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窑天青釉三足洗

标签:
汝瓷杂谈 |
天青釉又名雨过天青釉。五代后周柴世宗把模仿于"天空蓝"的釉色比作"雨过天青云破处"。宋代把天青釉发挥到极致,同时它代表了中国最高的审美价值一一"这般颜色作将来"。它体现了中国的传统的哲学,追求的是儒家和道家的内敛、含蓄、质朴和纯自然。陶书中描述的"青如天,明如镜"正是对这种纯洁、朴实釉色的形容。
洗外口下凸出一道浅弦纹,内底外边刻大环纹,环纹内阴刻隶书"周尺将盈尺,宋瓷方是瓷。晨星可珍贵,劫火未曾亏"、"宋康定庚辰年"、"御贡"(图四、五)。
"周尺将盈尺,宋瓷方是瓷,晨星可珍贵,劫火未曾亏":是乾隆帝于戊戍年仲夏(1778年)为汝器题诗。据中科院专家刘涛<<宋瓷上乾隆题诗>>中说"乾隆喜欢作诗,'若三日不吟,辄恍恍如有所失'。仅咏瓷诗就达200首,这些诗或题写在当朝烧制的御用器上,或携刻于宫廷秘藏的历代名窑珍品上,传世宋瓷为乾隆赏悦之物。在他咏吟清雅、抒发情怀时,往往对此书上一笔"。此诗全文为"周尺将盈尺,宋瓷方是瓷。晨星可珍贵,劫火未曾亏。薛暴宁须议,完全已足奇,穆然陈绨几,独切水园思。"珍藏在台北故宫北宋汝窑青瓷盘上刻有此诗。
"宋康定庚辰年"、"御贡":宋康定庚辰年即康定元年(1040年),汝窑给朝廷的贡器,此时尚没建立汝官窑。
此器釉面开片细密,多呈斜裂,深浅相互交织叠错,象银光闪闪的鱼鳞,又像蝉翼纹状,排立有序并有层次感。釉中细小的沙眼呈鱼籽状,釉色略淡,釉汁光泽莹润,积釉处釉色青翠,显示出汝窑青瓷的特殊魅力,这种雅素、清逸的色感,亦是当时上流社会时尚和统治者审美情趣的反映。胎中因含有微量的铜,在胎色中略显"赤色,又因以玛瑙为釉,色泽随光变幻,犹如"雨过天青云破处"之美感(图六、七)。
洗底平整,三只兽足分布均称,粗实挺拔,足尖均有磨痕。底有五只细小芝麻状支钉痕,痕迹浅,大小如粟米。底心阳刻契丹文"乾贰年田"方形章款(图八、九、十)。
"乾贰年田":"乾"在契丹文中指"乾统",乾统为辽帝耶律的第一个年号,乾贰年即公元1102年,此款为辽代的纪年款。
辽代在历史上仅存129年,从纪年款方可知,辽得此器为1102年,也就是北宋崇宁元年(此时已有汝官窑)。此款为辽代所刻的原始纪年款。经过各朝各代传承至清代,因此物形神兼备、十分精美,乾隆题诗命御工刻字涂金于器上。
三足洗造型简洁雅致,严谨规整,釉色肥润失透,给人以清凉温润之感,无怪汝瓷受到世人喜爱,历久不衰。
北宋后期,由于宋金战乱,汝窑瓷技术失传,元以后历代仿烧不断,均难成功。所以汝窑器是中国青瓷发展史上划时代的创举,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崇美意识,以及尚文重理的文化氛围。使造物与主体崇美理想得到和谐发展,形成了一代沉静典雅,平淡含蓄、心物化一的美学风范。
前一篇:西藏活宝石 千年至纯九眼天珠
后一篇:冯延登铭飘雨轩端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