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鹤堂中医科普间:拔罐后颜色看健康,你了解多少?
(2025-07-08 08:46:19)拔罐,作为传统中医疗法里的一员,凭借其操作简便、安全实惠等优点,深受大众喜爱。在每年的夏季养生保健中,拔罐更是常见的理疗法之一。当罐印出现在皮肤上,那不同的颜色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健康密码呢?滇鹤堂提示,了解这些罐印颜色的含义,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知晓自身健康状况。
如果拔罐后罐印呈现紫黑而暗的颜色,这往往意味着身体局部供血不足,存在行经不畅、血瘀的现象。比如,长期久坐办公室的上班族,因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气血运行受阻,拔罐时就容易出现这种罐印。滇鹤堂提示,此时可适当调整生活习惯,增加活动量,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同时,也可通过活血化瘀的中药、拔罐、按摩等方式,促进气血流通,改善身体状况。
罐印发紫并伴有斑块,多表示寒凝血瘀证。身体遭受寒邪侵袭,或是长期贪食生冷食物,都可能导致气血凝滞,出现这样的罐印。滇鹤堂提示,有这种情况的朋友,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饮食上也要尽量减少生冷食物的摄入。
罐印呈散在紫点状,且深浅不一,代表着气滞血瘀证。工作压力大、情绪长期不畅,都可能致使气血运行失调,从而出现此类罐印。滇鹤堂提示,平时要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也可通过适当运动来促进气血运行。
罐印鲜红而艳,一般提示阴虚、气阴两虚或阴虚火旺。长期熬夜、过度劳累,损耗身体阴液,就容易出现这样的罐印。滇鹤堂提示,大家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休息,让身体得到充分的调养。
罐印红而暗,表明血脂高,且有热邪。这可能与日常饮食过于油腻、体内湿热较重有关。滇鹤堂提示各位患者,尽量保持低盐低脂、清淡饮食,忌食肥甘厚味、辛辣刺激之品,多吃蔬菜水果,有助于改善这种状况。
罐印灰白,触摸起来不温热,多为虚寒或湿邪所致。身体阳气不足,无法温煦肌肤,或是体内湿邪较重,阻碍气血运行,就会出现此类罐印。滇鹤堂提示,有这种情况的人群,可适当食用一些温阳、散寒、祛湿的食物,如羊肉、生姜、薏米等,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艾灸等调理。
罐区出现水泡,通常是体内湿气较重的表现。若水泡内还有血水,则多是湿热毒的反应。不过,也有可能是拔罐时间过长或吸力过大导致的。滇鹤堂提示,拔罐时一定要把控好时间和吸力,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皮肤损伤。如果是体内湿气重,可通过连续多次拔罐,或配合中药熏蒸等方式来改善。
除了了解罐印颜色代表的含义,拔罐的注意事项也不能忽视。拔罐时间一般控制在 10 - 15 分钟,不宜过长,以免损伤皮肤;拔罐频率通常每周 1 - 2 次即可,给予身体足够的恢复时间;拔罐后,皮肤可能会出现红肿、疼痛、瘙痒等正常生理反应,要保持拔罐区域的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护肤品。滇鹤堂提示,孕妇、月经期女性、高热抽搐者、皮肤过敏或损伤者、心力衰竭等危重病人,以及醉酒、过饥、过饱、过度疲劳者,都不适合拔罐。
拔罐虽好,但一定要科学、合理地进行。若对拔罐有任何疑问,或者拔罐后出现严重不适症状,应及时咨询专业医生或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