头,半晌无语。他不由回想,自己做了多少件薄情寡义的事。但他没有忏悔的机会了。颈部的伤口处泛起了可怕的青紫色,丝丝寒意变成侵肌之寒,极寒冰毒的扩散加快了。

赵妍也注意到了李征的异样,她惊恐地看了一下手中的短刀,“哐啷”一声,短刀掉在地上。

“师妹,我负了你太多,我不怨你,也不恨你。”李征轻声地说,声音里流露出温柔,却又饱含悲戚。他抬起一只手,伸向赵妍,但犹豫了一下,半途放下,湿润的眼睛注视着赵妍,恨不能把她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神情都刻入心中。

赵妍眼角抽动着,终于控制不住,任凭泪水夺眶而出。她慢慢地跪下来,握住李征苍白的手,贴在自己的脸上——那手是如此的冰凉,泪水都似乎要结成坚冰,凛冬的严寒刺在脸上,锥在心里。

“别哭。”李征的手在她脸上缓缓拂过,拭去她的泪水。他笑了,“小时候,你也是这样,爱哭鼻子,每次都是我陪着你,直到你不哭了,再和你到山中游玩。到现在,你一点也没变啊。唉,只是小美人长成大美人了。”

赵妍的手攥得更紧了,死死地握着,就好像一松手,他就会随风而去。手上很快泛起了淤青,青色在脸上也开始蔓延。极寒冰毒侵入了他身体各处,他能渐觉四肢的僵硬,知觉也慢慢消退了。

“如果有来生的话……”他闭上眼睛,喘息着,“如果有来生,我将和你重游我们走过的千山万水,踏遍到过的天南地北。如果有来生,我要和你在溪上泛舟,在山中采撷一株幽兰,在桥边打马而过……我还要和你在竹林中习武,一招一式,不厌其烦地教你武功,让你成为江湖留名的女侠,像师父一般的绝代宗师。而我,只在人海中默默地注视着你,记住你每一次的成功。我要倾尽一生,用一颗赤诚挚爱的心,永世守护你,不让你受伤和畏惧……如果有来生,与你的相遇,将是惊鸿一面。我要把我的爱意,书写在枫叶的信笺上,落入水中,流向远方……阿妍,我爱你!”李征用尽气力说出最后一个字,一阵剧烈地咳嗽,血从嘴角流出。他怔怔地看着赵妍,尽力聚拢快涣散的目光。他想再看她最后一眼。终于,他的眼睛慢慢闭上了。

“别了,师妹。”他的声音越来越轻,气息越来越微弱,“愿来生再……”他的手垂下了,头偏向一边,他背负血债的一生终结了,“重逢”两字被他带入了无梦的长眠。

没有人喊“万岁”,只有故人看君落泪。

赵妍坐在冰冷的青石地上,放在李征胸口的手不住地颤抖,半晌,泪水已如河水般流过她的锁骨。她微微一叹,露出一抹凄婉的笑,抬起头。

启明星缓缓升起,预示着光明的一天又将到来。黎明前,却是深渊般的黑暗。

寒冷。

短刀被抬起,轻轻划过白皙美丽的脖颈。血珠四散溅开,纷纷点点落在地上,如花般唯美。

少女坐在他的边上,慢慢躺下,双臂环绕着他,眼里全是他年少时骑马带她出游的模样。

一切尘埃落定。

山山水水,生生死死,不过如此。唉,故人。

 

一年后,南北合并。新天子登基,大赦天下。为了尽快从战争后的灾难中恢复,统治者轻徭薄赋,休生养息,天下太平了很久。

五年后,华山第二代弟子在山中立碑。

李征 赵妍之墓

李征不体恤民情,作恶多端

赵妍爱护百姓,善行大义

李征本不配与赵妍合葬,但秉承我华山门派海纳百川之胸怀,断昨日之仇。

望他们了生前之愿,回未完之念,永生永世,在一起。


(全文完) 

儿子的第一篇小说习作——《故人叹》(八)大结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