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银币宣统三年伍角银币(银币系列--4)
标签:
清银币五角 |
宣统三年伍角银币是清政府发行的辅币,伍角即重库平三钱六分。另外还有二角伍分,一角共三种银质辅币(图:一、二)。
宣统三年伍角银币正面珠圈内铸有:"大清银币"四字,珠圈上端铸有:"宣统三年"四字,下端铸:"二枚换一圆"字样,币面3点和9点位置各饰花枝,枝叶雕刻精细(图:三)。
砚 迷 老 友
2020.07.27.
银币背面铸有:"立龙"图案,龙身旁饰六朵祥云,巨大的龙头、鼓起的龙眼、张开的龙嘴及龙角、龙须构成虎虎生威的龙图。龙口吐火珠,龙背梁隆起、龙鳞遍布全身、立体感极强。其身卷曲盘旋,四肢粗壮,肘部腾起、爪齿犀利,张牙舞爪,显威严无敌之气。龙身环抱中央竖铸的"伍角"二字,"角"为封口的角(图:四)。
此币的最大特点是立龙腾起,它在清代银币中别开新面,以罕见的跃腾欲起的形象呈现在世人眼前。
宣统三年伍角银币:直径33.49mm,厚度1.7mm,重13.4g(图:六、五、七)。
清代宣统二年(1910年)四月,经清政府币制调查局研究,度支部奏<<厘定币制酌拟则例>>及<<筹拟旧币处理办法>>等折,清政府认为切实可行,于四月十六日颁布一道谕令:"中国国币单位著即定名为`圆`。暂就银为本位。以壹圆为主币,重七钱二分,另以五角、二角五分、一角银币......为辅币"。因主币先行,辅币跟进的政策,主币发行后,仅铸少量五角流通,适逢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和库银缺乏等原因,其它辅币并未流通使用。因此,存世伍角银币极少而显其珍稀。
后一篇:北京大学关印款铜墨盒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