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论《聊斋志异》中的狐女形象

(2015-12-25 11:07:53)
标签:

教育

文化

聊斋志异

浅论《聊斋志异》中的狐女形象

/枫吟

狐,千百年来在中国的文学描写中,很少有人能够从正面来关注它们正面的本我,在文学作品中展现出来的多数是奸诈狡猾、诡计多端的“狐狸精”。而在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当中,作者把“狐”作为美好一面的代表,赋予“狐”智慧、善良、勇敢、感恩等,为狐正名。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花了大量的篇幅来写“狐”,其中名篇佳作更是不胜枚举,如《红玉》、《青凤》、《婴宁》、《小翠》、《封三娘》和《辛十四娘》等。蒲松龄把“狐”作为“人”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性为核心,巧妙地融合进“狐”作为“物”的自然属性或幻想属性中,使之成为一种人性与物性复合统一的艺术形象。正如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所评的“花妖狐魅,多具温柔娇憨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

在我个人看来,《聊斋志异》中的狐女形象虽然都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但是其中也体现了封建男性对女性的审美要求,以及女性在爱情和家庭当中所应承担的义务。

1.外形美则千娇百媚,仪态万千。

蒲松龄在描写狐女的形象上,从来都是不惜笔墨的,青春年少、仪态万千、风华绝代,更是世间少有。如青凤是“弱态生娇,秋波流慧,人间无其丽”;婴宁则是“容华绝代,笑容可掬”、 “每日母忧怒,女至一笑即解。奴婢小过,恐遭鞭楚,辄求诣母其话,罪婢投见恒得免”;鸦头是“眉目含情,仪度娴婉”;胡三姐是“容华若仙”;胡四姐更是“荷粉露垂,杏花烟润,嫣然含笑,媚丽欲绝”。 她们个个美若天仙,让人喜欢,让人怜爱。王子服自从邂逅婴宁后“神魂丧失”,“至家,垂头而睡,不语亦不食”甚至相思到“忽忽若迷”的严重程度。而娇弱的青凤更让耿去病“神志飞扬,不能自主,拍案曰:‘得妇如此,南面王不易也!’”作者不仅从正面描写了狐女的美貌,还从侧面烘托了狐女相貌的完美,达到了理想中的审美要求。

2.内在美则心灵、才智与情感。

狐女的美并不局限于外表,她们的内在也是美好的代表,集恩义、善良、仁恕、孝道于一身,把中华传统的美德都注入到狐女的身上了。而且《聊斋志异》还突破了传统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腐朽观念,蒲松龄在赋予狐女美貌的同时也赋予他们超出常人的智慧。同样,在情感方面,狐女的爱情突破了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限制,更多地表现了一种人性的自由。《小翠》中的小翠因报救母之恩,嫁给王太常的痴子,并想方设法保护他们一家,帮助公公解除烦恼,保全官位。她嫁到王家后,整天带着傻元丰嬉戏玩乐,甚至让元丰穿戴皇上的礼服,玩起了游戏,还让王太常的政敌王给谏拿去了礼服,而这一切看似疯癫的行为背后却藏着莫大的智慧。小翠之所以这样做,正是为了这最后一着棋,引诱工于心计、老谋深算的王给谏中计上当。王给谏终因诬告罪充军云南,王太常一家终无后患。这场戏充分表现狐女小翠的深谋远虑和超人智慧。而且,狐女的情感多数是与落魄书生相关的。在爱情中,狐女往往处于主动的一方,把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都考虑到,帮助书生解决问题,她们是真诚地对待爱情的。

总的看来,这些千娇百媚、仪态万千,矜持而又主动,集娇媚、多情、灵气于一身的狐女形象是中国书生心目中的永恒追求、渴望的女性形象,既体现蒲松龄对女性美的热情歌颂,对女性智慧才能的肯定,更是他潜隐的心灵深处的欲望的暴露。

                                 写于20151224日星期四凌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