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哈罗格兰德大桥
通过国内的一系列基建工程,中方工程师向全世界证明了这就是中国基建的力量,其实力不光已经得到多国认可,甚至还远赴北极建造极光大桥?老外看后佩服不已,这座桥梁不仅提升了当地的交通通行效率,还将人类造物的美感与自然之美相结合,成为当地一道靓丽风景线,中国基建再创奇迹,北极圈内打造出一座桥梁,老外见了都不敢相信,中国究竟如何建成这座大桥?
图为雪中的哈罗格兰德大桥
这座由中国建设的基建工程,就是位于挪威的哈罗格兰德大桥,在建设这座桥梁之前,两岸的居民要想相互交通,只有两种交通方式,一是通过公路绕行一大圈,花费数个小时的时间跨过峡湾,要么就是乘坐船舶从水面上通过峡湾,但不论是哪一种方法都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并且相对麻烦,因此当地居民的交通可以说是十分不便,因此挪威政府提出了建设一座大桥的设想。然而要在峡湾所处的北极圈内修建大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该地区不仅地质条件复杂,气候也非常恶劣,气温经常降低到零下几十度,对施工人员和桥梁本身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大量西方基建企业看到是挪威在进行桥梁建设的招标,立刻就跑路了,因此最终只有中国凭借自己的强大基础建设实力中标并赴挪威进行桥梁的设计和建造工作。
图为哈罗格兰德大桥
然而这座桥梁的设计和建造难度却非常之大,由于该地区处于北极圈,因此冬季几乎长达半年,气温最低可达到零下20甚至30,两岸的陆地和中间的海面又形成了管道效应,导致桥梁选址附近经常出现极大的横风,这就对桥梁的抗风和抗低温性能提出了巨大的考验,并且施工人员在建设过程中也需要在高空顶着前方进行工作,这无疑极大地增加了施工作业的风险性,最重要的是由于挪威是一个北欧国家,因此在这里进行基础工程的建设,必须遵守极其严格的欧洲标准进行建造,才能符合验收要求。然而这一系列的困难都没有使中国基建团队退缩,为了解决低温带来的问题,中国在桥梁建设上运用了特殊的材料,并且由于挪威国内不具备生产这些材料的能力,在建桥所耗费的1.5万吨钢材当中,有多达1.1万吨是从中国国内远渡重洋运输而来的,除此之外,中国设计团队还和当地设计师积极联系并请教了与当地气候有关的一系列问题,针对性地进行了桥梁的外形设计,最终整座桥梁的外形呈现出鱼腹形状,能够有效地抵抗该地区的大风。
图为极光和哈罗格兰德大桥
同时建设过程中的工程人员也必须克服,寒冷、海中激流、大风和极夜等难题,而这些挑战都没有让中国工程人员低头,最终中国成功打造出了这座被称为极光之桥的哈罗格兰德大桥,每当极夜来临,天上的极光和桥面上的灯光交相辉映,形成一幅自然与人造美景共存的美丽画卷,也成为了中国基建的一张金色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