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到医院看病的患者来说,门诊和急诊成为需要面对的第一个选择。哪些病该去门诊或许已经不需赘述,而哪些病该去急诊却成为一个认知的盲区。有的疾病黄金救治时间很短,如果错误选择到门诊就医,时间就被浪费在门诊的排队等候中,从而失去挽救生命的最佳机会。那么,哪些症状该到急诊?急诊又有怎样的救治原则和流程……带着这些问题,本报健康成都记者走访了市二、三医院,采访了经验丰富的门诊医生,从中为读者带来答案。
患者误区
门诊专家看大病 急诊医生看小病
对于门诊和急诊有何认识,记者在市二医院门诊大厅随机采访了一位患者。他认为看病时如果病情严重就去门诊,这样可以找到专家,如果时间紧张或者是一些不是很严重的小病,就去看急诊,先初步解决了问题再说。随后记者又在市三医院门诊部采访了一位患者,“外伤之类应该到急诊进行包扎,还有如果晚上发病就到急诊。”这位患者说。
是否真如患者所言,大病该到门诊,而一些突发的小病才应该到急诊呢?对此,市二医院急诊科主任李和莅表示,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到急诊就诊,并不是以大病和小病来衡量。急诊就诊,应该以病情的缓急来衡量,急诊救治中最重要的是“黄金一小时”和“铂金10分钟”原则,这两个时间非常的重要。一些本来不是很严重的疾病,就是因为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而对后面的治疗带来困难。比如一位烫烧伤的病人,本来情况不是很严重,如果立即到急诊对新鲜伤口进行处理,对后面的恢复将很有利。而如果通过门诊,则可能失去最佳的治疗时间。
出现这些症状
务必到急诊就医
“黄金一小时”和“铂金10分钟”很形象地概括出急诊的特点,那就是在疾病发生后的最短时间实施抢救。那么,哪些常见的症状应该到急诊就诊,却又容易被忽视而误到门诊,错过黄金时间,甚至有生命危险?
市三医院急诊科主任魏鸣告诉记者,一种是突发的剧烈头痛,看物体时出现旋转,伴有恶心想吐的症状,这很可能是颅内压增高造成的,最常见的就是急性脑梗塞或者脑出血,随时可能死亡;还有就是剧烈的胸痛,这种胸痛伴有胸骨后的压榨感,很可能是心脏出现了问题;最容易被忽视和误诊的是急性腹痛,可能是由于急性胆囊炎、胆管炎、胰腺炎、脏器破裂、心肌梗塞等原因导致,如果抢救不及时,随时会有生命危险。除此之外,急性的血压升高,38度以上的高烧等也都应该及时到急诊就诊。
先抢救病情严重者
成为急诊抢救原则
在急诊随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的病人明明先来,但医生却先救治了后面来的病人,患者和家属对此很不理解,和医生争执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何急诊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不像门诊一样遵循先来后到的原则。
魏鸣解释说,在急诊以抢救病人生命作为第一任务,谁的病情最严重就先抢救谁,并不遵循先来后到的原则。有的病人先来急诊,但是后面来的一位病人因为病情更严重,所以医生就会先抢救后者,这往往容易导致前面患者的误解或者不满,认为医生不负责任,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急诊科的医生会根据病人的情况在第一时间进行治疗,例如胸痛的患者,马上就可以做心电图检查,这样就节约了时间。通过病情轻重来排定救治顺序,为危重病人赢得了时间,其他的病人也能得到有效救治。
分诊分流
患者最快时间得到救治
到急诊的患者往往有这样的顾虑,到急诊都是处理紧急情况,很难碰到专家,不像门诊那样,虽然花费的时间要长一点,但却可以找到更优质的医疗资源。事实是否真的如此?李和莅说,其实这样的顾虑完全没有必要,急诊在接收到病人后,会及时地进行分诊分流,将患者分流到内科、外科、眼科、口腔科等不同的专科,在各个专科均有经验丰富的医生、专家坐诊,如果病情危急,就会立即送入抢救室,因此患者没有担心的必要。
因为急诊救治的快捷,现在有的人为了节约时间,诸如感冒之类的小病也会到急诊就诊,这种做法并不可取,占用了急诊通道,会为真正有急诊需要的患者就诊带来影响。