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雅人有深致 锦心而绣口

(2016-02-16 20:49:18)
标签:

才女

慧见

故事

文化

分类: 格物致知
大年初七,突如其来的寒潮,天空中飘起了雪花,我想起“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句子,自然,谢道韫的名字也就呼之欲出了。
http://s12/mw690/003sKXEKgy6Zq04dul56b&690锦心而绣口" TITLE="雅人有深致 锦心而绣口" />

我知道这个有林下之风的才女之名,源自红楼梦用堪怜咏絮才来说林黛玉。对谢道韫的了解也仅限这个咏雪的柳絮之才和有人评价她与张彤云一个是林下之风,一个是闺阁之秀天壤之别的境界之差这点。几天来,通过百度查询了一些相关信息,整理下:

谢道韫:生卒年月为349409,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女诗人、书法家,安西将军谢奕之女,赢得“淝水之战”名将谢安之侄女,大书法家王羲之二子王凝之之妻。东晋隆安三年(399)王凝之及四子一女均为孙恩起义军所杀后,一直寡居会稽。长于诗文,有文才,所著诗、赋、诔、讼,传于世。工书法,雍容和雅,芬馥可玩,为王羲之所重。

正是这样的家世背景,熏陶和造就了谢道韫才学过人,聪慧,勇敢果断,品味高雅。《晋书》本传记她风韵高迈神情散朗,有林下风气”。

我想先从她的婚姻起说。在当时的年月,当朝鼎盛的家族就是谢安为首的谢家和王羲之为首的王家。谢道韫自小的聪慧才情深为其叔谢安赏识。为给这个他钟爱的侄女选择夫婿,最理想的对象当然是王家的儿子。最初本来颇为属意王羲之的第四子王徽之的卓尔不群。但王徽之的一件事使谢安打消了这个念头。在一个雪夜,王徽之独自饮酒,突然渴望会一会老朋友戴逮,于是立即泛舟刻溪,到半途意兴阑珊,又立即驾舟回府。有人问起, 答道:乘兴而来,兴尽而去,何必见怪!谢安认为他恐怕不是那种贯彻始终的人,因而选择了他的哥哥——王羲之的次子王凝之。正是这个雪夜访戴的故事,让王徽之的名字闪亮。

王羲之七个儿子中四子王徽之、小儿子王献之最为杰出,尤其是王献之,不但继承了父亲的书法成就,且少有盛名,高迈不羁,风流为一时之冠。但是谢安却认为王凝之比较踏实可靠,谢道韫却慨然说:“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则有封、胡、遏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此言表明叔父为他选的夫婿是个废物,不难看出眼界颇高的谢道韫此去王门必然情缘浅薄、琴瑟难和了。何况王凝之虽为一代大名士、大书法家王羲之之子,却毫无乃父风范。

谢道韫嫁到王家数十年,克尽妇道,温、良、恭、俭、让,无人不认为她是不可多得的好媳妇。十年间,王凝之在谢安的保荐下,从江州刺史、左将军,一直荣升为主管一郡军政大权的会稽内史。两晋虽不少人醉生梦死,看似洒脱飘逸,实则东晋是个因外频频而摇摇欲坠的朝代。就在王凝之在担任会稽内史时,发生了孙恩之难

《晋书·列女传》载:(道韫)及遭孙恩之难,举措自若,既闻夫及诸子已为贼所害,方命婢肩舆抽刃出门,乱兵稍至,手杀数人,乃被虏。其外孙刘涛时年数岁,贼又欲害之,道韫曰:事在王门,何关他族!必其如此,宁先见杀。恩虽毒虐,为之改容,乃不害涛。

贼兵孙恩造反,杀到门前,信奉道教的王凝之还在求神拜佛,每天闭门默祷,以为道祖必能庇佑一郡生灵。倒是一介弱女子谢道韫在劝谏无效的情况下,学她叔父谢安但尽人事,各凭天命,亲自招募了数百家丁天天加以训练,组成一支突击队伍。

孙恩大军长驱直入,王凝之仓皇出逃,在城门附近被对方截住,糊里糊涂地被砍了脑袋。谢道韫镇定自若,带领队伍乘乱突围出城,横刀在手,乘肩舆而出,冲到大街上,一如她在青绫幕幢后的谈笑风生,其胆识与谋略不由得令人叹服和心折。

