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2013-12-09 23:33:12)分类: 教育科研 |
兰州市2013年教育科学规划“个人课题”
申 报 表(二)
编 |
|
类 |
小学体育 |
|
课题名称 |
小学体育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
|||
关键 词界定及课题名称的 解读 |
关键词: 有效教学、策略、小学体育 界 有效教学: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策略: 可以实现目标的方案集合。 小学体育:以身体练习为主,以实践性的手段对小学生进行体育教育和卫生常识的培养!在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同时进行适当科学的锻炼。 解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发生了很大改变,教师观念也有了很大突破。当前学校体育课堂教学,教师们都能积极参与新课程的教学,努力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改革学习方式,促进教学的民主化等教学方式。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倾向”和“新问题”。而我们在当前教育教学的新环境下如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体育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
|||
课题 研究 的背 景及 意义 |
|
|||
课题研究的 目标 |
研究目标: 1)通过调查研究,对当前课堂教学的无效、低效行为表现进行梳理,找出导致课堂教学低效、无效的致命因子,提出提升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方法。 2)通过课题研究,推进教师回到研究状态,让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通过深入学习《课程标准》及有关有效性教学理论,能够对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与不断改善。 3)通过课题研究,学生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上将会拥有充分的从事学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合作交流的氛围中。 |
课题 研究 的 内容 |
1、探索研究小学体育课有效性教学的准备策略、实施策略、评估策略和具体操作方法,力求改变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会有效指导,导致学生不会有效学习的弊端,彻底改变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现状。 2、正确有效的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和效率,提高自主、科学锻炼身体和终生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体育素养。 |
课题 研究 过程 及 方法 |
1、重点探索实践中小学体育课有效性教学的准备策略、实施策略、评估策略和具体操作方法,力求改变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会有效指导,导致学生不会有效学习的弊端,彻底改变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现状。 2、正确有效的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和效率,提高自主、科学锻炼身体和终生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体育素养。 3、探索体育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和具体实效教学方法。 (1)体育课有效性设计的策略和方法 (2)体育课有效性实施的策略和方法 (3)体育课有效性反思的策略和方法 4、本课题研究拓展延伸的内容: 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锻炼(大课间、比赛)的整合策略研究。 |
|
课题研究的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申报阶段 搜集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学习、交流、讨论,确定研究课题,撰写实施方案,申报课题。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1、对课堂上有效教学现象进行调研,分析致因 2、撰写开题报告,设计课题实施方案。举行课堂教学有效性展示课。 3、学习《纲要》、《新课标》和小学体育新教材;其次课题研究内容、方法、过程等。研究有效性教学指导的内容和原则。 4、有效通过对学生问卷 、研讨、课堂观察等,了解学生进行有效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撰写调查报告。研究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指导策略和方法。 5、实践、反思、修正、总结有效教学的指导策略和方法,整理相关课题研究材料。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结题阶段 1、全面收集、整理与课题有关的材料。 2、进行系统、全面的总结,撰写出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资料法,2、实验法,3、案例研究法,4、经验总结法等。 |
课题 研究 的条 件及 预期 成果 |
课题研究的条件: 研究对象(小学三年级、六年级学生)。 研究周期(一学年)。 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和效率,提高自主、科学锻炼身体和终生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体育素养。 2、撰写关于小学体育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的随笔和相关论文。 |
学校(单位)意见 |
|
区(县)教科研部门意见 |
|
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审批意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