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普间:确保拔罐安全的4个必要流程

2024-09-24 08:53:03

拔罐看似简单,也是大有讲究的,拔罐必须由受过专业培训的医务人员操作,否则便很容易“引火烧身”了。如何确保拔罐安全?滇鹤堂提示要做足以下4个步骤:

首先,拔罐前要先行评估,看患者是否符合拔罐要求:

患者病情、既往史、意识、活动能力、有无感觉迟钝/障碍;

患者体质及实施拔罐处的皮肤情况;

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如出现以下状况不宜拔罐: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者;皮肤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

孕妇腹部、腰骶部也不宜拔罐。

 

其次,滇鹤堂提示,拔罐前要检查周围的环境,应无易燃物品、温度适宜;根据拔罐部位情况选用大小适宜的火罐,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缺损裂缝;检查95%酒精棉球干湿度是否适宜,棉球过干火力不足,过湿时点燃后的酒精滴则变成火星火球,易发生意外。

 

再次,不同的疾病所实施拔罐的位置也不同:

腰痛患者

宜选择在肾俞、大肠俞、秩边、环跳、承山、委中等穴位拔罐;

颈椎病患者

宜选择在风池、颈百劳、大椎、肩井等穴位拔罐;

膝关节痛患者

宜选择在血海、梁丘、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等穴位拔罐。

 

至于拔罐的手法也有讲究。滇鹤堂提示您,拔罐时动作应做到稳、准、快,即“放罐要稳;定穴要准;动作要快”,因为拔罐时火焰绝不可越过患者和太靠近患者,不然火焰不慎掉落时会烫伤患者,动作不快的话负压会减少,起不了治疗作用。拔罐中操作者要不断询问患者的感受,随时检查罐口吸附情况,局部皮肤以紫红色为度。当患者感觉疼痛、过紧时,应及时起罐。起罐时要缓,切勿强拉,一手夹持罐体,另一手拇指按压罐口皮肤,待空气进入罐内,即可顺利起罐。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消毒备用,一人一套,杜绝交叉感染。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