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阅读记叙文《戏缘》,回答下面的问题。
(2015-01-06 19:29:54)
标签:
转载 |
分类: 记叙文阅读 |
是个大家庭,几重的四合院幽深幽深,晚饭后,父亲常坐在石榴树前拉胡琴自娱。那琴声脆
亮流畅,美妙动听,达到一种至臻至妙的境界。几位兄长亦各充角色,生旦净末五霎时凑
全,“家庭自乐班”就此开场,热热闹闹一直唱到月上中天。我在其中充任裹乱的角色,所
以不太受欢迎,往往开戏不久,就被母亲哄进屋去“睡觉”,躺在床上,听着外面悠扬的乐
曲,我的心一阵阵发痒。
亲就教我唱他的《捉放曹》,他教的是陈宫见曹操杀死吕家数口后的大段唱词“听他言吓得
我心惊胆怕,背转身自埋怨我自己作差。” 我唱不好,父亲说是生吞活剥走过场,又说这两句西皮慢三眼并不是谁都能把谭老板那“云遮月”的韵味儿唱出来的,叶家门里除了我四哥,谁都不行。四哥对母亲说:“丫丫这模样演刘媒婆不用化妆。”我不知刘媒婆为何许人,
想必与父亲喜欢的谭富英一样,是个娇美俊俏的花花娘子。每日跟父亲学唱“听他言”,并自报家门系谭派正宗。送到我唱兄长们便撇嘴起哄,说刘媒婆的“痰”派的确唱得无与伦
比,一遍跟一遍毫不相同,比天桥的绝活还绝。父亲的琴拉得一丝不苟,并不因了我的稚嫩
而稍有疏忽,我便也唱得极努力,信心不为兄长们的讽刺与挖苦所动,父亲说过,学戏与做
人事理相通,凡事都得尽力,都得用心,不能投机取巧。
花花绿绿的男女中寻找。父亲告诉我刘媒婆是那个脸上有黑痣穿肥短衫的。肥短衫是个又丑
又老的婆儿,扯着公鸭嗓,挤眉弄眼很不中看。我很生气,敢情憧憬了许久的刘媒婆竟是这
般嘴脸,当下我眼里便含了泪。第二折是《捉放曹》,一个戴黑胡子的男人出场,唱出我熟
悉的“听他言吓得我心惊胆怕”,我才知道这就是父亲喜欢的谭富英,数日来我效仿的竟不
是什么美娘子而是这么个半大老头子,窝窝囊囊地追着个大白脸,该睡觉的时候不睡觉,一
个人站那里傻唱……想象与现实的错位对我是个沉重的打击,一种失望的悲哀终于使我失却
了看下去的愿望,我将身子缩进座位,盖着大衣,在“背转身自埋怨我自己作差” 的慢板
中昏昏睡去……
不答应,一气之下我在墙上拿大顶抗议,声称不答应就决不下来。母亲不睬我,也不让大家
睬我,人们从我身边过来过去,任我头朝下用胳膊支撑着身体,竟没有一个肯为我说句话
的。我下不来台,开始寻事,喊着七哥的小名开骂。七哥过来,揪着我的两腿把我摔在砖地
上,使我一颗门牙脱落。我嚎啕不止。母亲说我们不懂事,说着掉下了眼泪。七哥在母亲的
泪水中认了错,我也在母亲的泪水中绝了唱戏的念头。这一念之差是否使中国京剧界失了一
个角儿,我不知道。
我演阿庆嫂。有小时的戏曲功底,那大段的二黄慢板“风声紧雨意浓天低云暗” 唱下来也
很自如,自我感觉颇为不错。给兄长们写信,以期得到祝贺,然而却如同当年在墙上拿大顶
一样,没得到一个人的反响。演出在即,队长找我谈话,无商量余地让我演沙奶奶,我则只
好由青衣改唱老旦。临上戏前,队长又让我改演革命群众……后来,我得知这一串的更改是
因了我的家庭出身和社会关系时,便离开了宣传队,自此再不唱戏,连口也懒得张了,紧接
着是一场大病,嗓音被彻底摧毁,由此唱戏的一颗心终究是冷了。
湛表演中,体味到中国古老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体味到昔日无数个甜酸苦涩的梦。
17.选文为我们讲述了“我”与戏的“缘分”,请阅读②一⑥段,用简洁的语言将下面的内
18.请仔细阅读选文第③段,说说从“我” 的学戏经历中可以看出“我”哪些特点。(3分)
19.选文第④段加点词语“想象与现实的错位”具体是指什么?(3分)
20.本文的题目是“戏缘”,你认为“我” 与戏有缘吗?请依据选文相关内容简述你的理
由,字数80—120字。(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