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4/mw690/bd23e13dgd7bcf04f928d&690
《泰坦尼克号》工作照
1、演员获得影视表演奖的要素有哪些?
角色规定给演员提供了表演余地;
演员创造角色形象达到最佳境地;
演员创造角色形象付出超常努力;
演员过去的成果印象。
2、影视演员表演有何特点?
影视表演不同于舞台表演。1、它是不“连续”的表演,拍摄可以间断和变换镜头,但情景中表情必须保持连贯;2、是不“夸张”的表演,在镜头面前展现生活的一面任由观众细微观察;3、是无观众的表演,表演要面对镜头的记录甚至直接与镜头交流;4、是全方位的表演,要从生活真实出发塑造角色;5、是真实的表演,在镜头需要时比舞台上表演及效果更为逼真入微。
3、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的区别何在?
影视表演与话剧表演有明显区别。
一、影视表演是不“连续”的表演。表演往往随镜头的拍摄间断而暂停,但情景和人物气场必须保持连贯;而戏剧表演是连续的表演,在规定一幕内表演一气呵成。
二、影视表演是不“夸张”的表演。镜头的近景、特写可以无情地细微地展示演员,所以比舞台表演及效果更逼真。不需要戏剧式的夸张。
三、影视表演是无观众的表演。表演有时就与镜头对话交流
、抒发情感。戏剧是有观众的表演。
四、影视表演是全方位的表演。演员在情节需要中要全方位地展示形象。戏剧是有伪装的表演。观众只看到一个面以及虚拟的“真实”。
4、演员魅力来源在哪里?
1.热爱电影艺术――成功的原动力
2.勇气和魄力――登上顶峰的素质
3.本色和气质――艺术魅力的条件
4.娴熟的演技――魅力射现的翅膀
5、如何理解勇气和魄力是演员登上顶峰的素质?
演员的角色塑造,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有人说是三度创作,实际是银幕上的终极创造。既是一种精神性劳动,也是一种体能性的劳动。
优秀的演员,以及后来成功的演员,都要为艺术而奉献,因塑造角色,不惜超越常规,挑战极限,突破自己,牺牲所有。
譬如美国女影星费雯·丽,在1945年《凯撒与克丽奥佩拉》中,饰演的“埃及艳后”,
表现出女王少女时的天真浪漫以及暗藏的狡讦与狠毒。为这部电影她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天气寒冷却要经常身着薄纱拍夏天的戏,结果腹中胎儿夭折。所以导演卡宁说:大美人很少成为伟大的演员——只是因为他们不必要这么做。费雯不一样:有抱负、有恒心、认真,经常有灵感。一向敬业到可怕程度。
6、如何理解娴熟的演技是演员魅力射现的翅膀?
演技,是演员超越自我条件、塑造数种角色形象尤其是刻画角色气质灵魂方面的技巧能力及其外化表现。是演技派演员的法宝。
演员分为本色派和演技派,本色派演员凭特有的容貌身材语言气质等,拥有得天独厚的法宝。但是演技派演员往往要突破本色饰演各种角色,以高超的演技为角色塑造的强项,其本色形象反而在其次。或者不以本色条件为本钱和优势。
演员掌控与自己反差较大的角色的能力越大,演员的艺术价值越高。
譬如享誉“演技派教父”的美国演员罗伯特.德.尼罗,代表作《出租车司机》、《愤怒的公牛》、《教父2》,他因扮演黑帮出神入化而有“黑色大帝”之称。饰演的角色多数情况下都很少说话。他的眼神,倔强的动作,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微笑足以打动观众,难以忘怀。
7、演员表演的要求和方法有哪些?
一.
“三位一体”是演员表演的基本要求之一。是指演员、表演工具、角色三者之间要实现有机联系和统一。其中表演工具指内在肌体、语言、情感等,外在的道具等。
二.双重统一 指演员的生活与角色生活的统一。双重生活即要掌握双重人格;又称“第一自我”与“第二自我”的统一,的支配力越强,艺术家就越伟大。
三.三种创作方法
体验派,主张演员每一次排演和每一场演出中,都应尽力地体验角色的情感,都应动情投入,并将这种情感通过外部形式传达给观众,从而感染观众。
表现派,提出“间离方法”,主张在排演时体验经历一二次角色的内心情感,从而寻找到足以表现人物内心的外部形式,以后每次演出只要冷静而理智地再现这种形式去打动观众。
程式型,也称匠艺型。这类演员根本不去体验角色的感情,仅仅用一套规定死的刻板模式去扮演角色。当然也产生不了艺术魅力。
8、三种表演创作方法在影视表演中有何意义?
