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赴武汉华中师大外出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在区教科研中心师训处的精心组织安排下,我们一行55人从延庆出发奔赴武汉市华中师大——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学习,开启了核心素养高级研修之旅。在这短短的几天时间里,我们先后参观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昌市武昌区教师进修学校并观看了宣传片 《促进研训一体,服务基础教育》---武昌教研培训中心发展之路;期间观摩了课堂教学并与授课教师交流互动,听取了广埠屯小学湖工分校的管校长对学校作了详细的介绍,让我们深刻感受到该校“立人为本,幸福成长”的办学理念。每天学习结束后。我感慨万分!我很庆幸自己能在这次活动中接受实实在在的教育,这当然与我们科研中心领导的精心安排是分不开的。可以说这是一个终身难忘的学习机会。下面我分以下几部分来对自己的外出学习进行总结:
一、我的学习经历
我深知这次机会难得。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始终都是全身心的投入,丝毫不敢懈怠。争取让自己能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学到更多的先进经验。因此,在外出培训学习的时间里,我除了参加听课学习以外,积极地向其他优秀教师学习和认真听讲专家报告。因此,在学习期间我尽可能的利用时机,多听、多看、多问、多思,并与其他研训员教师一起进行交流学习,不放过一丝的学习机会。
二、我的学习体会
现场课堂观摩
在班主任于老师与胡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武汉市洪山区广埠屯小学湖工分校,进行现场课堂观摩。听了一节人教版五年级的数学课,“E课翻转秀”的《植树问题---两端都栽》。该节课是基于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数学课,孩子们先通过平板电脑进行微课预习,课堂上教师通过101软件和教育云教师助手提供的资源对学生进行预习检查、提出新的学习任务、随机抽查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机播放学生合作学习的现场实录,随时进行互动反馈交流评价……在孩子们的小组合作环节,听课的老师们在授课老师的示意下,纷纷走进课堂,感受翻转课堂的魅力。让大家对信息环境下的翻转课堂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引发了大家对信息化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的再思考。
专家精彩讲座
洪山区教育局副局长,华中科技大学专业学位导师陈国安做了《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智慧课堂的建设》,陈老师强调,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和个性发展,关注四大科技,在不同的领域中所能发挥的巨大潜力和实践功能,教会学生以价值为导向,如何对待国家和世界,如何对待自己和他人,培养具有中国情怀的公民。
中学高级教师,武昌区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武汉市优秀青年教师,湖北省科研先进教师,湖北省小语青研中心委员,省特级教师讲师团成员,华中师大及湖北大学国培班授课专家刘进做了《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核心素养》。刘老师通过真实案例,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娓娓道来如何成就卓越教师的修炼和思辨,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刘老师的报告,让我们深思:教研员要注重积累,要有自己独立的研究,要有自己的个性追求,不断完善自身的个性塑造和文化底蕴,努力做到“学有所成,教有所得,研有所获”,警惕自我发展的钝化与弱化。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副教授陈实做了《核心素养指向的教学探讨》的精彩讲座。陈老师从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解析、核心素养指向的教学方式、核心素养指向的评价方式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分析,最后还给大家介绍了SOLO分类理论。最精彩的是陈老师结合《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两篇教学设计的实际案例,让大家展开具体的分析和讨论,学员们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对现在教学设计中核心素养的如何体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胡典顺教授主讲了《数学核心素养:缘起、内容及培养》。胡教授由亲和性很强的数学游戏入手让老师们参与其中,互动交流,感受数学的魅力。他用专业、平和的语言对概念的引入(关注知识的本质)、概念产生的过程(知识经历的过程)再到概念的建立(感悟思想、数形结合)给予了很好的诠释。原本以为枯燥而乏味的数学,竟然变得那么的生动而有趣。胡教授的讲座侃侃而谈、振振有词,让我们听得津津有味、啧啧称赞。数学的魅力代代相传息息相关,一堂课下来绵绵于耳久久于心。
武汉市光谷第八小学校长、武汉市教育学会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理事夏循藻做了《校本研修与教师工作坊建设》的精彩讲座。夏老师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把一个个鲜活的案例,真实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整场讲座掌声不断,笑声不断,高潮迭起,听他的讲座如同享受艺术大餐,使我们心灵震撼!他的讲座使我们明白了教师不是一个职业,而是一个专业。学,厚积薄发,是教师发展的内涵和基石。他33年小学教师经历,20年的校长生涯,从职业--事业--专业--教育家,没有埋下头去苦学的淡定,不可能有今天授课时的信手拈来、滔滔不绝。做,躬行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转折点。夏院长成立名师工作室,自己在实践,也鼓励引领老师们在成长。他的课堂品牌,他的坚持创新,引导学生钻研教材,让教师成为了专家,快乐着教师,成就了自己,也发展了学校。
华中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吴伦敦教授做了题为《教师专业标准理解与践行》的教师发展培训讲座。本次讲座的主题是针对《教师专业标准》对研训员进行专题培训。首先吴伦敦教授用形象幽默的方式阐释了教师的专业性,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师这一职业的专业性特点愈加突出。紧接着,吴教授详细介绍了《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背景,认为《标准》的制定是既符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也是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一项重要且迫切的任务。针对《标准》制定的意义,吴教授从《标准》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教师培养与培训的针对性和专门性、为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评价提供依据、吻合国际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等六个方面进行了讲解,强调了教师理解贯彻落实《标准》的重要性。接着,吴教授带领老师们了解了《标准》的基本内容和框架结构。随后,吴教授详尽地阐明了《标准》的四个理念——“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和“终身学习”。
封闭“充电”让我们聚合了创新的能量,领略了荆楚文化教育的智慧,引发了对本地本校教育改革发展的思考。“这次教研员核心素养高级研修班组织严密,日程紧凑授课选题精、专家层次高,为我们以后谋划工作有很强的思想启迪和路径引领。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铭记华师大“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校训,不断求索,钻研,务实,做最好的自己,勤谨实干,自强不息,行健无垠,厚德载物,简静自持,珍贵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