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裁者李小龙

标签:
李小龙周向前解密李小龙李小龙保留武技站桩 |
分类: 李小龙研究 |
文/周向前
李小龙以功夫和电影赢征服了全世界,成为世界上最出名的华人,并受很多人的崇拜。但李小龙逝世45周年,世界仍然没有认识这一位功夫巨星,他仍然是一个谜一般的存在。我认为,研究李小龙不要过多纠缠于那些繁琐的截拳道技术和他的哲学,而必须回归到对人性和价值观念的角度,透视李小龙,才能从根本上认识李小龙。所以,我想借李小龙逝世45周年之际,谈谈李小龙的价值观念。
李小龙19岁去美国之后,开始系统学习现代拳击等科学技术,将中国武术的精华结合西方科学拳击练成一身独特的高强功夫。并开设武馆,招揽弟子。赢得一大批忠实的追随者,很多武者纷纷对其超强的速度和力量所折服,拜其门下。其中包括:伊利山度、严镜海、木村、刘易斯、黄锦明等
李小龙的弟子和朋友对其忠心耿耿,但他却没有对弟子倾囊相授,反而层层设防,极力误导。李小龙非但不公开传授他的秘密功夫,反而使用了很多手段掩盖他的功夫真相,将一个简单的事物复杂化。
李小龙其实对身边弟子,渴望练出其一样的功夫的渴求是很有压力的。所以用了一系列掩盖功夫真相的手段:首先利用什么水、阴阳、禅等玄学、哲理装点截拳道,把人们引向一个空洞虚无的理论体系。这些空洞的理论让人如雾里看花,摸不着边际,使追随者没有重复出其功夫,以为是对博大精深的理论悟性不够,而不至于质疑其保守。实则搏击格斗是一门体育运动,就是纯技术性的运动,与哲学、玄学毫无关系。李小龙的有关武术语录、著作,对武术技法的描绘也是非常文学性的精美描绘,或模拟两可,或玄之又玄,
绕一大圈的道理,对技术实质的描绘却少之又少。这些都是他玄化功夫的手段。
李小龙除了用玄来迷惑人们,他还突出咏春拳身份,突出与叶问的关系,淡化自己跟梁子鹏珍贵的启蒙学习经历。李小龙之所以淡化学内家拳的经历,是不想让别人把其功夫跟内家拳联想在一起,而顺着内家拳追寻到其真实的功夫足迹。而突出毫无实战性的咏春拳身份,就为掩盖真实的内家拳身份。把人们的注意力转移至咏春拳身份,忽略了内家拳,而南辕北辙,无法重复出其功夫体系。
李小龙精心的掩盖,确实成功的误导了人们。甚至没有人敢怀疑李小龙还保留有不为人知的秘密功夫。自我膨胀的李小龙,并不满足开馆授徒,做一介武夫。而是谋求拍电影当演员出名。他在众多友人和弟子的帮助下,在好莱坞获得了一些演出机会,但都是小角色,并没有达到他的理想。直到1971年回到香港,争取到拍摄《唐山大兄》而一炮而红。
无可否认,李小龙的演员机会和其无以复加的形象,都是拜其独特功夫所赐。超高功夫是其成功的坚实基础。正如李小龙曾说:“我所建立的人生信仰,我所获得的所有的荣誉、快乐乃至金钱均来源于武术”。但他所说的武术是对外有所保留的武术,是他一个人的武术。
诚然,李小龙隐藏此精华武技为其一人所用,对其确实是利益最大化。这简单的武技公开出来真的是一文不值,自己的下场很可能只是做一名知名教练。为其一人独用,把自己武装成高手,这可以赢得别人的崇拜向往,进而可以笼络这些人,为自己谋利。
当然每个人都是自私利己的,但人的自私不能极端。这种一人独占一项特殊的精华武技,穷尽方法掩盖功夫真相,以欺骗、愚弄他人,牺牲他人利益为自己谋利,是极端利己主义行为,是独裁者思想。这不但是中国武术、乃至世界武术的损失,更是灾难。
究其根源,在香港长大的李小龙,还是深受传统文化中皇权思想的影响,没有平等、自由的思想。当然,李小龙更没有极高的人文情怀和宗教信仰。这些因素加在一起,造就了李小龙的极端利己思想。使其隐藏关键功夫,并掩盖功夫真相,再利用独特的关键功夫谋名谋利。这种唯恐天下之利不归于己的思想,可以说李小龙实际已成为武林的“皇帝”,是武林的“独裁者”。其实,李小龙身上折射了很多民族性和民族文化的劣根性,研究李小龙是研究民族性和民族文化很好的一个典范,我们能从李小龙生平了解到很多民族性和民族文化的劣根性。
诚然,李小龙虽然绑架了民族形象和民族文化,但为了教育后代,李小龙其还是应该受到批判。必须对这种为达一己私利,不惜欺骗世界的思想行为予以批判,否则各个行业都会有“李小龙”涌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