体验派的代表人物是俄国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主张迷惑观众,这不是演戏;可用于主要角色的体验塑造。
表现派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布莱希特。主张提醒观众,别忘了是在看戏;可用于辅助角色的表现。
程式派的代表者是中国戏曲,以梅兰芳为命名,是在不断提醒观众,说我们是在演戏。可用于概念化角色的表现。
9、演员类型是怎样划分的?
一般常按演员塑造角色的范围类别来分。有本色演员和性格演员之分。
1、本色演员,形象气质一般比较独特,有脸谱化的倾向。塑造的角色大都符合演员本来的形象气质,导演在角色塑造上启用之做到事半功倍,甚至量身打造。包括一些特性演员。
最容易成为偶像。演技反而在其次。又叫偶像派演员、气质演员。
本色演员塑造角色有自己的戏路,如铮铮硬汉、英俊小生、纯情少女、性感艳星、活宝丑星、坏蛋恶棍等。有些优秀者被人们称为“偶像派”。
2、性格演员,由于其形象气质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和观众认同的多样性,塑造角色能够突破自我、突破以前,也就是多重性格的统一性能较好地在影视中实现,并且塑造出多种气质、性格、命运不一的角色。这类演员以高超的演技为角色塑造的强项,其本色形象反而在其次。又叫性格演员、实力派演员。
性格演员塑造角色多种多样,有百变影星、动作影星、喜剧笑星等。往往被称为“演技派”。
此外,按演员的表演功力、卖座力来分,有实力派、新生派之分。但这种表述过于情绪化。
10、什么是电影的明星制?
影视创造以导演为中心,然而体现在银幕上,观众的欣赏中心则以演员为中心。这是由审美心理学中的审美情趣定势、习惯从众和偶像崇拜心理决定的。
明星制是好莱坞征服观众的法宝,观众们怀着对明星的崇拜去观赏电影,只要他们的明星出现,不论其主演影片的风格、样式和角色本身如何,他们都会争相观看。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电影曾经出现以演员为中心地位的
“赫本时代”、“费雯丽时代”。如1953年《罗马假日》的奥黛丽·赫本引发“赫本热”,有评论说:如果没有赫本的出现,20世纪后半叶的女性会是另一副模样。
11、如何理解“零表演”?
电影史上的经典镜头:零表演。是指1933年的《瑞典女王》结尾的一个情节。由著名女星葛丽泰·嘉宝(1905-1990)扮演的女王克里斯蒂娜伫立船头,因为恋人安东尼奥的去世把她彻底放逐到悲剧性的人生里。对于这样一段有着特殊背景过程和丰富复杂情感纠葛的表演,演员一贯的非凡气质和深陷角色失落无回的无措表现。让导演决定放弃任何矫情的表演。同时把让镜头说话用到实处。镜头中,但见嘉宝她沉静漠然的零度表情,掩盖了所有的辗转伤痛,将人物的尊严、魅力和洒脱被嘉宝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不仅是嘉宝电影生涯的高峰,也是电影史上的奇迹。
“零表演”的本质在于:一是优秀演员的气场在特定时空起了作用,二是导演把“让镜头说话”的原则发挥到了极致。
12、对影视表演鉴赏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观察演员表演的特点、难点和亮点;
2.观察演员在角色塑造上的功力;
3.分析演员本色或性格表演上的分寸;
4.分析演员在演艺阶段上的变化进步;
5.揭示演员表演在作品中的艺术价值。
13、影视的表演鉴赏评鉴什么?
一、评演员的角色气场。指演员在角色创造中的神情、气质、风度等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这是凌驾于形象外表和表演技巧之上的东西。
二、评演员的表演技巧。指演技派演员,能抓住角色特征、运用演技,驾驭并创造角色形象达到最佳境地。是否对角色的深入解读、体验和用心创造;表现在说功、做功、眼功、武功等方面。
三、评角色塑造的吻合。指演员塑造角色时达到逼真、自然、形神俱佳的状态。能引起观众共鸣,甚至幻化“这就是他(她)”。
四、评角色塑造的超越。指演员创造角色形象付出超常努力,不断实现演艺的超越——超越自我和超越他人同类角色的塑造,使得每一个角色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