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红--马上蝉摆件

标签:
剔红雕件杂谈 |
剔红是雕漆的一种,就是一种在堆起的平面漆胎上剔刻花纹的技法。雕漆常以木质、金属等为胎,用漆刷上,少则八、九十层,多达一、二百层,待半干时描上画稿,然后施加雕刻。
雕漆在我国始于唐代,元代嘉兴西塘最为著名。现代主要产地有北京、扬州、天水、徽州等,雕漆大多用鲜明的朱漆,故又名剔红。
马上蝉摆件:高14.5厘米,身最宽处10厘米、重550g(见下图)。
剔红马上蝉全器为朱红色,马高12厘米,至蝉身高度为14.5厘米。马低首、弓背,前腿一只直立,一只弯曲、蹄尖落地。两后腿微曲。马首伸向地面(一块惰圆形相连的雕件),正在咀嚼青草。马颈修长,马鬃从颈背自上而下倾向两侧。马耳贴颈直立,马尾紧贴两腿之间。一只蝉卧俯在马背之上,蝉嘴紧紧咬住马身。
剔红摆件立体感强,从造型上看具有丰富的写实性和想象力、表现古人追求一种自然写实的艺术风格。通过马身、马首、四肢和马鬃、马尾的纹饰线条及蝉的姿态,表现出一件具有活性、细腻和富有弹性的艺术作品。蝉卧于马背,口入马鬃吸食;马吃草,把大自然相互依存的生物链淋漓尽致的表现在人们眼前。
马上蝉在民间又称为马上蝉连,寓意十分美好吉祥。愿人的前程一路光明!
剔红是明清漆器中数量最多的一种,明初继承元代肥硕圆润的风格。宣德以后堆漆渐薄,花纹渐疏,至嘉靖时磨工少而棱角见,至万历时刻工细谨,入清后日趁纤巧繁琐。
从风格上鉴别这件木质漆器,是一件明代器物。其刀工圆润熟炼,器身光滑、无明显刀痕,朱红漆红中含紫,堆漆质量坚硬,无脆裂现象。器形简朴明朗、层次分明。器身曾有金粉涂色,至今还有描金的痕迹。
这是件古人给我们留下的一件漆器艺术品,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我们也怀着敬畏的心情保管好此物!
后一篇:2024年0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