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首纹蚩尤环(玉镯)

标签:
良渚玉环杂谈 |
龙首纹蚩尤环:高2.1厘米、孔径7.2厘米、外径9厘米,重150克(图1.2.)。
龙首纹蚩尤环玉质、灰白色,环身宽扁,横断面略呈方形。外壁浮雕四个对称、首尾相衔的龙首纹饰。龙首顶部雕出两只竖形耳,耳间连以两道桥状阳线刻。两只凸起重圈眼,两眼内侧斜刻一对弯角。口中一排平齐牙齿,其上凸起横线表示上唇和鼻,并在两端刻出鼻孔。古人利用外缘做宽面,表现龙的眼、鼻、耳正面图像,在两侧边相应的扇贝形凸面上,刻出上鄂深邃外缘的嘴裂、以及头部的后缘等细部特征(图3.4.5.)。
环身表面紧紧包裹着一层白化的鸡白骨沁,有土咬痕迹,局部玉质致密处可见不规则斑状玉质,俗语叫"开窗见地"。经盘玩后的鸡骨白沁表面发出一种温润光泽,器体在强光照射下透亮(图6.7.8.9.)。
这是件良渚文化时期的龙首纹蚩尤环又称龙首纹玉镯。龙首纹最早出现在良渚玉器中,主要见于早期的环、镯、璜、管、锥形器及玉梳背上。龙首圆凸眼,大竖耳、长鼻宽吻、平齐牙齿,上鄂略凹,宽吻前凸这些都是良渚时期独有的龙首纹饰特征。此器与瑶山一号墓龙首纹玉镯,型状纹饰基本一致。
玉环和玉镯是良渚玉器中使用功能界定明确的装饰品,这个时期人们对玉器狂热追求,但玉矿资源相对有限。因此,只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才能拥存,因为它不仅是用来装扮和美化,同时也是身份和地位的标尺,是具有一定世俗功能的装饰玉器,尤以刻龙首玉镯为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