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赤壁赋》随堂练习
(2017-04-20 22:57:07)
标签:
转载 |
分类: 高一 |
《赤壁赋》随堂练习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桂棹(zhào)
B.愀然(qiǔ)
C.舳舻(zhú)
D.枕藉(jì)
2.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倚歌而和之
A.
②月出于东山之上
B.
②相与枕籍乎舟中
C.
②苏子愀然
D.
②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B.而今安在哉
C.客有吹洞箫者
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6.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赤壁赋》是采用赋的体裁来写游记。赋分为汉赋、骈赋、律赋和文赋等,《赤壁赋》是一篇优秀的骈赋。
B.这篇赋由喜而悲,由悲转喜,悲喜交织的过程,巧妙地借主客问答的方式传达出来,唱叹出作者真实、复杂的心声。
C.《赤壁赋》摆脱了汉赋堆砌典故的毛病,也没有骈赋、律赋的形式束缚,体现了苏轼散文“行云流水”的风格。
D.《赤壁赋》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蕴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7.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子愀然,正襟危坐
B.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C.方其破荆州
D.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8.本文整篇情绪的转换是由喜转悲入乐,根据前文本段首句“苏子愀然”的原因是什么?试作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作者用曹操的典故其用意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拓展阅读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B.予乃摄衣而上
C.攀栖鹘之危巢
D.今者薄暮,举网得鱼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②复游于赤壁之下
C、
②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1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游记。以游踪为线索,记叙冬天夜游赤壁的见闻。随着记游的展开和推进,情节如同水面泛起的涟漪,层层荡开,境界迭出。
B.本文写景历来为人称道,说它“精于体物”即善于描摹景物。写景绘声绘形,动静结合;意境空阔辽远,雄浑壮丽。
C.全文表面上是写游赤壁之乐,其实是曲折地宣泄自己贬谪生活的郁闷,同时也是形象地演绎自己的人生哲学。表现了对现实的不满。
D.这是一篇散文赋,文句骈散结合,变化有致。文段于和谐整齐的音韵美之中,又有自然跃动的变化美。读来琅琅上口,气势贯通。
四、名句默写及语言运用
14.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2)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 。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__ 。(《赤壁赋》)
(3)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今安在哉。(苏轼《赤壁赋》)
(4)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_________ ,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15.仿照画线的句子,再续写两个句子。
你(苏轼)的一生大起大落,而你却宠辱不惊,拥有淡然的心境和乐观的态度。被贬岭南,却以“日啖荔枝三百颗”为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以“苏轼的旷达”为开头,并用上“诗情画意、人生得失、身处逆境、豁达超脱”等词语写一段话,来表现苏轼的旷达。(不超过1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不因遭受政治迫害而委靡消沉,而是寄豪情于山水,荡胸臆于自然。身处逆境而豁达洒脱,多么开阔的胸襟!多么旷达的精神!面对生活中的坎坷,我们也要用乐观驱散阴霾,用旷达解读挫折,永远保持理智与乐观。
请以“豁达乐观是一种人生境界”为题写一篇作文。
参考答案:1、C(A、酾酒临江shī,B、愀然qiǎo,D、枕藉jiè)
参考译文:
这一年的十月十五日晚上,我从雪堂步行出发,准备回到临皋去。有两位客人跟着我一道去,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完全脱落了,看见人影映在地上,抬头一望,看到皎洁的月亮,我们互相望望,很欢喜这景色,便一边走一边唱,互相应和。
接着,我不禁叹口气,说:“有客没有酒,有酒没有菜,月这么亮,风这么清,怎样度过这美好的夜晚呢?”一位客人说:“刚才黄昏时,我撒网捉到了一条鱼,很大的嘴巴,小小的鱼鳞,样子好象松江的鲈鱼。但是,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去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好酒,保存了好久了,拿它来准备你临时的需要。” 于是带了酒和鱼,再去赤壁下面坐船游玩。长江的水流得哗哗响,陡峭的江岸有百丈高;山,高高的,月,小小的,水位低了,原来在水里的石头也露出来了。才过了多久呀,以前风景竟再也认不出来了。
我就提起衣襟走上岸去,踩着险峻的山岩,拨开杂乱的野草,坐在象虎豹的山石上休息一会儿,再爬上枝条弯曲形似虬龙的树木,最高处我攀到睡着鹘鸟的高巢,最低处我低头看到水神冯夷的深宫。那两位客人竟不能跟上来,我嘬口发出长长啸声,草木似乎都被这种尖锐的声音震动了,山也发出共鸣,谷也响起回声,风也起来,江水也汹涌了。在这种情境中,我也默默地感到悲愁,感到紧张,简直有些恐惧,觉得这里再也不能停留了。回到江边上了船,把船撑到江心,听凭它漂到哪儿就在哪儿休息。
这时快到半夜了,向周围望去,冷冷清清。恰巧有一只白鹤,横穿大江上空从东飞来。两只翅膀象两个车轮,黑色裤子,白色上衣,发出长长的尖利叫声,擦过我的小船向西飞去。一会儿,我和客人离船上岸以后,回到家里,客人走了,我,也睡了。梦见一个道士,穿着羽毛做的衣服轻快地走着,走到临皋下面,向我拱手行礼,说:“赤壁这次旅游很痛快吧?’我问他的姓名,他低着头不回答。“唉呀!我知道了。昨天晚上,一边叫一边飞过我船上的,不是你吗?”道士回头对我笑了,我也惊醒了。打开房门一看,不知道他到哪里去了。
姓名:王寿波
电话:0318—4386234
电子信箱:wsb5418@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