后虽勇而力不能敌,终成贼兵的俘虏,但其言行令贼兵孙恩也大为心折,对其改容相待,命人送她安返故居。此后,谢道韫一直寡居会稽。

家破人亡寡居会稽的谢道韫,并没有因此难而自艾自怜地幽怨生活,心性也并没有因世事之变故而改变,她依然那么地淡定和从容,为闻名而致的学子们传道授业解惑,使受益者众。孙恩之乱既平,新到太守刘柳素拜访谢道韫。事后刘柳素常对人说:内史夫人风致高远,词理无滞,诚挚感人,一席谈论,受惠无穷。

能够与谢道韫相提并论的在当时只有同郡的张彤云,张彤云是张玄的妹妹,论家世自然不及谢家,论才情却差堪比拟,张彤云嫁到顾家。朱、张、顾、陆是江南的四大世家,张玄也常常自夸自己的妹妹比得上谢道韫。有一个叫济尼的人,常常出入王、顾两家,有人问济尼, 谢道韫与张彤云谁更好一些,济尼说道:王夫人神清散朗,故有林下之风;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有闺房之秀。二人各有所长,大家都认为还算公允。

会稽文风鼎盛,莘莘学子时常前来向谢道韫请教。此时她已逾知命之年,曾在堂上设一素色帘帏,端坐其中,款款而谈,虽然未曾设帐授徒,但实质上从事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受益的学子不计其数,都以师道尊称她。这些使谢道韫的情致和事迹更力出色无比。在离乱交织的晋代,谢道韫称得上是一个人中之凤式的人物。如果当年没有叔父的二次择婿,她的婚姻应该有一个相知相伴举案齐眉的人,或许可以成就一个旷世才女。命运弄人。

再说她的文学才情。传于世的《泰山吟》: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非复匠,云构发自然。

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拟嵇中散咏松诗》

 遥望山上松,隆冬不能松。

愿想游下憩,瞻彼万仞条。

腾越未能升,顿足俟王乔。

实哉不我与,大运所飘摇。



这些诗灵秀之气稍逊,诗中所体现出的高贵人生境界,审美上的古朴旷远,劫后余生的大气从容,又是诗歌的取胜之处。就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而言,把女性作品拿出来进行比较,可知道谢道韫这种大笔挥洒、情致高迈之作,基本属于女性文学中的异数,很是难得。

再说下她的轶事典故。为小叔子论战 为丈夫打仗 谢道韫让众神喧哗

书圣王羲之的三儿子王献之传其衣钵,颇得其真谛,被后世合称二王。晋代的名士多喜清谈,一炷香,一盏清茶,一杯醇酒便可不分白天黑夜地谈论不休。王献之也不例外,常邀文苑中顶尖的人物来家里相聚,在高手如云中论战,不亦乐乎。

一次,王献之与友人谈论诗文时,窘于应对,一时间处于下风,被此经过的谢道韫得知窘境,欲为之解围,就差了丫鬟悄悄递给他一张纸条,上书欲为小郎解围

魏晋时代,男女授受不亲的礼防也渐受重视,虽有大家闺秀偶尔参与清谈,但会张设青绫幕幢以自蔽,使与之对谈的男性客人,只闻其声而不见其娇面。

当时的谢道韫便在垂下的一方青帘后,接着王献之他们的话题,从容不迫地引经据典侃侃而谈,不到一柱香的功夫,便让在座客人无言以对,理屈词穷甘拜下风。让谢道韫顺利为小叔子论战解了围。谢道韫之中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气质不仅体现在论战中,更体现在她为自己的丈夫的突围中。一介弱女子,在危难时刻,丈夫都寄希望于神佛之时,她临危不惧、挺身而身,带领家丁突围。

 当时咏雪句,谁能出其右。雅人有深致,锦心而绣口。此事难效颦,画虎恐类狗。(宋蒲寿宬《咏史八首·谢道韫》)如谢道韫这般的女子,被后世才子佳人的笔墨不断追诉敬仰也是意料中的事。

http://s6/mw690/003sKXEKgy6Zq4IVzc9f5&690锦心而绣口" TITLE="雅人有深致 锦心而绣口" />

谢道韫识知精明,聪慧能辩,叔父谢安曾问她:“《毛诗》何句最佳?”答:“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安称赞她有“雅人深致”。一次谢安召集儿女子侄讲论文义,俄而大雪骤下,安问道:“白雪纷纷何所似?”安侄谢朗答:“撒盐空中差可拟。”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安大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