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步青花人物故事笔筒高18厘米,直筒。口径15厘米、底径14厘米,口微敛、宽圈足凹底,
筒身正面绘一幅树竹山草人物画。在一棵老松柏下有一老者和一义士,老者双手握锄挺胸,双目直视少者;义士
身披竹笠,双手抱拳,面对老者作答谢状。为一幅义士问路告别场景图 (图一.二.)。
笔筒另一侧绘青花款 "民国八年秋月王步画于珠山"和青花方章一枚(图三、四、)。
笔筒口略宽于筒底(1厘米),呈直筒状
。平口略敛。内壁和内底有明显的人工拉坯旋纹,底心有乳钉状小突起(图五)。宽平足灰白胎,凹底施白釉(图六)。
全器施白釉,白中泛青更显含蓄;青釉中微带蓝黑,料分五色,给人以庄重,浑厚,宁静之感
。其用笔圆润苍劲,线条有如惊蛇走龙 ,疾驰于淋漓苍润的云水之中。筒身上有不规则鳝鱼色大小开片和褐色的小棕斑。
笔筒上的人物,树,竹,山草刻画逼真传神,气韵生动。老者、义士相互凝神平视,双目有神。老者脸形微长,义士脸形饱满
,两者面颊丰盈,黑发结髯结团,身穿长衫,衣带飘曳;下着长裤,线条流畅。作者把人物的性格融于环境,气氛和行体之中,人物和大自然浑于一体,使画面更加雄浑
、气魄、传神。其构图远近、虚实疏密得当,青花人物,树木、竹草完美结合。

图
一
青
花 人 物
故 事 笔
筒

图
二
筒
身 竹 纹

图
三
''
民 国 八 年 秋 月 王 步 画 于 珠 山
''

图
四
筒
身 款 识

图 五
口
及 内 壁
. 底 心

图
六
笔
筒 底 部
王步(1898一1968)。江西丰城人,字仁元、号竹溪、晚年常署陶青老人,为清代著名青花画师王秀春之子。以擅长青花著称,世人评其画"意存笔先、画尽意在,笔道周密,紧劲连绵;其笔法如青蚕吐丝,轻盈流畅,遒劲爽利,称为铁线描;造型布局六法俱全,运思精微,襟灵莫测"。其特有的是笔墨分水相互为用,即水中有料,料中有水,一笔落胎。既传神,又达意,虚实结合,功力甚深。
砚 迷 老
友
赵
汝 俊
2014.10.2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