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不仅是医学,更是关于健康的哲学和美学

发展千年的中医形象不佳?
中医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初露头角,并在几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的理论基础就已经基本形成,并深深影响着包括韩国、日本、越南、朝鲜等汉字文化圈国家。历史上如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等神医虽然都是百千年的人物,但他们确实用博大精深的中医,医治好了很多当今科技发达下的医学都应付不了的疑难杂症。
只是如今中西医在网上被议论得太猛烈,中医又往往一众网友“黑”,也许仅凭几纸看起来略显荒谬的“偏方”,各路不明真相的围观者便顺应了网友的“黑”而开始排斥中医,可莫非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方子和文化就都是糟粕吗?
阴阳平衡达病灶,疾病心病皆不扰
不过,相信中医的人也不少,他们认为中医更贴近自然,药材都是自然界生长出来的各种原生态的植物,也不用动刀子。
最重要的是中医讲究“阴阳协调”和“整体平衡”,所以尤其针对慢性病,若是经正规中医治愈的,一般来说复发率都非常低。因为中医看病的终极目标一在于彻底解除疾病的病根,二还在于医治人心。
中医一番看下来,所有引发疾病的“不和谐”都会被中医用药一一攻克,疾病的源头即根部被拔出了,再加上一段时间对一个人体质的调养,病愈后自然不容易复发了。而且不少细心的患者在求医时应该也会深有体会,一名合格的中医都会宽病患的心,并让其同时不忘解除导致自己心情不快的症结,毕竟不少病都是从“心病”蔓延开来的。
而且,在中医眼里也没有所谓的绝症,凡病皆为身体身体阴阳失调的结果,那么就根据每个人不同的失调情况辨证施药,调和其阴阳即可,很多在西医严重治不了了癌症,在中医里都有不少被治愈的案例,并且复发率也不高。

中医的哲学和美学性
之所以说中医带有哲学性,是因为所谓的“阴阳说”本来就是中国民间创造的一种哲学思想,它反映了自然宇宙的运行之道。而人作为这个大规律中的一小部分,当然也脱离不开这个规律,这也是中医最精髓的内里所在。
而美学在中医里的渗透则表现在了更多的细节。就拿各种草药的名称来说,它们都饱含了中国文字文学的美,大家平时爱看的仙侠剧,古装剧中不少人名都是取自这些中草药之名,例如《仙剑奇侠传》中的一众主角景天、雪见、龙葵、徐长卿,以及紫萱都如是,《甄嬛传》中的剪秋亦是源自中草药剪秋萝这一名称,还有新版《白蛇传》中连翘这一角色,其实也是一味中药名。
可以说,中医之所以如此博大精深,与它结合了医学、哲学、美学、文学等一齐发展至今有着莫大的关系。
虽说单纯地说中医好也很绝对,但一定存在优秀的中医和疗效绝佳的中药。所以,大家还需要重拾对我中华医术的信心,只能说求医路上擦亮眼睛,选择经医者用心,也最适合自己的那一张方子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