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的九月,没有秋高气爽的感觉,更多的是雨水,午后炎热的阳光让人觉得窒息,早晨神清气爽,中午头昏脑胀,晚上又神疲乏力,夜间思维活跃,失眠,唉,这个九月,真不好过。在这种气候中,牛宝的第一个月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每天的迎来送往,让牛宝对小学没有排斥,更多的是放学后说:“今天我上学都上累了,书包好重,头都出汗了。”我一边听着,一边笑着说:“累了?需要妈妈帮你背书包吗?”“不用”他说,我很欣慰,牛宝稚嫩的肩膀能自己承担自己的责任。因为在他心中,早已种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根深蒂固的思想。
从家到学校的这段路,很短,三分钟就走完,但每天我和牛宝上学放学都要走十分钟,像蜗牛,因为每天上学路上我会帮助牛宝复习一下前一天甚至再以前的一些课程,更多的时候是英语,现在他们的英语课主要以听说读为主,认知方面和兴趣的培养,由于牛宝的发音问题,我会帮助牛宝多练习,重复的帮他记忆、回忆及发音;放学路上,牛宝都会和我叙述一些学校里和课堂上发生的一些事情,老师的安排和一些作业事宜,虽然描述的不完全,但至少他在课堂上是听课的,也没有捣乱,和其他同学能相处融洽,放学和上学时遇到同学,都愿意和他一起走,一起闹,我很欣慰。
以上是好的方面,但让我焦虑的是他的书写,比起同龄孩子,牛宝的书写确实需要提高,但由于一些身体因素,牛宝的书写确实存在问题,光靠练习是行不通的,因为他不喜欢做重复的事情,在他的脑海里,只要会就行,为什么要重复?就连多练习几次拼音和英语的发音,他都会很不开心,反问我:“为什么要重复?”直接把握问的无言以对,抓耳挠腮。每天的家庭作业,只要有语文,他会很不开心,总是会找各种理由不写,写的过程很痛苦,经常对抗,以苦闹、哀求、委屈、抱怨、伤心结束语文作业,同时也让我和他很被动,容易爆发自己的坏脾气,一个月来,我很苦恼,焦虑,百思不得其解,找不到好的方法。就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看到一篇文章《学习兴趣与能力的培养》,是我关注的一个记录自己孩子成长与学习的妈妈的手记,分析的很到位,让我恍然大悟,决定先读透作者的思想再落实找方法来引导孩子。
文章是由几位妈妈在QQ聊天中总结出来的一些方法,其中的一位妈妈提出:孩子是呵护出来的,不是强压出来的,用高压手段强压孩子的,那不是教育。需要家长更新自己的理念,其实我们也是学生,大多是面对自己的第一个孩子,谁敢说自己懂教育,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唯一检验的标准,一是孩子能接受,二是孩子能快乐接受。所以别问该怎么做,要问问自己都做了什么。跟孩子的关系如此僵,不能很好的反思自己,从别人那儿学来一招半招的,解决不了问题。这就是,为什么优秀的孩子是别人家的,因为自己不是别人家优秀孩子的父母。家长学会自省是唯一的出路。
本文的作者也提到:我一直对家长们说:我们家长不是老师的监工,不要天天局限在监督孩子完成老师的作业上,我们应该比老师站在更高的高度去陪伴孩子成长,给予孩子方向,去引导孩子热爱学习,对学习感兴趣。当一个人对学习感兴趣了,才能推动他学习的内动力,那么学习就一定不成问题。很多人看到这,一定又会问,那么,怎样去引导孩子对学习感兴趣呢?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旅行、阅读、野外玩耍接触大自然、做手工、做实验……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理念,在学习上,我的理解是,理论联系实际,真正把学习与生活亲密接触起来,学以致用后,一定可以真正对学习感兴趣!
是呀,说的多好,重在引导,而不是高压,不能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思路来,更多的时候是要了解孩子的需求,让孩子快乐学习,而不是害怕与排斥,也不是担心与畏缩,我要改变自己的思想,放松,尽量尊重孩子,而不是让孩子每天一想到要写作业就难受,心里有阴影,自然就产生的恐惧,肯定会和自己对抗,久而久之,就不愿意写作业了,这才麻烦。
不知看过多少关于孩子教育的书籍,浏览过很多亲子教育的网页、公众号等,95%的作者都强调阅读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缺一不可的一门学科,要让孩子爱上阅读,开阔思维,才会有不一样的眼界与思想,对以后的学习是有帮助的,当然,在孩子的阅读中书籍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不能盲目的选择,而是要符合每一个年龄段的书籍给孩子读,为此,我总结了一下:首先是要培养孩子的阅读的兴趣,要爱上阅读才能更多的阅读;其次是书籍的选择,学前的孩子要以图画为主,即现在流行提倡的绘本;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可以读一些朗朗上口的,容易记忆的书籍,比如简单一些的国学经典:《三字经》、《弟子规》、《笠翁对韵》等;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可以阅读一些科学方面的,再大一点的可以读一些名著类的中长篇书籍,总而言之,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才是适合的。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不是累趴在起跑线,现在很多的家长都忽略了这点,认为只有上各种补习班、兴趣班才能让孩子赢,殊不知,还没有开始跑就已经累趴了,何谈赢?所以,快乐教育从快乐阅读入手。只要爱上阅读,孩子是不会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